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甘肅省防沙治沙成效顯著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2年10月22日 閱讀: 字體:【】 【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10月22日訊  甘肅是全國荒漠化麵積較大、分布較廣、危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荒漠化土地總麵積19.21萬平方公裏,占全省國土總麵積的45.12%,分布於全省10個市(州)的37個縣(市、區)。有沙化土地麵積為11.92萬平方公裏,占全省國土總麵積的28.0%,分布於全省8個市(州)的24個縣(市、區)。近年來,甘肅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科學治沙、綜合治沙、依法治沙”,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將防沙治沙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通過大力加強防沙治沙工作,加快防風固沙林建設,加大沙產業開發利用力度,推廣普及防沙治沙先進適用技術,強化沙區植被保護等多種綜合措施,推動防沙治沙工作有效開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七點:
    一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趨勢整體得到初步遏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持續減少。據全國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與2004年相比,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淨減少1349平方公裏和1121平方公裏,分別年均減少270平方公裏和224平方公裏。荒漠化、沙化土地程度減輕。5年間,荒漠化極重度減少2884.64平方公裏,重度減少1138.44平方公裏;沙化極重度減少5140.67平方公裏。植被狀況進一步改善。甘肅省沙化土地植被平均蓋度由2004年的14.56%提高到2009年的16.87%,提高2.31%。截止目前,全省沙區有近500萬公頃的沙化土地采取了治理措施,占沙化土地總麵積的40%。沙區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善,騰格裏沙漠邊沿生態防護體係得到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勤、敦煌重點地區沙化土地擴展趨勢得到有效遏製。
    二是沙區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建立了祁連山、民勤連古城、敦煌西湖、鹽池灣、安南壩野駱駝、安西極旱荒漠及張掖黑河濕地等七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使重點區域沙區植被和自然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和恢複。特別是省政府批轉下發《省林業廳關於在全省重點區域實施封山禁牧的通知》以來,沙區各市(縣)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加大封山禁牧工作力度,有效保護了沙區的林草植被。沙區各地還不斷強化依法查處和嚴厲打擊濫墾、濫牧、濫采、濫挖、濫砍等破壞沙生林草植被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效地保護了防沙治沙的建設成果。
    三是治沙技術得到普及推廣。堅持分類布局、分區施策。遵循“北治風沙、南保水源、中建綠洲”的建設方針,以治沙造林、農田防護林、水源涵養林為重點,做到帶片網結合、造封管結合,喬灌草結合,顯著提高了治沙效果。堅持以科技為支撐。加大了幹旱造林技術研究力度,狠抓科技示範區建設,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和培訓,有效提高了治沙工程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廣運用優良鄉土樹種,普及推廣深栽、節水灌溉等抗旱造林技術,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工程的建設質量。積極開展生態監測、植物生長促進劑、種質資源引進以及固沙新材料等方麵國際合作,先後成功舉辦了13期中國治沙技術國際推廣培訓班,拓寬了甘肅省防沙治沙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發展空間。
    四是沙產業得到發展壯大。沙區各地圍繞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的目標,把防沙治沙與建設現代農業相結合,本著“禁開荒、慎用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原則,先後利用治沙貼息貸款3億多元,支持沙產業研究,開發項目近400個,建成了一批林果、畜牧、蔬菜、棉花、啤酒原料等產業龍頭骨幹企業。全省沙區經濟林總麵積已達233萬畝,掛果麵積達到120萬畝,總產量51.5萬畝噸,總銷量42.43噸,總產值9.2億元;花卉企業77個,專業花卉市場達20個,年產值0.89億元;沙區的特色公園、沙產業園等旅遊景區,年均接待遊客56.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1000萬元。
    五是沙塵暴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升。建立健全了全省沙塵暴應急管理組織機構和沙塵暴信息監測體係。成立了省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指揮部及辦公室,並在民勤治沙站、張掖水涵院及省生態監測管理局建立了3個沙塵暴監測站,定位觀測沙塵暴發生相關信息,全麵提高了沙塵暴災害的預警能力。同時,還建立了沙塵暴應急值守製度,在預警期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確保了沙塵暴信息的傳遞和報送,為及時有效地處置重大沙塵暴災害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最大限度地降低沙塵暴災害損失,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六是治沙責任得到逐步落實。沙區各級政府對鐵路、公路、河流和水渠兩側以及城鎮、村莊、廠礦、水庫周圍的沙化土地,全麵實行單位治理責任製。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落實單位治理責任製過程中,狠抓廠區及周邊環境整治和防沙治沙、造林綠化工作,投資4億多元,建成3333.3公頃的葡萄基地,另外,每年還投入500萬元以上資金用於廠區綠化,累計綠化麵積達到600公頃;玉門石油管理局按照單位治理責任製要求,先後在花海、赤金等地建設花海、東湖、戈壁莊等農場,開發土地4000多公頃,配套大型骨幹林帶100多條,麵積476.98公頃,並在玉門老市區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城市綠化。
    七是群眾治沙觀念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在“誰投入、誰治理、誰所有、誰受益”,允許繼承和轉讓以及拍賣、租賃、股份合作、聯合聯營、承包經營、以獎代補、擇優扶持等政策引導下,實現了由行業治沙向全社會治沙的轉變,有力促進了防沙治沙的快速發展。
    在工作中采取了五點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重視。2007年,省政府召開了全省防沙治沙大會,全麵安排部署防沙治沙工作,明確了防沙治沙工作目標任務和責任措施。沙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將防沙治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增加治沙投入,靠實目標責任,組織動員各行各業和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工程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治沙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是政策推動。省人大先後頒行了《甘肅省草原條例》、《甘肅省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地方法規,省政府頒布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見》、《關於合理配置生態用水加強生態林業保護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使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依法治沙軌道。省林業廳還製定下發了《關於加快發展全省非公有林業經濟的意見》,大力發展非公有製林業,極大地促進了沙區非公有林業的發展,增強了治沙工程建設的後勁和活力。
    三是突出重點。按照《甘肅省防沙治沙規劃(2006—2010年)》要求,積極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組織實施了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態恢複、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等重點治理項目,使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製,為全麵開展防沙治沙工作探索了路子,打好了基礎。
    四是財政支持。這是防沙治沙工作有效開展的根本保證。沙區市(縣)政府在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的基礎上,按照防沙治沙規劃,每年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防沙治沙專項資金,逐步建立穩定的防沙治沙資金投入機製。為加大石羊河流域特別是民勤縣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使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省政府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安排防沙治沙專項資金1500多萬元,用於民勤縣及河西沙區重大風沙口和沙化土地治理。
    五是廣泛宣傳。沙區縣(市、區)防沙治沙宣傳工作充分利用“3.12”植樹節、“6.17”世界荒漠化與幹旱日組織開展宣傳活動,普遍做到了電視上有圖像,廣播裏有聲音,報刊上有文字,公共場所有標語。在甘肅林業網、甘肅省荒漠化基金網等門戶網站上開辟防沙治沙專欄,有效拓展了防沙治沙的宣傳空間,提高了群眾的防沙治沙意識,為開展防沙治沙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甘肅省林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