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真做好春季造林綠化的各項準備
各地、各部門要提前做好春季造林綠化的各項準備工作。森林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要充分挖掘宜林荒山荒地和非規劃林地造林綠化的潛力,抓緊落實造林地塊。加強造林作業設計管理,從嚴執行作業設計審批的規定,嚴格按照規程設計。加強林木種苗生產、經營和使用監督,嚴格執行“兩證一簽”製度,切實加強種苗檢疫,嚴禁攜帶病蟲害和等外苗木出圃、調運、種植。加強本地珍貴樹種、優質鄉土樹種、名特優經濟林、優良生物質能源林品種的選育和擴繁。超前做好造林整地,改進整地方式,嚴格保護原生植被。幹旱半幹旱地區要大力推廣運用節水抗旱綜合整地技術,提高集水抗旱能力。地方各級林業部門要加強林區、山區營林作業道路建設和維護,做好營林機具設備檢修,組織開展造林綠化政策法規和技術培訓。
二、大力推進工程造林和全民義務植樹
紮實抓好重點工程造林。各省(區、市)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國家林業重點工程規劃,盡快製定地方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層層分解落實工程營造林目標、任務;規範工程管理,多渠道籌集造林資金,保障工程造林資金投入和使用安全;實行保護優先,開展綜合治理,推進規模造林,提高工程造林成效。深入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各地在荒山造林和城鄉綠化中,要為有條件的單位劃定造林綠化責任區,建立義務植樹基地;落實城市街道辦和鄉鎮政府的職責和任務,加強城鄉社區義務植樹的組織發動工作;不斷創新機製,拓寬盡責渠道,積極推行認建認養、門前“三包”、撫育養護等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根據當地實際,盡快製定公布本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種類和折算標準,方便各界群眾選擇。切實抓好部門綠化。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部門綠化分工負責製,根據《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確定的部門綠化目標、任務,製定本部門綠化規劃或實施方案,分解落實任務;建立健全部門綠化考核辦法,組織開展部門綠化檢查評價活動;進一步完善符合本部門實際的綠化技術標準和綠化統計指標,切實加強部門綠化任務完成情況調度、統計、報告工作。
三、全麵提高科學造林營林水平
堅持科學造林營林,做到適地適樹,合理確定種苗規格、整地方式、栽植密度、樹種配置,杜絕追求快速成林、一夜成景、大樹古樹進城等做法。大力弘揚科學造林理念,加強科學造林指導,推廣普及科學造林知識和技術,提高造林綠化成效。幹旱半幹旱地區要大力推廣節水、高效、先進的造林模式,積極發展滴灌造林、容器苗造林。要遵循植物群落分布的客觀規律,重視鄉土樹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造林綠化中的應用,加強高山、高原和幹旱貧瘠荒山荒地適生鄉土樹、灌木林以及草本植物的封育保護工作。要根據立地條件,合理確定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積極營造喬灌混交、針闊混交、多樹種混交林。要進一步加強營造林技術標準體係建設,嚴格按照技術標準組織生產,推進造林綠化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積極組織科技人員深入一線,推廣實用技術,提高造林營林科技含量。
四、不斷創新造林綠化組織管理機製
積極探索集體林區造林綠化新機製、新辦法,吸引廣大農民和社會各類投資主體通過多種方式投入造林綠化事業,大力發展承包經營、農戶聯營、公司加農戶等多種造林組織形式。實行“誰造誰有,誰經營誰受益”的激勵機製,抓好試點示範,認真落實林木良種、造林、撫育補貼政策。要推行合同製、招投標製和報賬製,提高專業隊營造林比例,不斷提升營造林成效。地方各級林業部門要完善營造林質量監管機製,積極推行造林、撫育監理製,加強造林綠化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堅持造林、撫育任務完成情況和質量成效的檢查驗收製度與質量追究製度。要積極改進營造林檢查驗收辦法,整合檢查項目,加大現代先進技術手段在檢查驗收中的應用力度,提高檢查驗收工作效率,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五、積極應對自然災害
入冬以來,全國部分地區出現持續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災情險情預警預報和檢查排查,認真落實各項防災措施,及時啟動林業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加強抗凍防寒設施維護和物資供給,搞好種子、苗木儲藏越冬,做好種子園、母樹林、未成林地等林木凍害以及泥石流、滑坡、森林病蟲害等次生災害的防範工作。用中央投資或貸款營造的未成林地因雨雪冰凍等受災的,要根據《未成林地自然災害受損核定辦法(試行)》(林造發〔2012〕323號)的有關規定,及時組織調查核實,按程序報告受災情況。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今春造林綠化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造林綠化目標責任製,逐級簽訂造林綠化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落實年度造林任務,保障造林綠化資金投入,加強目標責任製和年度任務執行的考核,確保完成全年造林綠化任務。要以“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采取多種形式,加大造林綠化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崇尚生態文明、關心支持造林綠化事業的良好氛圍。各級綠化委員會、林業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和營造林一線,加強調查研究和督促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以務實的作風抓好春季造林綠化工作。
全國綠化委員會 國家林業局
2013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