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家園守護“滇金絲猴”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27日 瀏覽次數:
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是“滇藏線”上的一座重鎮,同時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的重要棲息地。從芒康縣城出發,向南行駛1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紅拉山“滇金絲猴”保護站,感受“滇金絲猴”守護隊隊長四郎次仁和他隊友們的故事。
  四郎次仁,40歲左右的年紀,身穿橙色帶著綠條紋的隊服。談起保護區“滇金絲猴”的情況,他馬上打開了話匣子。“這裏的‘滇金絲猴’有3個猴群,加起來大概有700多隻。”四郎次仁說,如果再早來幾天,就能看到“滇金絲猴”穿越214國道的景象。
  保護站一共有12個人,並設置了4個保護點。四郎次仁所在的是最大的一個點,加上他一共有6名隊員,其他6名隊員則分散在另外3個點。“因為這裏位於214國道上,遊客較多,而且國內外的專家來考察時都是我們帶著進去的。”四郎次仁說,每個月隊員們要沿著四五十公裏的山路走上三四趟,而每次都要在山裏呆個三五天。“巡山的時候,大家帶幾張餅,晚上就住在老鄉家裏。”
  不僅帶幹糧,隊員們每次上山還要背著滅火器,因為他們還承擔著森林防火的責任。“有時候每個人要背兩個滅火器,但即便如此,如果火勢太大,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四郎次仁說,“滇金絲猴”70%的食物是鬆蘿,也最害怕鷹。“一看到鷹,就把頭縮了起來。”
  保護站一排4間屋子,每個屋裏的擺設相差無幾:一兩張床、一張桌子以及取暖的爐子。四郎次仁的屋子裏,則多了一台電腦。“拍到金絲猴的視頻和照片,我們就把它傳到電腦裏。”
  每次進山的時候,隊員們會騎著摩托車前行,而到了沒路的地方就隻能徒步前行。登平是保護站裏年齡最大的隊員,今年已經61歲。從1972年參與保護“滇金絲猴”工作以來,已經在這裏幹了40多年。雖說上了年紀,但倔強的他仍然每次都跟著隊員一起巡邏。“每次看到金絲猴,就很開心。現在國家的投入越來越大,隻要幹得動,我就繼續幹下去。”登平憨厚地笑著,以前騎馬進山時,他曾從馬上摔下斷了兩根肋骨。
  談起登平老人,隊長四郎次仁也是佩服有加。“我們都說讓他不要去巡山,可他就是不聽。好在他的身體還可以,巡山的時候幫我們大家做飯。”四郎次仁說,登平為了“滇金絲猴”,沒少得罪村裏的人。“年輕的時候,看到村民們下套子抓‘滇金絲猴’,他就要上去跟村民們理論,甚至還跟不講理的村民打過架。”曾經有一隻金絲猴受了傷,跑到了村民的地裏。登平和隊友把它帶到了保護站,並細心地為它治傷。就這樣,這隻被隊員們叫做“紮西”的金絲猴在保護站呆了2年多,也同隊員們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後來把它放歸森林後,每次見到我們,它都會跑過來。”登平說,當時的隊友已經去世了,但他的兒子如今成了保護站的一名隊員。
  相對於其他隊員,四郎次仁要幸運一些,因為他的崗位是公益性的,工資較其他隊員高一些。其他人的工資都是每月1200元,且多數為芒康當地人。“很多人在保護站工作,一開始圖的就是離家近,慢慢的就有了感情。”小夥子伍金是最年輕的,到保護站工作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將來工資能夠再高點的話,我打算長期幹下去。”伍金笑著說。
  作為隊長,四郎次仁有著更高的“追求”。“關鍵還是缺設備,站裏雖然配備了攝像機和照相機,但還比較落後。如果能夠有更先進的設備,我們就能拍攝到更清晰的視頻和照片,這樣就能獲得更多的一手資料。”(記者  陳沸宇  韓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