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我的根就紮在這片大森林”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11年12月12日 閱讀: 字體:【】 【

“我的根就紮在這片大森林”

——記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根河林業局局長高希明



高希明在林區裸露地段挖坑植樹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2日報道(記者 劉娜微 通訊員 劉順起 李英) 高希明常說,栽下一棵樹,就是積下一分德。
  彈指間,25年韶華匆匆流過。25年間,高希明栽下的樹已經根深葉茂。而高希明也時常把自己比作一棵樹,他把對生命的熱望寄托於內蒙古大興安嶺這片沃土,用青春和熱血播撒著濃綠。麵對挑戰,他思索著出路,探求著生機,把全新的理念注入事業,讓新機製給企業帶來鮮活的生命力。
  如今,昔日的付出已經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根河林業局連續9年被評為林區企業管理優秀單位,並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天保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森林防撲火先進單位、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先進單位、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內蒙古自治區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高希明先後被評為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個人、全國林業係統技術革新先進個人,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紮根林業 結下綠色情緣
  與根河結下的不解情緣,要從高希明的父輩開始說起。高希明的父親是第一代林業開發建設者,1953年與8個老鄉坐著馬車來到了人跡罕至的根河。熱火朝天的“順山倒”號子,讓林區源源不斷的木材支援了祖國的建設,也激發了高希明心中建設家鄉的熱望。
  1987年高希明大學畢業,毅然選擇放棄城市的優越生活,回到條件十分艱苦的根河林業局,決心改變家鄉貧窮麵貌。
  從最基層的工作開始,高希明就展現出不一般的綜合素質和工作魄力。1995年他開始擔任根河林業局副局長,分管資源、防火等工作。短短3年時間,他把根河地區零散、混亂的木材加工場點由65個削減到4個,有效地扼製了濫砍盜伐和偷拉私運的現象。
  曆史的接力棒傳到了高希明這一代,國家戰略發生了重大改變。1998年,國家開始實施天保工程,國有林區迎來了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的重大戰略轉型期。
  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中,他把加強森林培育和管護作為主業來抓,率先創立了溝係森林管護經營綜合開發管護模式,並在全林區推廣;建立了完善的管護網絡體係,形成對生態功能區管護的全覆蓋。“十一五”期間累計造林10餘萬畝,森林撫育75萬畝;他率先在林區實行麵向社會招標造林,完成了建局史上任務量最大的森林植被恢複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83.62%,實現了森林麵積和蓄積量“雙增長”、林分質量提高的目標。
  他把“生態安全環境優美”作為企業願景的首要任務,成功完成生態移居工程,將山上近千戶居民搬遷到市區,對林場及周邊空地重新規劃設計,種植常綠樹木,既美化綠化環境,又恢複了生態。對所有林場、管護站、檢查站進行改造並規範管理,在公路幹線兩側大苗造林,使根河林業局公路沿線處處舊貌換新顏,成為大興安嶺林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銳意改革 引領企業走出困境
  由於曆史上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內蒙古大興安嶺曾一度陷入了經濟危機和資源危困當中不能自拔。麵對生存的困境,高希明又一次拿出了改革的魄力。
  精簡機構,定崗定編;推進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競爭上崗;改革分配製度,以崗定酬;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保險實現屬地統籌;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實現自治區級統籌……一係列改革舉措有序出台實施。
