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新建造林綠化舞動“三板斧”
炎炎酷暑,依然擋不住林農護樹的熱情,路邊、村旁、荒灘上,林農正忙著鋤草、澆水、施肥、打藥。江西省新建縣提出向平原要造林空間、向楊樹要增收致富、向產權要保障機製,群眾造林綠化的積極性被徹底激發出來,在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中,新建縣將在今冬明春全麵完成造林綠化任務,率先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
造林的空間在平原
新建縣是毗鄰省會城市南昌的一個濱湖平原縣。開展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以來,全縣按照林業生態產業化、林業產業生態化的要求,已完成造林13.62萬畝,其中平原造林8.78萬畝,並獲全省造林綠化先進縣稱號。
在流湖鄉大崗村榆坊組的一塊平原地上,記者看到吳國林帶領著幾個村民正在楊樹林裏鋤草。這位39歲的漢子,從1989年起一直在湖南省打工,而全球金融危機使他加入到返鄉的隊伍中。頭腦活絡的他打聽到省裏正在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建設工程,政府免費提供苗木,他的心動了。通過谘詢,得知種楊樹是一個周期短、見效快的好項目,但把樹種到哪裏,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大崗村位於贛粵高速公路旁邊有一塊空閑地一直就那麼荒著,吳國林看上了這塊地卻很擔心:這塊經常被牛群光顧的荒地,村裏會不會租給自己?
縣裏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即與村裏溝通後達成了協議,吳國林的擔心變成了放心,籌措了12萬元承包了這塊860多畝的平原地,吳國林去年冬天栽上了5萬餘棵楊樹。吳國林指著楊樹林說:“這裏就是我的綠色銀行,8年後我就是綠色富翁!”
近年來,新建縣通過植樹造林和生態保護,山上造林發展迅猛,造林空間越來越小。全縣組織人員對通道、河渠、閑散荒地和村旁空隙地等進行全麵調查摸底後,做出造林出路在平原、潛力在平原、希望在平原的判斷。新建縣規定,凡是成片、成段的平原地段,必須通過拍賣、租賃、聯戶經營、大戶承包等形式進行經營。
致富的重點在楊樹
在大塘鄉長勝村的護坡堤邊栽的6排楊樹長勢良好,有的楊樹還用木架支撐著。長勝村村主任蔡定灶說,這一片2.1公裏長的護坡堤上共栽植了1.3萬株楊樹。政府鼓勵種楊樹,苗子不要錢,村民種樹熱情高,村裏按87戶人口把河堤分成幾段,人人齊上陣,家家種楊樹,目前有的楊樹胸徑已超過5厘米。
開展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以來,新建縣把楊樹作為平原造林的先鋒樹種,引導群眾栽植楊樹。同時,強化服務,按照上門服務、幫扶在現場、落實要及時的要求,解決楊樹造林戶的實際問題,林業部門加強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防治,每個鄉鎮都配備了林業技術員和蟲情測報員。
新建縣林業局局長周應洪說,每株楊樹10年後可獲純利潤300元,若每戶都能栽到100株,則每戶年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2008年,新建縣栽植楊樹189.6萬株,位居全省楊樹栽植大縣前10名,湧現了10戶造林在800畝以上的大戶,造林麵積3萬餘畝。全縣還把今年定為“楊樹產業發展年”,準備再造500萬株楊樹,打造楊樹產業發展大縣。
保障的關鍵在產權
在昌邑鄉,隻見贛江兩岸一排排新栽的楊樹迎風搖曳,昔日的荒灘草洲,如今綠意盎然。誰都不會想到,在這片灘塗地上植綠的是昌邑鄉副鄉長陶緒吉。
昌邑鄉地處贛江之濱、鄱湖之畔,有大片的灘塗地,土生土長的陶緒吉盤算利用灘塗資源植樹造林,既可改變家鄉缺綠少樹的現狀,又可帶領村民造林致富。他估算,要在這裏造林至少要投入200多萬元資金。於是,他發動鄉裏群眾投資造林,並帶頭拿出20萬元積蓄。為打消群眾的後顧之憂,他多次聯係造紙公司並簽訂楊樹供貨合同,一個由32戶群眾組成的合作組織成立了,當年栽植楊樹麵積達8000畝,成活率超過95%。現在,縣林業局正核實造林麵積,為陶緒吉等造林戶辦理林權證。陶緒吉說,林權證可以拿去進行抵押貸款,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
在明晰產權上,新建縣推出3種模式:一是對全縣大型“四旁”地全部公開拍賣經營權,鼓勵大戶承包造林。二是對未能落實的“四旁”地,先由集體統一造林,集中管理,再適時引進大戶實行流轉。三是政府對小型“四旁”地進行統一規劃,引導和支持農戶自主經營,做到“不栽一棵無主樹,不造一畝無主林”。通過這些模式,保障了所有權,放活了經營權,確保了收益權,同時也擴大了參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