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解讀生態文明:走三生共贏的文明發展之路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7年12月18日 閱讀: 字體:【】 【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是“生態文明”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對此,專家指出,從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到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再到生態文明,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經曆了又一次升華。也有專家指出,這是我國環保戰略的曆史性轉變,宣示了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強烈政治意誌。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建設生態文明對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也將產生深刻影響。十七大報告提出“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充分揭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和意義所在。

   以生態建設促生產發展

  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因環境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10%左右。嚴峻的環境資源形勢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是我國當前發展麵臨的突出問題。如何走出一條既能保持生態環境又能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思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生態文明的提出切合了我國的發展現狀和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

  近年來,我國各方麵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由於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國家環保總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認為,“生態文明”就是在我國環境與發展矛盾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在充分認識到資源對社會發展的瓶頸性約束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以尊重自然和保護環境為核心價值、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基礎的經濟社會進步的成果。他指出,就環境論環境的簡單、孤立的方法已經不能很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必須在國家生存發展的大視野下,用發展的眼光、聯係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嚴格的環境保護必然會增加廠商的私人成本,降低其競爭力,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麵影響。然而,從長期來看,1991年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波特假說”正越來越多地得到實踐證明:環境保護能夠刺激技術創新,減少費用,提高產品質量,使廠商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進而有可能提高產業生產率,促進社會進步。專家強調,能否實現波特假說關鍵在於實際執行情況,尤其是適當標準的製定和嚴格的執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告訴記者,在生產領域,生態因素的重要性和價值正日益凸顯。以往廠商往往隻考慮產品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成本是否低廉,而不考慮產品消費以後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在他們看來,“生態成本”的投入會使得成本增加、利潤空間縮小。實際上,理順生產與生態的關係,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生態損失,從另一方麵極大地降低成本。現在很多國家提倡產品“生態設計”,號召“為拆卸而設計”、“為再循環而設計”,盡量使用無毒無害的原材料,盡量使用同一種材料,以期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和回收成本,便於循環利用。

  “除了在生產設計環節加入生態考量,還有能源加工利用、環境服務業等多種生態產業能夠讓生態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王奇副教授說,“例如生物質能源的研發、生態旅遊、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都是在發揮生態的價值。為生態支付一定成本,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它不僅僅是支出,還可以產生巨大收益。”

   以良好生態保幸福生活

  “過去開荒種糧,塵土飛揚不見糧;如今栽樹種果,花果飄香住新房。”這是一首近年來流傳在陝西地區的民謠。今昔之間,透露出生態環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北京大學社會學係高丙中教授對此深有感觸。2005年和2006年夏秋,他帶領課題組赴內蒙古阿拉善盟開展“阿拉善地區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和生態環境保護”田野調查。他說,南北朝民歌手曾經對著大草原吟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上世紀九十年代搜集的當地順口溜則說:“黃沙滾滾半天來,白天屋裏照燈台,行人出門不見路,一半草場沙裏埋”。更讓他們難以置信的是,當詢問旁人可以用什麼小禮物向幫助他們的牧民表示心意時,得到的回答卻是“給牧民家送幾包奶”的建議。因為草場太差,牲畜該產奶卻產不了奶,牧民食用奶的習慣要靠從外麵購入的方式維持。

  “生態係統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基礎,人們生產生活必須從環境中索取資源,同時將產生的廢物排放到環境中。但是生態係統承載人類活動的規模和能力是有限的,當資源索取和廢物排放的數量和種類超過生態係統的承載能力,就會導致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的破壞,生態環境就難以很好地支持生產的發展,難以滿足人們生活對生態環境的資源性和質量性需求。”北京大學中國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文虎如是說。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生活質量是否改善、生態環境是否良好”,齊建國認為,此前關於“宜居城市”的各種評比和討論,恰恰從一個側麵體現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對生態文明的渴望。王奇也認為,在衡量人們的幸福程度時,經濟指標、環境指標都非常重要,生態福利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

  但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對生態造成了巨大壓力。齊建國說,超過功能性消費的炫耀性消費,無故增加了環境的消耗。而消費時是否願意選擇節能環保產品,為生態支付一些成本,在傾倒垃圾時,能否自覺進行廢棄物分類等等生活細節,都在考驗著人們的生態認知。

  任勇表示,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拋棄的生產消費方式已經對環境產生了極大損害,隻有養成尊重自然的自覺意識,培育恰當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才能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良好的社會基礎,從而更好地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

   從文明的高度實現“三生共贏”

  “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簡而言之,就是要實現生活、生產與生態的‘三生共贏’”,王奇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能力不斷增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是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

  真正實現“三生共贏”並非易事。王奇認為,首先需要觀念的根本轉變。從一味追求GDP,到思考要環境還是要發展,到意識到環境和發展要平衡,再到提出寓環境保護於發展之中,環境與發展融合,人類的認識在探索中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就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的。在他看來,從環境和發展“二選一”到經濟、社會、環境“三合一”,“生態文明”為“三生共贏”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談及怎樣建設生態文明,任勇言簡意賅:遵循一條規律、創新一種發展模式、創建一種新的社會氛圍或文化。一條規律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動必須遵循生態規律,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既是我們發展的原則,也是發展的目標;創新一種發展模式,就是在生態規律指導下建立節約資源能源和環境友好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及技術模式;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生態文明還是一種重視生態環境的意識、價值觀乃至文化,這是確保遵循生態規律和創新發展模式的思想基礎和社會氛圍,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環境問題表麵上表現為環境汙染、生態退化,實際上是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的複雜的統一體,必須將三者納入統一框架,實現方法論的革新,才能有助於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任勇強調。

  具體說來,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將環境保護從以往的“末端治理”轉變為“源頭變革”,著力建立長效體製機製,形成統一、合理的整體性戰略,通過有力抓手,從文明的高度落實各項政策,任勇說,循環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通過考慮不同層次的企業、產業共生關係,實現共享和梯級利用資源能源,把工業、農業、服務業都建成高效的生產、消費體係。基礎設施的高效共享、交通體係的公共使用、能源的有效利用、綠色消費,都是落實循環經濟的體現。此外,重視生態文明下的技術進步,加強環境友好的技術研發,調整產業結構,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長期形成的“貿易順差,環境逆差”的對外貿易格局等,也都有利於從源頭上解決我國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馬中指出,“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除了保證生態係統不再被破壞,我們還要盡可能地修複、改進目前的生態係統,將生態係統建設得越來越好,使我國早日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