  2008年,根河林業局順利完成了文教衛生、廣播電視係統的整體移交。同時,全麵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製工作,順利完成了板業公司等7個單位的轉製工作,實現了國有資產和職工身份的“雙退出”,改製後的新企業已走上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道路。根河局的改革管理工作成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先進典型後,東北國有林區其他企業紛紛到根河局參觀學習。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麵,他重點將森林旅遊確定為替代產業,成立假日旅遊公司,構建輻射周邊、連接呼倫貝爾、漠河等旅遊景點、承接知名旅行社支線的旅遊大格局;他積極支持改製企業,保證原料供應,既促進了改製企業發展,增加了改製員工收入,又充分利用了森林資源,解決了企業富餘人員就業。同時,他積極扶持職工家屬發展食用菌、特色養殖和野果采集等家庭經濟,實現了企業穩定和職工增收。目前,根河林區已形成了多種產業並存的格局,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近幾年,在做精主產業方麵,他積極推進效益造材,每年為企業多創造300餘萬元的經濟效益。采取靈活的銷售策略,實行壓庫銷售,及時調整銷售價格,每年增創效益上千萬元。企業年年超額完成利潤指標,還清了1億多元的曆史欠賬。根河林業局在曆經重重困境後迅速崛起,各項工作都走在林區前列,成為全林區的一麵旗幟,向全國一流的林業企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創新管理 走向現代企業之路
  作為一個管理者,高希明對發展的渴望、對效益的渴望,表現得是那樣強烈。高希明常說,企業管理永無止境。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必須要有一種飛蛾撲火的精神。看準一個目標,就要咬定它,實現它。
  他從製度建設入手,製定了一係列決策議事製度,使企業決策有章可循;製定和完善各項管理製度和辦法200餘項(五卷),提升了企業基礎管理工作水平;全麵推行資源節約,把資源節約納入到經營目標責任狀中,收到很好的效果。他十分注重民主管理,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建立工會與行政民主聯席會議製度,率先在林區開展民主直選場級行政主要負責人和工會主席工作。2006年,根河局榮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提高效率的同時,高希明著力打造文化品牌,用文化提升企業品位。為打造學習型企業、塑造夢幻般的團隊,用企業文化去管理企業,加大企業執行力,根河林業局出台了《企業文化建設綱要》和《企業文明職工守則》,確定企業的願景是:“把根河林業局建設成為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產業結構合理、經濟成分結構優化、企業管理科學、職工安居樂業、文明程度提高的全國一流森林生態管理主體和現代林業企業”,新時期的企業精神為“忠誠敬業、創新發展、構建和諧、回饋生態”。
  高希明認為,企業的職工要有共同價值觀和人生觀。他努力強化團隊意識和大局意識,提高文明素養,提高企業執行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競爭力和親和力,讓職工樹立以企業為榮的思想,教育廣大幹部職工樹立“創造一流業績,建設一流企業”的理想,確立了“尚德務實,追求卓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使企業的文化建設有了品牌效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心係職工 用生命回饋熱土
  根河林業局的許多人都知道一個公開的秘密,那就是高希明局長一直在資助求學有困難的學生,但幫助了多少人、用了多少錢、沒有人知道,因為高希明對此總是閉口不談。人們隻是知道,他獲得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後,把上級獎勵他的1萬元現金直接捐給了“愛心救助基金”;有困難的人找到他,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林業局每年春節都籌集百萬餘元對困難職工、家屬進行慰問;職工在子女就學、供應燒柴、患病補助、生活補貼等方麵都享受著特殊的待遇。
  由於長期超負荷工作,2002年,高希明被檢查出急性肝壞死,需要進行肝髒移植手術。為挽救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生命,根河林業局全體職工捐款30萬元,為高希明成功進行了肝髒移植手術。術後不到一年,高希明就返回了工作崗位。他說:“是根河林業局的職工群眾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自己當成職工群眾的兒子,用畢生的精力來回報他們。”
  他建立起“愛心救助基金”和“愛心超市”,滿足了困難職工就醫、子女上大學等應急需要;而他自己多年來一直堅持資助貧困大學生,並把數量定在5名。2009年以來,根河林業局抓住國家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的機遇,配套拿出1600餘萬元為棚戶區職工建造了28棟樓房,還改造了3.5萬平方米的平房,圓了林業職工多年的“安居夢”。
  有個困難職工帶著自家種的幾公斤土豆,步行兩公裏到辦公室去感謝他。
  近幾年,根河林業局連續為職工增加工資,2010年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22928元,比2005年翻了將近兩番,走在了林區最前列。
  一天,上級領導來林業局檢查工作。第二天,10多個職工群眾一見麵就圍住了高局長,一位退休工人緊握著高希明的手說:“聽說高局長你要高就了,你可不能扔下我們不管啊,我們舍不得你走!”
  高希明深受感動,流著淚說:“大家請放心,希明不會走的,我的命是你們給的,根河就是我永遠的家!”高希明選擇留在了根河,繼續紮根在這片他深愛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