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釋放林業發展潛力 綠色產業惠農超4000萬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07日 瀏覽次數:
從原來的“家家砍木、戶戶伐柴”的狀態,到現在的自覺愛護山林,大力發展林下經濟,2008年是一條界線,廣東從這一年開始的林權改革讓“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從而演繹出林農們利用這一優良政策發家致富的佳話。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深入德慶縣、四會市進行采訪,一探廣東林改以來日新月異的變遷。
  林改釋放活力
  山林從“唐僧肉”變成自家“錢袋子”
  在德慶開往官圩鎮大朗村的鄉道上,“瀑布山莊”、“龍川農莊”等鄉村農莊一個接一個。在這片茂密的樹林下,各式繁雜的種植、養殖讓稍顯寂靜的山林多了一些活躍的氣氛。
  據大朗村村支書徐政標介紹,村裏依靠盤龍峽景區,加上村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走上了一條致富之路。在2005年,大朗村周邊2萬多畝的樹林就以一種資源保護的身份租賃給南湖國旅,而南湖國旅依托盤龍峽大力開發旅遊業,並以每年10餘萬元的價格回饋給村裏,從而消除了以前“家家砍木、戶戶伐柴”的格局。
  除了每年從保護性樹林中獲益,村民還依托大朗村周邊樹林進行林下經濟的開發,冬菇、靈芝、木耳等成為多數村民種植的品種。具有養殖經驗的村民,則開始在樹林中養起山雞、山羊等野生動物,並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一些農莊,從而讓許許多多的旅客“賞美景、食野味”。
  而在林改前,大朗村村民的經濟來源幾乎隻有砍樹賣錢一條,由於當時對樹林的劃分與權利歸屬並未明晰,山林成為一片“唐僧肉”,人人爭而食之。2008年後的林改政策,讓“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農民群眾將山林當作自己的錢袋子,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山林,這在大朗村也不例外。
  當地一位姓江的村民告訴記者,他承包當地責任山230多畝,大部分種植鬆樹,鬆下種桂,每年采脂和開桂皮純收入在15萬元以上,“這比同村那些外出打工的賺得還要多”。
  受益於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大朗村由幾年前的“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闊佬村”。徐政標告訴記者,2008年後,受益於林業改革帶來的實惠,村裏的小車數量一下由原來的幾輛,井噴到現在的60多輛,“以前周邊姑娘都不願嫁到大朗村來,現在則是希望嫁到村裏來”。
  在盤龍峽景區周邊,許許多多的農民通過從事森林旅遊服務業和發展“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賞農家景、品農家味”的農家樂等旅遊活動,拓寬了致富門路。徐政標表示,大朗村委會農戶既有從林地入股分紅收入,還有林下經濟,以及旅遊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平均每戶涉林收入由原來的幾百元,增加到目前的過萬元,成為人們的致富之路。
  發展林下經濟
  涉林收入增加,農民致富有新路
  事實上,大朗村隻是德慶縣林權改革的一個縮影。對於一個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廣東中西部山區縣,林業在德慶的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德慶縣林業局一位姓徐的負責人介紹,德慶從2008年底開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直到2012年3月結束。全縣發放自留山、責任山林權證麵積68萬畝,發放集體統一經營林地林權證麵積144萬畝,同時發放集體山林股份權益證書,並采用均股均利方式,30%的收益留為集體使用,70%以上均分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讓百姓真正得實惠。
  如同一股“春風”,林改在德慶給人們帶來的實惠實實在在。據統計,德慶縣2011年林農人均涉林純收入4260.9元,2012年人均涉林純收入5586元,增長1325.1元,增長率31.1%,占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013元的50.7%,林下種養、種采人工、林木采伐、森林旅遊等都成為人們致富的不同捷徑。
  德慶縣還是一個以盛產皇妃貢柑和沙糖桔聞名的縣。一路驅車,沿路映入眼簾的除了青山綠樹,就是漫山遍野的貢柑果樹,這也讓德慶有了“貢柑之鄉”的美譽。
