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林改釋放紅利 引領福建綠富美新征程
來自總書記的肯定!2017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林改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福建林改工作,並要求福建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契機,深入總結經驗,不斷開拓創新,繼續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有機統一,在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上取得更大成績。
這場興起於福建的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始於武平縣。
2001年12月30日,武平縣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號林權證。“李桂林所在的村民小組是最先做的,一共是177份。”原捷文村黨支部書記鍾泰福至今仍記得填寫林權證那一晚“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
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唯有一心為民的責任擔當。2002年4月,武平縣在總結捷文村等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出台了《關於深化集體林地林木產權改革的意見》,邁出了林改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關鍵一步。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武平縣調研時,對武平縣的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給予充分肯定,作出了“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林改的方向是對的,要腳踏實地向前推進,讓老百姓真正受益”等重要指示。從此,福建林改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全國。
在改革中深化,在深化中提升,福建為全國林改探路子、出經驗、作示範,開創了林改樣本。
樣本一:如何解決林農林企資金短缺問題——福建率先開展了林權抵押貸款。2004年6月,永安市首開林權抵押貸款先例,發放首筆林權抵押貸款100萬元。福建全省跟進,持續推進林業金融創新,推出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林權支貸寶”新產品和“福林貸”“惠林卡”等普惠製金融模式。目前,全省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70多億元、餘額64.7億元,實現了森林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三明市創新的村級擔保基金“福林貸”經驗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充分肯定,在全國推廣。
樣本二:林業經營周期較長,如何讓銀行放貸放心、林農貸款省心——福建率先成立了林權收儲擔保機構。2015年3月,福建首家林權收儲機構福人林木收儲公司成立,為林權抵押貸款提供擔保、收儲服務。全省重點林區積極探索資產評估、森林保險、林權監管、收購處置、收儲兜底“五位一體”的風險防控機製,政府對林權收儲擔保機構給予林權抵押擔保額1.6%風險補貼,出現問題時由收儲公司還貸,抵押林權按合同流轉給收儲機構處置。目前,全省共成立林權收儲機構44家,基本做到重點集體林區全覆蓋。
樣本三:如何解決生態保護與林農收益之間的矛盾——福建率先開展了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2011年起,福建重點生態區位的商品林實行限伐政策。為確保林農利益,2013年底,永安市成立非營利性的生態文明建設誌願者協會,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在同年舉行的第一場贖買競標現場會上,751畝商品林被贖買,成交價262.3萬元。2016年,福建率先在14個縣(市、區)開展首批省級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采取贖買、補償、收儲、置換、租賃、入股和改造提升等多種形式,處理好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的關係。目前,全省已在28個縣(市、區)和武夷山國家公園開展試點,完成贖買等24.4萬畝。
樣本四:遇到天災人禍,如何保證林農收益——福建率先開展了花卉種植保險試點。2016年1月,福建率先在8個花卉主產縣(市、區)實施設施花卉種植保險試點。當年,福建遭遇“超級寒潮”,200多畝切花百合獲得了保險公司200多萬元賠償。
風雨16年,福建林改釋放了強大活力,實現了荒山育成“青山”、林農捧上“金山”的多贏局麵。
美了生態。
林改帶來了蓬勃生機,百姓造林積極性空前提高,過去一文不值的荒山野嶺變成了村民眼裏的“香餑餑”。
長汀縣農民蘭林金因失去雙臂無法打工,自己創業也失敗了,還欠下了兩萬多元的債務。2010年,長汀縣開展新一輪水土流失治理,可免費從縣林業局領取樹苗。蘭林金一口氣承包了紅旗嶺的2270畝荒山,原本光禿禿的“火焰山”在他的精心嗬護下一點點綠了起來,油茶開了花,黃梨、臍橙果樹結了果,日子紅火了起來。
像蘭林金這樣的典型,在福建比比皆是。據統計,自2002年以來,全省累計完成植樹造林3772萬畝,森林覆蓋率由60.52%提高到65.95%,森林覆蓋率持續40年居全國首位;森林蓄積量從3.65億立方米提高到6.08億立方米,福建生態環境質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水、空氣質量均為優。
富了百姓。
武平縣雲礤村原本搬離的40多戶村民又搬回來了。梁野山公園建成了5A級景區,外地遊客暴增,森林康養旅遊產業迅速發展。回鄉的雲礤人建起了“森林人家”,吃起了森林旅遊飯,40多戶家家買汽車、戶戶蓋新房,每戶年均淨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
林改賦予了農民更多的生產資料。通過發展森林旅遊、竹業、木本油料、花卉苗木、林下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有力促進了林區經濟發展,重點林區涉林收入占到家庭收入一半以上,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強了產業。
說起“茶油奶奶”品牌創始人林安娜,可謂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當年,她毅然停掉了一直從事的正當紅火的煤礦生意,投入近千萬元在赤水等鄉鎮承包了3000多畝荒山荒地,種植高山原生態有機油茶。目前,她已擁有山茶籽林原料基地5000畝,帶動了5個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2017年,“茶油奶奶”山茶油成功入圍廈門金磚會晤,成為指定品牌。“當年我把所有家當全都投到了這片遠遠看不到效益的山頭,很多人都說我瘋了。”說起創業時的艱辛,林安娜仍然很有感慨。
一代又一代的福建人憑著一股闖勁,發揮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借助林改東風,發展壯大了林業產業。據統計,全省累計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股份)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超過5000家,現有境內外上市涉林企業33家,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25家,規模以上林業企業2700多家,2017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5000億大關。
八閩大地山巒疊嶂,青翠欲滴,生態資源正成為福建林農發家致富的最寶貴資源,生態優勢正成為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下一步,福建將實施“三個創新”深化改革行動,創新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機製、創新集體林業規模經營機製、創新金融支持林業發展機製,讓林改釋放的紅利引領福建“綠富美”的新征程。(謝樂婢 劉建波 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