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為生態安全構建屏障

——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局長、內蒙古森工集團總經理安國通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商曉東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19日 閱讀: 字體:【】 【
    天保一期工程實施後,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資源總量恢複到開發初期水平,林分質量、結構有了明顯改善,生態保護建設成效突出。
    工程在當地取得了哪些成績?“十二五”期間又將如何繼續推進?記者日前采訪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局長、內蒙古森工集團總經理安國通。
    記者:天保工程一期建設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取得了哪些成效?
    安國通:1998-2008年天保工程實施期間,林區森林麵積淨增67.45萬公頃,達到81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8.3個百分點,達到77.99%;活立木蓄積量增長了1.2億立方米,達到8.87億立方米,森林資源總量恢複到了開發初期水平,僅增加的森林麵積、蓄積的直接經濟價值就超過700億元,相當於天保工程當期投入的9.4倍。
    記者:與其他國有林區相比,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天保工程建設有哪些特點?
    安國通: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自開發之初,就肩負著政、企、事3種職能,但是國家將履職的主體確定為企業,以企代政、以企代事。在生態建設中,執法主體不當、行政主體不明,行政執法落實不力。在社會事業上,企業越位、政府缺位,社會事業和生態建設經費不足,不得不以企補政、以企補事,企業運營舉步維艱。尤其是職工收入長期低下,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職工居民在公益公共政策享受上被邊緣化,形成了新的貧困群體。天保工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2007年底,我們確立了“解放思想抓機遇、毫不動搖保生態、隻爭朝夕謀發展、關注民生促和諧”的總體發展思路,明確了“強化兩項職能、理順一個關係”的體製改革方向。即,強化和完善林管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職能,明確林管局是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和履行林業行政事業管理的主體,將林業施業區定位為林業生態主體功能區;強化森工集團的經營職能,按市場經濟要求,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理順林業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將林區承擔的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和管理職能有序剝離移交,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和林業居民公益政策享受均等化,實現了林區社會事業職能政府到位不缺位,企業歸位不越位。
    記者:這次改革涉及林區十幾萬職工的前途和命運,又事關整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的大局,是怎樣平穩推進並順利達到預期目標的?
    安國通:我們主要做了5個方麵的工作。
    一是全麵剝離社會職能。2007年底,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決策,分離森工辦社會職能。森工承擔的教育、衛生、電視、公安後勤、消防、社保、環衛、計生、供暖、無線電管理等社會職能全部剝離,資產全部無償劃轉屬地政府,移交人員27336人。移交屬地後,職工年均收入達3萬元左右,惠及10萬多名職工和居民,工資及經費總額增加了5億多元,拉動消費15億多元。
    二是全麵推進輔業改製。從2008年8月末開始,我們抓住國家輔業改製政策機遇,對林區輔業進行徹底改製,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實現國有資產、職工國有身份“雙退出”。僅用了4個多月時間,就對200家企業進行了徹底的改製。據林區林產協會統計,2010年參加協會的52家林產企業完成產值5.3億元,較上年增加1.1億元,23家盈利,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650萬元,有10家實現股份分紅1165萬元,職工收入普遍比改製前增長30%。
    三是全部理順社會保障。在將國有林區在崗和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全部納入區級統籌的基礎上,集團承擔7000萬元,自2008年7月1日起,將林區119326名職工的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全部納入屬地統籌。把林區職工家屬和已脫離森工企業的“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最低生活保障人群、一次性安置人員等林區居民納入屬地保障,享受屬地同類人員政策待遇。
    四是全麵推進機構改革。對集團和森工兩級管理機關機構進行改革,精簡人員,壓縮編製,實行效能化管理。
    五是全麵規範勞動用工。全麵清理規範勞動用工,在全林區實行全員勞動合同製。對在編職工全部實行編碼微機管理,管住入口,放開出口,進人權上收,杜絕了一邊分流人員、一邊無序進人的現象。在分配上,向生產一線、重點崗位、技術崗位傾斜。
    記者:這次改革,走出了一條國有林區改革發展的新路,新在哪裏?
    安國通:具體地講,可以概括為“四促進三優化”。
    促進了生態建設。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顯示,與1998年第五次相比成績斐然。10年間,林區有林地麵積增加到803.39萬公頃,淨增64.42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增加到88730.72萬立方米,增加了11878.59萬立方米,產生經濟效益600億元。
    促進了民生改善。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由2000年的4457元提高到2010年的17903元。償還了曆史拖欠的2.25億元退休職工養老金,償還了部分曆史拖欠的在崗職工工資和欠核的醫藥費。計劃自2009年到2011年3年內對林區388萬平方米棚戶區住宅進行改造,目前已有1.27萬戶、3萬多名居民喜遷新居。林區在崗職工、大集體職工及相關的居民五險基本全部覆蓋,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建立了扶貧助困活動的長效機製,將3.3萬戶8.5萬人納入到低保範圍,使林區困難職工達到應保盡保。
    促進了社會事業。社會職能剝離後,教育、衛生、醫院等社會事業享受到了國家政策補助,發展納入統一規劃。林區主幹線生產防火公路的升級改造納入屬地建設管理範疇,主動承擔了林區中心城鎮街區道路、文化廣場建設,建成後產權管理交由屬地。
    促進了經濟發展。突出了主業,搞活了輔業,促進了招商,盤活了資產,富裕了職工。
    優化了生產關係。改革使政、企、社的關係更加清晰,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生產力的發展。
    優化了發展環境。卓有成效的改革業績,贏得了上級組織、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鼎力支持。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先後來林區考察調研,黑龍江、吉林等多家同行單位來林區學習考察。《人民日報》內參編發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改革機製體製促發展》一文,引起了回良玉副總理的關注,並作出批示。屬地各級黨政與森工集團一體化、一條心,同呼吸、共命運,全力推進呼倫貝爾美麗與發展雙贏戰略,共同打造自治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優化了穩定環境。改革的一個直接成果是,將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有效地維護了林區社會穩定。去年以來,林區來信來訪人次減少了40%。林管局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全區奧運期間安全保衛工作先進集體。
    記者:天保工程二期建設即將啟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安國通:爭創一流國有林區,改革創新走在前列、體製機製達到一流,生態保護走在前列、資源增長達到一流,民生改善走在前列、職工收入達到一流,地位貢獻走在前列、形象品牌達到一流。
    生態建設目標:到“十二五”期末,有林地麵積增加22萬公頃,達到8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1.85個百分點,達到80%;活立木總蓄積量增加4000萬立方米以上,達到9.27億立方米;濕地恢複麵積2.4萬公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4個。
    經濟發展目標:規劃期末,新的經濟支撐體係基本形成,林業係統產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年均增長18.5%,非傳統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上升到70%,資產累計保值增值率實現128%,年均增長5%,萬元產值能耗累計下降14.86%。
    民生目標:規劃期末,在崗職工年均收入達到4萬元,年均增長17.5%,全麵完成棚戶區改造,職工居民社會保障待遇層次和公共基礎設施得到同步提高和改善。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全麵承接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深入實施好天保二期工程,全方位提高林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能力,形成保護與建設的長效機製,完善森林生態係統,提升森林生態功能,促進生態持續好轉,承擔與生態地位相適應的增長任務,為實現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的國際承諾,保障區域生態安全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