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這是黑龍江省拜泉縣新生鄉興安村丁家溝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的真實寫照。這裏也曾經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三靠屯”。
8月初秋,我們穿過一道道碧綠的林網,在一處山岡下坡處,遠遠看到花叢中一道寫著“丁家溝”三個字的碑牆立在麵前,碑牆背後有文字記載:
“丁家溝幅員麵積二千畝,昔日百姓不堪饑寒,背井離鄉。生態建設,丁家溝一改舊貌,背井者返鄉。過去窮山僻壤,今朝五穀飄香。雲映千嬌,霞染百媚,樹木蒼鬱,百草豐盛,香遠益清……”
坐在炕頭上,趙國貴和林波等老住戶談起過去的窮日子感慨萬千。
“那時候的地是‘三跑地’,跑水、跑肥、跑土。當時流傳一句順口溜:‘山水似牤牛,下雨滿山流,毀了低窪地,打出侵蝕溝。’”59歲的趙國貴說,“那時一畝地隻能打七八十斤糧食,一口人一年也掙不上百十元錢,家裏窮得揭不開鍋。我們這些老人都吃過苞米瓤、水蒿子。”
“還有人家沒衣服穿,男人出門隻能穿個褲衩。”林波搶過話頭。
今年64歲的李井軍記得,周邊村屯很多人家都住在隨手搭的馬架子裏,冬冷夏熱,蚊蟲撲麵,生活十分艱苦。
“越是窮越是開荒。”李井軍說,“越是開荒,水土流失越嚴重,越打不出糧,陷入惡性循環。丁家溝最多時60多戶,後來搬走了20多戶人家。”
窮則思變。從1986年起,丁家溝借助三北防護林體係工程開始進行綜合治理。堅持陡坡還林、封山育林的原則,造林1070畝,修梯田610畝,改壟300畝,治溝16條。山色漸漸綠起來,河水也重新清了起來。
生態環境好轉,糧食產量也上來了。過去一畝地隻能打幾十斤大豆、玉米,現在大豆能打400斤,玉米能打1600多斤。趙國貴連種帶租有100多畝地,年收入一萬多元,三年就蓋上了磚牆鐵皮的新房。
在房後的山坡上,趙國貴種了個不小的菜園,西紅柿、辣椒、茄子、豆角、白菜,一應俱全。“夏天不用花一分菜錢,完全自給自足。”他高興地摘了幾個鮮紅的西紅柿,塞到記者手上,“這可是純天然的哦。”
李井軍說,村裏準備利用丁家溝現有的生態環境,開展農家生態旅遊,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記者徐宜軍、熊琳、王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