  上述徐姓負責人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德慶充分利用過去水土流失形成的沙漬地、25度坡以下的山坡荒地,發展柑桔種植,“這樣既可以保持水土,防治了洪澇,又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據統計,全縣柑桔種植麵積達30萬畝,其中利用林地種植的約15萬畝,占到一半左右,總產量超6億公斤。全縣8萬多戶農民九成以上從事柑桔種植工作,總收入達24億元,農民人均柑桔收入超8000元,柑桔產業成為當地農民重要的經濟來源和穩定增收的支柱。
  事實上,除了貢柑和沙糖桔,德慶的其它品種林下經濟同樣讓人稱讚,肉桂、鬆脂和優質珍貴樹種等等,也成為百姓種植的主要品種,同時,德慶還結合生態公益林改造,利用現有林中空地種植檀香、黃花梨、格木、香樟等珍貴樹種,利用森林防火隔離林帶等其他商品林地大麵積種植油茶。
  如今,德慶全縣已種植檀香、黃花梨等珍貴樹種15000多畝,種植油茶5000畝,建設有鬆脂基地85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20萬畝,肉桂、巴戟、首烏、佛手等南藥基地40萬畝。
  據德慶縣一位姓莫的老板告訴記者,他承包經營林地3萬多畝,林下經濟主要從事肉桂種植、油茶種植、鬆脂采集,目前已種植肉桂500多畝,種植油茶1300多畝,優質單叢茶生產示範基地種植馬尾鬆15000多畝。目前油茶長勢良好,馬尾鬆目前可采脂的有2000畝,每畝可產脂200斤,2011年每斤市價一度達到10元,目前市價為每市斤6-7元,每畝年收入可達1500元,目前采脂年收入300萬元,肉桂每畝年收入可達900元,年收入45萬元,他成為當地名符其實的“種植大王”。
  林地確權到戶
  林改由“星星之火”進入“全麵燎原”
  肇始於2008年的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廣東在韶關始興縣、惠州博羅縣、肇慶四會市同時啟動試點工作,三個試點縣集體林地總麵積537.4萬畝。如今,四會的林改已經由原來的“星星之火”進入“全麵燎原”的態勢。
  據廣東省四會市林業局林改辦一位姓羅的主任介紹,由於林改工作涉及麵廣,不同的村組林地麵積、山場條件、權屬結構、林分效益等不盡相同,具體的林改方案也不應相同。
  為了給山林確權,林業部門需要給林農發林權證。當時,四會市率先探索了集體山林股權證和《山林股權管理辦法》,同時核發林權證,從而讓山林定權、林農定心,使“均股、均利”的廣東林改特色得到具體體現。
  此外,四會市還率先對每一林權權利人的生態公益林、經濟林和商品林作為單獨的宗地分別登記發證,從而強化了分類經營與管理,同時,四會市應用集體林權管理信息係統(GIS),提高了林改工作效率,為打造四會“數字林業”創造了良好條件。
  根據統計,目前,四會市已核發集體林地所有權林權證麵積91.76萬畝,占全市集體林地麵積94.23萬畝的97.38%;核發集體林地使用權林權證麵積89.36萬畝,占集體林地麵積的94.83%。
  其中發放集體山林股份權益證書54680多本,涉及林地麵積53.85萬畝,占集體統一經營(含已流轉)林地的96.40%。全市113個村、2092個村民小組基本完成明晰林地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工作,完成比例為100%。
  上述羅姓主任介紹,通過給林地確權,不僅提高了林農的積極性,有利於林下經濟的發展,還提高了林農護林防火的意識,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護林難、防火難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真正做到了“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
  林權抵押貸款
  森林資源“活樹”變“活錢”
  林下經濟,從原來的“小打小鬧”到現在風生水起,離不開肇始於2008年開始的林權改革,也離不開作為林權改革的金融血液—林權抵押貸款的支撐。
  講起2008年底利用林權證貸到救急的40萬元款項,四會市地豆鎮林農楊水帶仍是一臉興奮。據了解,早在2005年,楊水帶在地豆當地承包了706畝山林,種植了速生桉,速生桉的生長期為4-5年,盡管楊水帶一心想再擴大種植麵積,但由於桉樹經濟效益還未發揮,資金不足成了絆腳石。
  隨著林改的進行,楊水帶得知《林權證》可以抵押貸款,他馬上拿著剛發下來的《林權證》來到了廣東省首個林業交易服務網點—四會市林業交易服務中心谘詢。工作人員審核完他的相關資料,並派出專業人員對楊水帶承包的山林進行了評估,再將評估信息反饋給地豆農村信用合作社。該社對楊水帶的資產和經營風險做出相應評估後,為他辦理了40萬元貸款業務。
  2008001,這張林權抵押登記證號至今仍有較強的象征意義。楊水帶表示,由於當時隻有《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登記辦法》,辦理流程和相關抵押登記表格也都是第一次搞,整個抵押手續比較複雜,“整個流程前後一共花費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
