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依法嚴格保護 狠抓政策落實 奮力建設大美龍江濕地生態屏障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05日 閱讀: 字體:【】 【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1月5日訊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陲,全省濕地麵積513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麵積的九分之一,分布著我國麵積最大的平原沼澤濕地,有紮龍、興凱湖等7處國際重要濕地,79處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最大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珍稀水鳥繁殖地。黑龍江省緊緊抓住濕地保護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始終堅持把濕地保護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謀劃,始終堅持依法保護,全麵加強濕地建設。
    一是以濕地條例為準繩,嚴格保護濕地資源。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2000年省政府成立了濕地管理領導小組,並在主要領導的支持下,於2003年出台了《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濕地保護地方法規。《條例》提出了“全麵保護、突出重點、科學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提出了濕地的概念,明確了林業是濕地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各級政府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濕地保護工作。2006年,為加強興凱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管理,又出台了《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為依法加強國際重要濕地保護提供了更加具體的法律保障,為實施“一區一法”提供了示範。《條例》實施以來,黑龍江省每年都開展專項行動,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全麵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公檢法司等部門大力配合,依法處罰一批破壞濕地的違法犯罪人員,起到極大震懾作用,違法案件逐年減少,濕地麵積減少、功能退化的趨勢得到基本遏製。
    二是以政策引導為推動,破解濕地保護難題。截至目前,全省三江、鬆嫩兩大平原已建立5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10處國家濕地公園,總麵積238萬公頃,有紮龍、三江等6處國際重要濕地,是我國國際重要濕地數量最多的區域。目前,全省已建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79處(其中國家級19處,省級60處),總麵積425萬公頃;已建15處國家濕地公園,總麵積7萬公頃,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的濕地保護網絡。為解決跨行政區的紮龍國際重要濕地缺水問題,自2009年起,黑龍江省每年投入400萬元專項資金,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國際重要濕地長效補水機製。為解決濕地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黑龍江省於今年建立了省級財政濕地保護補助資金,重點用於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管護、監測和宣教支出。為解決界江、界湖濕地保護難題,與全球環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會、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合作,積極落實中俄兩國共同保護興凱湖的協定,推進三江國際重要濕地與俄羅斯大赫黑契爾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利用中德技術合作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在三江平原建立了“撓力河流域濕地保護網絡聯席會”。計劃在聯席會基礎上,逐步建立三江平原濕地保護網絡,以提高跨行政區域、跨係統的濕地保護效率。這些政策和措施,極大地提高了濕地保護效率,在實踐中收到良好成效。
    三是以保護工程為動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的要求,積極爭取資金,開展了一批濕地保護恢複項目。在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和重點濕地自然保護區內,建立了濕地管理局、管護站、管護點三級管理體係,辦公、宣教、監測互相配套的基礎設施,濕地保護管理能力大大增強。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提高濕地管護的科技含量,努力實現由人海戰術向遠程監控的轉變。在三江、三環泡、七星河、興凱湖等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了濕地監控網絡,減少了管護人員,降低了管護成本,提高了管護效率。在力保現有濕地麵積不減少的同時,黑龍江省還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等敏感區域,利用濕地保護工程資金,開展濕地恢複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已在工程實施區內恢複濕地9000公頃,通過工程措施恢複的三環泡、安邦河、珍寶島等濕地,濕地生物多樣性大大提高,珍稀水鳥種群數量顯著增加,被確定為全國濕地保護恢複工程示範區。哈爾濱市政府投入18億元打造“萬頃鬆江濕地,百裏生態長廊”,保護鬆花江沿岸濕地生態係統,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大慶市政府投入12億元建設龍鳳立交橋,恢複龍鳳濕地生態係統完整性。
    四是以機構建設為保障,打造高效管理隊伍。經過多年的努力,全省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省、市、縣、區四級濕地保護管理機構。2000年,省政府成立了濕地管理領導小組,由主管副省長任組長,林業廳廳長任副組長,發改、財政等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林業廳。2012年,省政府批準成立了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結束了濕地大省沒有省級專門管理機構的曆史,加快了濕地管理體係建設步伐。濕地麵積較大的雙鴨山、佳木斯、雞西、綏化、黑河等市也先後成立濕地保護管理機構,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重點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成立了處級單位的管理局。為加強黑龍江省濕地科研監測隊伍建設,2002年成立了黑龍江省濕地研究中心,並在國際重要濕地和重點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濕地監測機構。為進一步加強濕地科研監測工作,為濕地保護建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我省積極整合省內濕地科研隊伍建設,與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合作,積極推動建立東北濕地研究中心、黑龍江省濕地監測中心,培養濕地科研監測人才。
    五是以濕地產業為引導,推進生態文化建設。為提高全民濕地生態保護意識,發展濕地生態旅遊產業,黑龍江省長期與主流媒體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2011年,與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綠色時報》、《黑龍江日報》等多家媒體合作,開展了“龍江大美濕地”係列宣傳活動,對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建設進行了係列報道,樹立了“龍江大濕地”這一品牌。今年2月,召開了全省濕地建設表彰推進大會,對在濕地保護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掀起了保護濕地、愛護濕地的熱潮。同時,以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為依托,建立了三江平原濕地宣教館、安邦河濕地民俗館等一批科普宣教設施,在三江平原、鬆嫩平原建設了區域性的濕地保護宣教基地。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濕地保護宣傳和濕地生態旅遊工作,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雞西、雙鴨山等市舉辦形式多樣的濕地旅遊文化活動,提高了黑龍江省濕地生態旅遊的知名度。(蔣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