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研究生教育>管理辦法>詳細內容

管理辦法

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博士研究生公共培養方案

來源:科技教育處 作者:蔡春菊 發布時間:2011年04月29日 閱讀: 字體:【】 【

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博士研究生公共培養方案
為提高國際竹藤網絡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必須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為此,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我中心對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要求,製定公共培養方案如下:
一、培養目標
以“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麵向現代化”為指導思想,堅持質量第一,德智體全麵發展的方針,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的科研、管理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具體要求:
(一)較好地掌握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學風嚴謹,求實創新,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積極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本理論和係統深入的專門知識;能夠獨立地、創造性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較大型科研、技術開發及工程項目的能力;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學科前沿問題和發展趨勢,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進行國際間的學術交流。
(三)身體健康。
二、培養年限
脫產博士生的學習年限為3年,論文的實際工作量不得少於2年;提前攻讀博士生(碩轉博研究生)為5年,論文的實際工作量不得少於3年;在職博士生可延長1-2年。
三、課程學習及學分要求
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必修課、基本理論課、專業課、選修課,總學分要求15-17學分。
公共必修課
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2學分
第一外國語                  3學分    
專業外語                    1學分
閱讀本專業各領域外文文獻不得少於15篇,由導師指定文獻和考核,在導師的指導下寫出課程論文(外文)交中心科技教育處和研究生院備案。
(一)基礎理論課
主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有利於論文工作的深入,要求學習1-2門課程,4-6學分。
(二)專業課
主要學習本學科和相鄰學科或學科群的前沿、交叉性知識,導師和指導小組可結合課題的需要安排課程。要求學習1-2門課程,4-6學分。
(三)選修課。
因課題需要,導師和指導小組可跨學科、專業選修其它課程和第二外國語。
基礎理論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均可在高校選修或導師自行開課。
四、必修環節
必修環節包括以下幾部分,都必須完成後才能畢業。
(一)讀書計劃
導師和指導小組應在博士生入學後製定讀書計劃,開出讀書清單,並列入培養計劃。精讀要求3-5本,泛讀要求5本以上。
(二)文獻綜述
博士生應通過閱讀大量中外文文獻了解本學科或本研究方向發展的曆史現狀及前景,並進行綜合分析寫出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應在開題報告前(第二學期)完成。
(三)學科綜合考試
綜合考試的目的是考核博士生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學科前沿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考試內容應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麵和足夠的深度。它包括進入博士生階段後,導師所指定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學科前沿及相關學科知識和其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科綜合考試由各研究所按專業組織,同專業同一級博士生應同時進行。
(四)開題報告
博士生在第二學期進入論文選題階段。第三學期末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文獻綜述、研究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實驗方法及技術路線、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創新點等。
開題報告應在二級(或一級)學科範圍內相對集中、公開地進行。並由以博士生導師為主體組成的考核小組評審。開題報告會應吸收有關導師和研究生參加,跨學科的論文選題應聘請相關學科的導師參加。如果學位論文課題有重大變動,應重新做開題報告,以保證課題的前沿性和創新性。評審通過的開題報告,應以書麵形式交中心科技教育處審批後,報研究生院備案。
(五)論文中期檢查
博士生的論文中期檢查一般在第四學期末進行,有指導小組在內的5-7名副教授以上職稱的研究人員組成檢查小組。博士生以Seminar的形式彙報試驗進展情況,將試驗進展和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如實彙報,檢查小組對博士生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使博士生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試驗設計與操作,從而保證論文的順利完成。論文研究進展以及檢查小組的意見、建議以書麵形式交中心科技教育處和研究生院備案。
(六)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
博士生要積極參加有關的學術活動以開闊眼界,開拓思維追蹤學科前沿。每學年不得少於4次。
實行博士生學術報告製度。博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每學年至少在二級學科範圍內做一次學術報告。
至少有二篇與學位論文有關的學術論文(本人為第一作者或本人為第二作者但導師為第一作者)發表(或已被刊物接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
物上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
(七)社會實踐與公益勞動
博士生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勞動,時間一般為2-3周。
(八)建立博士生指導小組
博士生培養由導師負責,實行導師個別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成立博士生指導小組。跨學科或交叉學科培養博士生時,應從相關學科中聘請指導小組成員。指導小組成員應是副研究員以上相當職稱。
五、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誌,其基本要求如下:
1、論文的選題是當前學科的前沿課題,或是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實踐問題,應在學術上或對國民經濟建設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2、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
3、論文應是一篇係統、完整、水平較高的學術論著,並能夠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
4、應表明作者掌握了本門學科堅實寬廣的基本理論和係統深入的專門知識,能夠獨立地、創造性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較大型科研、技術開發及工程項目的能力;
5、學位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堅持實踐性原則。論文內容以本人所收集、整理或實驗的第一手資料為主;
6、論文觀點鮮明、文句表達通順、精練,書寫格式、文符規範,數據可靠、計算準確,圖表清楚,能準確表達研究成果、結論可靠;論文規模一般為5-10萬字。
六、提前攻讀博士生(碩轉博研究生)
按本方案基本要求執行,但在轉博時做過轉博報告,其研究方向和論文選題均未變化,故不在進行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而進行學位論文實驗中期報告。中期考核可安排在第四學年末。
七、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博士生必須完成上述各個教學和培養環節,並達到規定的要求,完成論文的撰寫,由導師推薦,方可申請博士論文答辯。申請答辯與學位授予按中心和研究生院有關規定進行。
八、關於製定個人培養計劃
博士生入學後必須依據本方案的基本要求製定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要由導師和研究生共同確定。根據博士生的不同基礎、研究方向,按因材施教的原則製定出可行的培養計劃。培養計劃要留有餘地。培養計劃由導師簽字,中心科技教育處審批後報研究生院備案。一般不要隨意改動,如有變化,在提出書麵申請經導師同意後,到中心科技教育處和研究生院修改。
九、本方案從頒布之日起執行,各條款由中心科技教育處負責解釋。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