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家鄉的山林 家鄉的林改
都說林改政策好,許多小山村因此變了模樣。魂牽夢縈的家鄉在林改後發生了什麼新變化?武警新疆巴州森林支隊政治處幹事段傑全最近趁回家鄉探親之機一探究竟。探親歸來,他向我們講述了他眼裏的家鄉林改——
我的老家在雲南大理,2006年10月進行了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林改後,我的父母承包了9片山林,共128畝,其中近60畝是毛竹林。在我們那兒,隻有毛竹和人工林可以砍,天然闊葉林是不能砍的。
林改前,毛竹每根隻賣3元到5元錢。林改後,我家加入了當地毛竹銷售合作社,每根能賣到12元到15元錢。砍下的毛竹就在當地賣給經紀人,現貨現錢,還供不應求。村裏人都說,林改政策好啊,種竹也能致富。我趁回家探親的空閑,幫家裏算了一筆賬:去年我家賣毛竹收入6000多元,還有人工林間伐收入2000多元,兩項加起來共8000多元。估算了一下,今年來自林子的收入會超過1萬元。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生態資源豐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其間不乏珍貴的樹木、藥材。林改前,雖然也育林、護林,但村民們積極性不高,亂砍濫伐歪風盛行,村民還編了順口溜:“要致富,偷砍樹,一夜變成萬元戶。”眼看一座座山林轉眼間就被“剃了光頭”,真讓人心疼。村幹部聚在一起苦苦思索,煙抽了一包又一包,但偷砍盜伐現象仍然無法禁絕。
實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後,山有其主,村民育林護林積極性大增,過去造林,一鋤頭一個坑,樹活不活聽天由命。現在村民種樹都挖大坑,下基肥,樹也長得快多了。如今,村裏孩子們都蹦蹦跳跳地唱起了“要致富,快種樹,幾畝變成萬元戶”的兒歌。
農民依靠黨的興林富民好政策,嚐到了林改的“甜頭”。以前村裏的男女老少忙於外出打工掙錢,現在卻包起荒山,造林育林。前幾年,我二叔一直在外辛辛苦苦打工,家裏窮得叮當響。林改後,山林有收入,田地有收入,家裏人到村裏的木竹加工廠打工又有一份收入,林子裏養雞,一年又能掙上五六千元。
現在,村民每家每戶都自動加入了村裏的森林防火隊。以前山林起火,村幹部喇叭筒喊裂、哨子吹爆都沒人理,現在連利就連心,不管誰家山林起火,大家都積極撲救,森林火災發生頻率也大幅下降。
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林改,作為一場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變革,不僅促進了林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還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使“生態受保護、農民得實惠”落實在了山頭地塊。尤其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林改為返鄉農民工拓寬了就業渠道。
“靠山吃山”不再是一句空話。村民的小日子過得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