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木碗“端”出金銀飯——河北省望都縣發展板材加工業紀事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孫閣 通訊員:郭賀偉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27日 閱讀: 字體:【】 【

    在河北省望都縣板材加工集中區采訪時,記者發現每個經營戶都有或多或少的工人在緊張地上木、分切、晾板,廠內木材、板坯堆成小山,門口滿載木材、板坯的汽車和拖拉機排成長龍。從一個小小的平原縣,我們看到了板材業的複蘇,也看到了經濟的複蘇。在望都,板材加工業已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富民產業。

    板材產業催生了若幹個老板

    西白城村是望都縣的人口第二大村,過去村民的經濟收入靠單一的糧食種植。10年前,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充分利用傳統優勢,搞木材加工產業。

    村民張占田一家4口人,過去在農閑的時候,偶爾販賣木材,一年收入不足萬元。1997年,他買了第一台旋切機,開始從事板材加工,第一年就收入8萬多元。在他的帶動下,西白城村板材加工業開始起步,到2008年全村加工企業發展到110多家,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000多萬元。村內板材銷售經紀人常年奔走廊坊、石家莊、邢台等地牽線搭橋,有的企業還在外地設立了銷售網點。如今,該村的板材加工業已形成原輔材料收購、粗加工、深加工、成品售賣、運輸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西白村沒有閑人,大大小小的老板有300多個。就連一些年近花甲的老人也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掙些零花錢。板業使該村受益群眾達5000多人。在望都縣,像西白城村這樣的板材加工專業村有10多個。木碗“端”出金銀飯,板材加工正在為群眾帶來豐厚的收益。

    集中經濟規模發展

    望都板材企業發展初期,大多是搞成庭院式、作坊式的生產,不僅受到電力、交通運輸製約,還限製了產業規模發展。

    為了突破產業發展瓶頸,該縣因勢利導,建設了板材加工產業集中區,把一家一戶的板材加工企業聚集到集中區生產。集中區管理部門做好資金幫扶、供電、市場營銷等方麵服務。3年來,該縣有關部門已為板材企業協調小額貸款、農信資金1000多萬元,解決道路、土地、電力等實際問題500多件。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服務,推進了板材加工企業的發展。3年前,張占田的刨板企業最初隻有1台旋切機,雇工多時12人。而現在,已有旋切機3台、刨板機4台,雇工達到42人。他說:“原來在我家院裏生產地方小,運輸也不方便,買來木材大車進不了胡同,板坯運不出去。現在搬進集中區,木材直接運到機器旁邊,再也不用手抬肩扛了。”

    望都縣板材加工集中區,現已聚集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4000多人。該縣有關負責人說,現在望都縣正積極謀劃更大的板材加工業集中區,新集中區可容納600家企業。

    循環經濟促廢料利用

    隨著板材加工業規模的日趨擴大,廢棄物處理成了大問題。這些廢棄物體積大、數量多,以前全部作為垃圾處理,堆滿村裏的土坑空地,有的幹脆一把火燒掉,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

    望都縣委、縣政府因地製宜,引進了彙銀木業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投資5000萬元上項目,以廢木材、鋸末等木材廢棄物為原料生產高密度纖維板,是一家利用板材廢棄物生產新產品的企業,每年消耗近11萬噸廢舊木材。該縣成功引進彙銀木業公司後,為板材加工企業的廢舊木材找到了出路,實現了傳統木材加工業與新興循環經濟的對接,既延長了木材加工業產業鏈條,又增加了板材加工企業的利潤。

    “這幾年原木價格上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的板材加工廠能立於不敗之地,是因為有了廢棄物的再利用。”板材加工戶張計順指著一堆鋸末、刨花說。

    一個產業能否長久充滿生機和活力,能否由大到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術的創新。張占田說:“隻搞產品的初級加工,總感覺受製於人,企業再大也不強,隻有不斷出新產品,做深加工,在未來的板材加工業中才能有一席之地。”

    現在,望都縣正積極引導板材企業樹名牌,並通過“走出去引進來”鼓勵企業廣泛與大企業和科研單位合作,調整產品結構和開發板材新產品。該縣的染板、壓製成品板等產品品種不斷增多,板材加工業迎來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