  廣東省四會市林業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吳活祥向記者介紹,通過銀林合作,引入林權抵押貸款新業務,對進一步拓寬林農的融資渠道,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破解“三農”融資難和產業發展資金瓶頸,增強林業的自我“造血功能”,幫助林區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林農貸款還具有頗為優厚的政策支持。吳活祥告訴記者,林權抵押貸款有3個點的貼息,對林業擴大經營的支撐力度很大。
  聊起以前的貸款經曆,吳活祥見證了林權抵押貸款從“難以推行”到“炙手可熱”的全過程。以前絕大多數銀行都覺得林權抵押貸款不可靠,一片小樹林就抵幾十萬貸款,劃不來,一開始隻有農村信用社嚐試性地做了第一筆。
  後來銀行慢慢嚐到甜頭,加上目前樹林價格水漲船高,加上有林業部門對之進行監管,資產抵押十分放心,現在慢慢發展到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都開始做,其它銀行也對這一藍海市場十分“眼紅”。
  在林權抵押貸款過程中,不得不提成立於2009年4月8日的四會市林業交易服務中心。這一中心的成立,讓林權的流轉由原來的“暗箱操作”到公開化,阻止了林地流轉承包糾紛的發生,同時還可促進森林資源資產的變現,即“活樹”變“活錢”,在林權抵押貸款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截至目前,四會市流轉山林麵積155634.4畝,涉及人數為506人。僅2012年,主體為林農之間流轉林地使用權的交易宗數就達166宗,涉及麵積18182.6畝,金額636391元;主體為林農之間流轉林木所有權的交易宗數為192宗,涉及麵積18414.4畝,金額5156.03萬元。由於林業交易服務中心的存在,林地林木流轉更加規範,進行流轉的林地沒有發生糾紛。
  強化林權保障
  林改惠農超4000萬人
  對於林權改革的意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認為,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改革的“第一聲春雷”。改革將集體林地承包給農戶,確立承包經營權70年不變,並且林地林木可以抵押貸款,為我國農村改革樹立了樣板,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廣東從2008年開始的林權改革,讓老百姓對山林有了實實在在的產權,開始普遍重視林業生產,林地產出效益和林地租金明顯提高,農民的生產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也隨之大幅度增加,據統計,林改受惠農民達4346萬人。
  通過在四會、始興、博羅三地試點,廣東省逐步摸索出一條符合實際的林改新路子:對劃定的自留山繼續保持穩定,重新核定界址,按戶核發林權證;對原有責任山則延長承包期至70年,完善承包合同,按戶核發林權證;對村集體統一經營的山林則按宗地核發林權證,同時采取股份製、合作製等多種方式確權到戶、量化到人,逐戶發放集體山林股份權益證書,將生態公益林補償、林地征用、林權流轉、林木拍賣等集體經營收益的70%以上均分給農戶,等等。
  據省林業廳廳長張育文介紹,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全麵鋪開,充分激發了廣大農民興林致富的積極性,有效激活了林業生產要素潛能,不少地方出現了村民爭苗種樹、租地造林的良好勢頭,廣大農村初步呈現植樹造林、山綠林茂的喜人景象。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8月,廣東省發布《關於全麵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決定》,其中提出,到2017年,廣東林業產業總值超過8000億元,森林生態效益總值達到1.59萬億元,森林覆蓋率達到60%。
  目前,廣東集體林權製度“明晰產權”的主體改革任務已經完成,調動了農民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和愛林護林的自覺性。如今廣東全麵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進一步強化林權保障機製。由於明晰產權是林業改革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因此廣東將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依法依規做好林權確權發證工作,確保全省集體林地使用權林權證發證麵積達到95%以上。大力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係,探索集體統一經營的山林股份製經營和自留山、責任山集約經營模式,進一步釋放林業發展潛力。(記者  彭國華  通訊員  林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