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中德項目 綠染荒原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7年01月11日 閱讀: 字體:【】 【
大河上下、長城內外,40多萬公頃森林在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多個經濟貧困、生態嚴重惡化縣延伸、鋪展,200多處基礎設施陸續落成,100多萬農民享受到綠色帶來的惠益。這,就是10多年來,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收獲的累累碩果。
    難怪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感歎:“該項目彌補了我國林業建設的資金不足,改善了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培養了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林業隊伍。早期項目已經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為我國林業六大工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一
    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總協議投資20.12億元人民幣,其中德國投資11.73億元人民幣,中方配套8.39億元人民幣,包括農民投工折抵2.18億元人民幣。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國家林業局國際合作項目中心的沈素華處長為記者提供了一組實實在在的數字。
    1992年環發大會之後,環境與發展問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德兩國政府間的財政合作造林項目,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於1993年啟動了第一個項目。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是中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對環境與發展高度關注的產物,是兩國政府落實聯合國環發大會決議的實際行動,也是中國林業對外開放、加速融入世界大潮流的實際舉措。
    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的總體目標是:通過造林、封山育林等生物工程措施,改善項目區的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產力和林木價值,加強基礎設施,強化能力培訓,提高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
    項目建設內容涵蓋從苗木生產到產品經銷的林業生產全過程,其中主要包括營造人工林、封山育林、苗圃生產設施、水土保持設施、林業生產配套設施、農村基礎建設、推廣及培訓設施、項目管理和能力提高等領域。10多年來,在中德兩國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經過雙方項目執行機構的共同努力,特別是通過項目區廣大幹部群眾的辛勤勞動,合作項目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可喜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由於林業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效益顯現慢的特點,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的全麵效益還有待時間的推移才能逐步顯現。
    二
    “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通過引進資金,促進了項目區林業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引進先進管理辦法,提供了工程示範樣板;通過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提高了林業經營水平。同時,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理念,行業的陳舊觀念得到極大轉變。”沈素華說。
    10年來,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累計引進德國政府無償援助資金1.51億歐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林業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推動了項目區林業發展。項目按照國際高標準林業發展模式,建設了高質量的苗圃、林區道路與培訓中心等設施,提供了相當數量的汽車、電腦等設備,增強了省、地、縣各級林業機構的工作能力。同時,項目區的廣大農民群眾通過參與育苗、造林等項目建設活動,直接獲得勞務費現金,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
    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是一個以動員貧困農民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為主,兼顧農村社會經濟持續綜合開發的發展型項目。通過10多年的努力,全國100多個項目縣累計造林40多萬公頃,各項目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3個~20個百分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製,項目開始發揮生態效益。而且參與項目造林活動的農民直接獲得了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勞動報酬,受益人口達到上百萬人。項目通過參與式規劃,使農民開始關心他們以前認為“不值錢”的荒山荒地,紛紛要求擴大造林麵積。目前,各個項目區的林業生產都比項目實施前有了很大的發展,林業收入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項目所建設的節柴灶、沼氣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村婦女的勞動強度,改善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條件。
    工程項目管理與其說是一種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觀念。在合作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各項目單位運用國際上先進技術和有效經驗來開展工作,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的整體質量和管理水平。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的實施就是從國際合作的角度出發,結合國際“可持續發展”等新理論,堅持高起點、高技術,突出強調“質量第一、生態優先、農民參與、培訓先行、規範技術”等先進措施,為中國林業建設探索新的經營模式。
    三
    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的實施,使我國林業逐步改變了計劃經濟體製時承襲下來的林業建設思維模式,開始學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利害關係來思考問題,用利益機製來處理問題,以達到從傳統林業經營管理觀念向現代林業經營管理觀念的轉變。
    中國開展人工造林的曆史悠久,但是組織林業生產管理的水平並不高,特別是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下,農民一直被視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實行義務工造林的方式由來已久。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態環境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國家,是政府。國家的生態環境的改善要通過公共投入來換取,農民或企業投身生態環境建設要靠利益來驅動,生態環境建設不再是一個行政管理工作,而是一種經濟行為,要按照經濟規律來實施。項目通過引導農民參與討論土地利用規劃、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完善技術培訓和服務,讓農民群眾作為項目的第一主人,自願參與項目林業活動,逐步樹立了自我發展的觀念、依法辦事的觀念和改善生態的觀念。
    “10多年的合作實踐使我們體會到,搞好林業工程建設,包括搞好國際合作項目,關鍵是要學會用製度來管理項目。”沈素華說,“10多年來,我們在引進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和作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林情,成功摸索了一係列管理經驗:在理念上,項目引進了多部門參與的開放式合作觀念、從重結果向重過程的全過程管理觀念、以社會林業為特點的現代發展觀念、以農民為主體的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式概念、以及市場化的利益引導機製和權利義務平衡機製等;在技術上,項目強調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的要求、物種多樣性配置與保護、參與式土地利用規劃與實施、質量優先培訓先行的保障機製、以現代技術為基礎監測評價體係等;在管理上,項目采納了先墊付後報賬的財務管理辦法、先招標再簽訂合同的物資采購辦法、先內部後外部的項目審計辦法、定崗位定目標的人員管理辦法等。”
    中德財政合作生態造林項目不僅全麵完成了設計任務,而且大大促進了我國林業管理科學化、製度化,加速了現代林業項目管理製度在中國林業建設中的應用。如何針對中國林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配合中國林業六大生態工程實施的需要,將其總結推廣出去,還必須經過一個去繁就簡、去粗取精的實踐過程。沈素華說,他們希望德國政府能資助一個新的項目,共同總結中德財政合作林業項目已經取得的經驗,並結合中國林業六大工程需要,開展示範推廣工作,使之成為嚴格意義上的中國化、本土化的林業工程項目管理規範,為中國林業的六大工程服務。(中國綠色時報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