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億利資源集團治沙造林情況調查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沈貴 發布時間:2008年09月16日 閱讀: 字體:【】 【

 

一個民營企業的綠色情緣
——億利資源集團治沙造林情況調查


   盛夏7月,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江澤慧一行冒著酷暑走進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庫布齊沙漠,尋求防沙治沙、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陪同江澤慧考察的,有一位身材魁梧的當地中年男子。他就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億利資源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文彪,一位執著追尋綠色的生態文明建設者。

  庫布齊沙漠長400公裏,寬30公裏~80公裏,是我國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這裏年均降水量僅為180毫米~250毫米,年均風速達到2.6米/秒~3.8米/秒,是一塊典型的不毛之地。

  “這裏的百姓祖祖輩輩盼雨、盼水、盼綠化,期盼有個綠色的家園,沙漠治理關係百姓的生存、社會的發展和首都北京的生態安全。”王文彪介紹說。

  穿沙路也是發展之路、幸福之路

  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億利資源集團總部。

  從下榻酒店出發到億利資源集團,恰好經過一條寬敞筆直的公路,掩映在兩側高低不等的楊樹、沙棘中,形成一望無際的綠色長廊。

  “這是什麼公路?”江澤慧問。

  “這是我們治理沙漠開出的第一條公路,我們叫穿沙公路。”王文彪回答。
  億利資源集團起步於20年前的一個小型無機鹽廠,位於庫布齊沙漠腹地的杭錦旗。麵對茫茫沙漠,交通閉塞、產品單一、效率低下,企業如何做大做強?路在何方?

  鄂爾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稱,含煤麵積約占全盟總麵積的70%,已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6,內蒙古自治區的1/2。億利集團決定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擴大生產規模,推動企業經濟發展。但沙漠阻隔,產品和原料的運輸都要繞行沙漠走330公裏,每年因此多支出運費高達1500萬元,幾乎抵消了企業的全部利潤,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要縮短運距、降低成本,就必須修建一條穿沙公路。

  修路,企業既要投入巨資,又要麵對無地質資料、缺技術專家、少建設經驗的困難。在困難麵前,前進,是億利人惟一的選擇。他們聘請了專家,投入7500萬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農牧民的積極配合下,於1997年在飛鳥難越的庫布齊沙漠中修建了第一條全長65公裏的“穿沙公路”。

  公路開通了,到火車站的距離縮短了270公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濟實力。同時,隨著道路開通,附近農牧民“無水、無路、無電、無通訊”以及“看病難、上學難、購物難”的狀況得到解決。當時,一位蒙古族老人跪在王文彪麵前說:“感謝政府,感謝億利集團,您是我們的大恩人哪!”

  這一場景讓王文彪終生難忘。

  路修到哪裏,綠化就要輻射到哪裏

  庫布齊沙漠有很強的流動性,沒有樹木的遮擋、綠草的保護,建好的穿沙公路數次被風沙掩埋。

  麵對瘋狂流沙,億利集團決定植樹種草,鎖住黃沙,保護公路。他們采用“網格固沙”法,沿路種植沙柳、沙棗、楊樹、沙棘、甘草等沙生植物,在公路兩側形成了3公裏~5公裏寬的綠色長廊,有效保護了沙漠公路。

  現在行進在沙漠公路上,仍可見固沙網格。

  “有了固沙網格種樹就能成活嗎?”筆者好奇地問。

  “不一定,有時死了我們再補種,而且種樹的地方必須要跟上澆灌的設施。”王文彪說,在沙漠中每種活一棵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沙漠中,路通向哪裏,電、水和通訊就通向哪裏。但沒有樹木庇護,修再好的路也等於白幹。

  因此,路修到哪裏,綠化必須輻射到哪裏。億利集團在修路過程中,總結出“鎖住四周,滲透腹部,以路劃區,分塊治理,技術支撐,產業拉動”的治沙方針和“宜草則草,宜林則林,宜藥則藥”的種植原則,用通路帶動通電、打井、通水,通水促進種草、種樹、澆灌,用樹和草來鎖住黃沙、涵養水源、保護公路、美化家園。

  10多年來,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沙漠修建了全長234公裏的5條穿沙公路,建成了與之配套的綠色長廊,大規模種植了沙柳、沙棗、楊樹、沙棘、甘草、蘆葦等沙生植物,在解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同時,解決了當地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困境。

  樹不僅能護路,還能護河。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沙漠邊緣,黃河的南岸,采用企農聯手方式,建起了長242公裏、寬3公裏到5公裏的綠色長城,在有效遏製荒漠化蔓延的同時,每年可減少數億噸泥沙流入黃河。

  據了解,近10年來,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沙漠累計投資4億多元,集中連片整合了2000多平方公裏荒漠,封育和種植了1460平方公裏甘草,實現沙區控製麵積6600平方公裏。

  沙地,可以成為耕地、林地、草地

  穿過沙漠公路,前麵出現一望無際的甘草地。我們都下了車,王文彪說:“甘草是一種易於成活的沙生植物,複生能力很強,既可防風固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一畝甘草,年收入可達4萬元,2007年億利集團種植甘草直接收入就超過5億元,帶動企業醫藥產業銷售額超過15億元,當地農牧民因參與種植獲得的勞務收入人均達6000多元。”

  江澤慧問:“你們種樹、種甘草的土地怎麼解決?”

  王文彪說:“有三種方式。開始一部分由政府征用直接提供,後來一部分向農民租用,現在多數是農民用土地入股,以甘草和旅遊為主形成的沙產業獲取收益後,農民按股分利。這種‘公司+農戶’和‘基地+農戶’的合作方式,做到了‘沙漠增綠,資源增值,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這種合作方式有很強的生命力。”

  夜晚,我們入住七星湖景區。七星湖水清澈見底,湖邊綠樹倒映,沙漠襯著湖邊的樹林顯得更綠、更美,草原、湖泊、濕地、沙漠托起的天空更加絢麗多姿。

  億利集團建設七星湖景區,開展沙漠風光旅遊,既繁榮生態文化,又增加旅遊收入,推動農牧民致富,形成了有效利用沙漠、優化生態的又一新途徑。
  江澤慧問:“你們造林勞動力如何解決?”

  王文彪回答:“我們聘用的大多是當地農牧民,甘肅、寧夏的民工,按勞取酬。我們搞生態建設的目的,除了要治理沙漠,改善環境,還要增加農牧民收入、擴大就業、改善百姓生活。”

  江澤慧說:“億利集團治沙經驗說明,治沙不僅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市場、企業和全社會的力量。治沙需要自然修複,也需要積極主動治理;需要‘公司+農戶’和‘基地+農戶’的合作方式,也需要各方得利的產業拉動。我們要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但不應在自然麵前無所作為。沙地可以治理,也能夠成為可耕地、宜林地、宜牧地,並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在億利集團帶動下,鄂爾多斯企業造林積極性大大增加,參與造林規模達到500畝以上的企業達2500多家,參與治理沙漠的企業達50多家,全市非公造林麵積達到造林總麵積的80%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