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十一屆全國政協走過五年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3年03月05日 瀏覽次數:
次
從認識升華到行動
協商民主,是人類文明演進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國政協的詞典裏,這是最近5年增加的新詞。
過去5年,全國政協每年召開一次專題協商會,為政協委員與黨政領導之間提供一個麵對麵對話協商的平台。這是人民政協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探索。
過去5年,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近3萬件。在“提”與“辦”之間,全國政協搭建起平台,選擇對國計民生有重大意義的重點提案,讓提案人與提案承辦部門麵對麵對話協商。這樣的協商會開了58次,這種協商民主的形式發揮了獨特作用。
認識的升華,集中體現在中共中央的決策中。2011年,中共中央把“協商民主”這一概念寫進了中辦11號文件。特別是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把“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寫進了報告,這是劃時代的。
新事物,需要人們理解,也需要強有力的支持。“在全國政協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我們每次都會見到賈慶林主席和王剛副主席,從中可以體會到中央領導層對協商民主的追求和對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質性推進。”委員們這樣說。
政協委員是協商民主的主體。委員自覺的參政意識,在過去5年裏明顯提升。
作家賈平凹說:“為了履行好委員責任,我每次開會前後都進行社會調查,看到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我寫過很多關於農民工的作品,農民工的精神生活應該引起重視,要給予關心和引導。”在創作《高興》這部作品的5年中,賈平凹接觸了不少農民工。“進城農民工的孩子由於無法融入城市,又無法回歸農村,這在他們以後的發展中將會發生問題。這代人的成長和發展,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為了更好地成為協商民主中的民意代表,像這樣一次次深入到社會各階層內部的委員很多很多。
協商民主在五年的跨越發展中,正在從認識升華為行動。
“軟辦法”變為“硬約束”
2011年8月,廣東省政協舉行了“加快產業轉移園建設、推進‘雙轉移’實現重大突破”專題協商會。不少參會人沒想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的汪洋也來到會場。
會後,汪洋頗為感慨地說:“我很受啟發。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大家坐在一起協商討論,這種良性互動是很好的。”
早在2009年9月,廣東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就在省委的指導下,先由廣州製定出台了《中共廣州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2010年5月,《中共廣東省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頒布實施,這是全國首部省級政治協商規程;2011年8月,在總結試行經驗的基礎上,規程正式出台。
“從‘關心協商’到‘必須協商’,從‘可以協商’到‘程序協商’,從‘軟辦法’轉變為‘硬約束’,實現了政治協商從製度建設到製度實踐的重大跨越。”這是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黃龍雲對近年政協製度創新的真實感受。
如今,廣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各地市都已自覺把政治協商當作分內事,變“應邀出席”為“主動參加”,變“發表講話”為“提出意見”。江西,南京、福州、廈門等地都作了類似的決定。從中,你會讀出六個字:“製度化”、“程序化”。正是這可貴的六個字,讓人民的意願、民主的施政,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穩步實現著。
製度創新,帶來的不僅是製度化的力量,還有製度化的壓力。尤其在“協商成果辦理與反饋”上,為了避免“說了也白說”,廣東省在協商程序上規定:政治協商均要形成紀要或建議案;建立政治協商督辦落實機製。他們還把是否重視政治協商,同“官帽子”聯係起來,成為廣東各級黨政領導政績考察的重點內容。
決策前協商取代決策後“通知你”
許多關心中國政治的人,都注意到這一細節:每次在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決策之前,都先同民主黨派協商,都先在人民政協進行協商。
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的原則,正是過去五年在協商民主探索中獲得的一個重要成果。
政協委員們常說:“不是建立了人民政協,就有了協商民主;人民政協要真正成為協商民主的主要平台,關鍵在按照協商民主的要求來創新政協的工作方式。”“決策之後所謂的‘協商’,大多數帶有‘通知你’的特點,這不是真正的協商。而隻有決策之前的協商,才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真正發揚民主。”“如果在實際操作中,沒有科學規範的程序設計,想協商就協商、不想協商就不協商,協商了也不為決策者采納,協商民主就會流於主觀和隨意。”
2010年,江西省委在全國率先作出重要決定,強調凡規定需要經過人民政協協商而未協商的事項,提交省委前除特殊情況外,原則上不予決策。這個決定為什麼重要呢?它以事前協商代替事後通報、以組織形式進行的民主協商代替個別征求意見,在政治協商製度化建設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政協和政協委員是協商民主的探索者和實踐者。相信在未來五年,人民政協在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製度的事業中,一定能讓炫目的民主之花結出豐碩的民主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