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防護林體係建設廣西工程項目綜述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3年04月07日 瀏覽次數:
次
珠江流域防護林體係三期規劃最近下發,建設工程涉及廣東、廣西、湖南、雲南、貴州、江西六省區,尊西江流域為“母親河”、占珠江流域近半麵積的廣西,納入工程範圍的縣數、建設任務、重點項目任務均居第一位。
規劃確定,廣西103個縣(市、區、林場)納入工程範圍,占全國規劃縣級單位總個數48%﹔營造林任務2492萬畝,占規劃總任務42%。
珠江流域防護林體係早在“九五”期間就已啟動一期工程建設,“十五”和“十一五”接著用10年時間實施二期工程﹔此次下達的三期規劃,時間跨度又是10年,縱貫“十二五”和“十三五”。
打造西江千裏綠色走廊
3月29日,廣西林業廳總工程師蔣桂雄向媒體介紹,廣西珠防林體係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美麗廣西的總體目標,以打造西江千裏綠色走廊為主線,以增加森林麵積、提高森林質量、增強生態功能、遏製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為重點,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江河護岸林、水庫防護林、岩溶生態林、農田防護林為主體,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和森林經營為主要方式,以體製機製創新為動力,以先進實用技術為支撐,努力構建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係,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保障廣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廣西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的生態安全。
根據國家林業局的要求,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三大重點工程,對南盤江流域水源涵養、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對左、右江流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進行綜合治理﹔對紅水河流域水源涵養、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進行綜合治理﹔對西江中下遊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工程建設和綜合治理,實現森林資源大幅增加,森林結構全麵優化,森林生態功能得到提升,國土資源得到全麵整治。
從源頭抓起築四道防線
根據規劃,廣西珠防林體係建設從江河源頭開始治理,通過六大骨幹工程建設,層層設防,構築珠江流域四道生態防線。
第一道防線:從江河源頭入手,以水源涵養林工程為骨幹進行構築。重點是保護好國家、自治區劃定的水源涵養林。主要措施是完善管理體製,堅決製止亂砍濫伐,以封山育林為主,人工造林為輔,不斷擴大水源涵養林規模,提高水源涵養功能,保障和穩定江河流量,減免水、旱災害。在保護的同時,適當發展經濟林,開發旅遊業,增加林區農民的收入,增強林區經濟自我發展的能力。
第二道防線:以大中型水庫防護林工程為骨幹進行構築。流域區有澄碧河、青獅潭等大中型水庫120多座,有著名的天生橋、岩灘、龍灘、大化等大中型水電站。規劃把水庫的可視一麵坡劃為水庫防護林區,以人工造林為主,結合封山育林,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營造多用途樹種,適當發展經濟林,開發旅遊業,在保護水庫和電站安全的同時,提高庫區群眾的經濟收入。
第三道防線:以水土保持林、石漠化治理為骨幹進行構築。在水土流失區按喬、灌、草相結合的原則,營造水土保持林,以阻擋泥沙流失,防止土地崩塌,減少河流淤積,保護農田耕地和水庫、電站設施,保證河流正常通航。岩溶石山地區則以封山育林為主,封育全部石山灌叢,積極營造竹子、任豆樹等石山樹種,實行喬灌結合綠化石山。同時,在村屯大力發展果類、竹類,大搞竹編、藤編等加工業﹔開展野生動物馴養﹔形成一個糧多、錢多、環境好,資源、人口、生態環境優化的良性生態係統。
第四道防線:以主要江河護岸林工程、旱區農田防護林工程為骨幹進行構築。江河護岸林工程是治理大江大河重要的生物措施。結合西江千裏綠色走廊和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營造河流兩岸林帶寬度兩邊各10米,以抵禦洪水破壞,保護沿岸村、鎮安全,保護耕地。在三大農業旱區的溝、渠、路兩旁營造5米寬的農田防護林帶﹔在旱作連片的地域,營造10米寬的農田防護林網,以減小風速,減少地麵蒸發,提高空氣濕度,改善農田生態環境,保障農作物穩產高產。
根據廣西珠江流域典型區域特點,選擇3條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作為試驗示範區,分別是漓江源頭興安縣溶江河流域水源涵養林示範區,平果縣布見河流域岩溶石山區水土保持林示範區,蒼梧縣上小河流域花崗岩地區水土保持林示範區。
一二期工程改善大生態
珠江是我國三大水係之一,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四大水係組成。廣西地處珠江流域西江水係中上遊,境內珠江主幹流為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西江,全長1105公裏,約占西江主幹流總長2214公裏的1/2。主要支流有鬱江(含左、右江)、柳江、桂江、北流河和賀江。
廣西珠江流域範圍涉及11個市的94個縣(區)和9個自治區直屬林場,共計103個縣級單位,土地總麵積20.51萬平方公裏,占廣西土地總麵積23.76萬平方公裏的86.32%。流域內總人口4200多萬人,約占全區總人口的82%。流域內有40大片、1200多萬畝水源林,每年涵養著90多億立方米水源,關係到360多條大小河流、600多個水庫、1400多個水電站、1萬多處水利設施的水源。其中大中型水庫有澄碧河、青獅潭等120多座,大中型水電站有天生橋、龍灘、岩濰、大化等11座。特別是廣西77個石漠化縣有72個分布在珠江流域,生態十分脆弱。
在中央的關心支持下,廣西從1996年開始實施珠防林工程。1996-2010年完成工程營造林總麵積49.1萬公頃,其中:一期(1996-2000年)完成營造林28.11萬公頃,占52.25%;二期(2001-2010年)完成營造林20.99萬公頃,占42.75%。兩期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23.05萬公頃,封山育林23.11萬公頃,低效林改造2.94萬公頃。
珠防林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實施,加快了植被恢複,水土流失大大減少﹔提高了森林覆蓋率,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增強了森林生態功能,固碳能力明顯提高﹔實現森林生態補償,保護了重點公益林﹔加強了自然保護區建設,有效保護森林生態核心區。在生態效益提升的同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同步提升。(記者 謝彩文 通訊員 陸誌星 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