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工變成養鹿人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3年02月16日 瀏覽次數:
次
產業轉型看鹿村,鹿村生意很興隆
鹿村,是興安盟白狼鎮遠近聞名的村莊,在這裏養鹿的,都是國家實施“天保”工程之後,從白狼林業局退下來的富餘職工。
我們在鹿村的山林中徒步穿行,耳畔,除了踩在積雪上咯吱咯吱的腳步聲,四周萬籟俱寂。“過去,林子裏一年四季都是伐木聲,鋸聲、斧頭聲、人喊聲、機器聲不絕於耳。現在這裏冬天一片寂靜,夏天百鳥爭鳴。”曾經的伐木工劉洪波說。
劉洪波是鹿村的第一批居民。2003年,當了22年伐木工人的劉洪波拿著白狼林業局提供的35000元無息貸款,買了5頭梅花鹿,開始搞特種養殖。
“當時我們一起養鹿的一共40人,因為是第一批,當時買5頭鹿還贈送了2隻小鹿。”劉洪波回憶,“剛學養鹿的頭兩年,每年的收入也就是四五千塊錢。”
10年下來,劉洪波的鹿園已有26頭鹿。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養1頭公鹿,成本是每年1300元左右,每頭公鹿一年產兩茬鹿茸,平均重量能達到1.5公斤,按初級鹿產品出售能賣3000元,算下來1頭公鹿每年至少能賺1700元。單是鹿產品一項,一年的純收入就超過4萬元。
“鹿村因鹿而建,緣鹿而興,全村75戶過去都是林業職工,現在家家養鹿。” 曾經也是林業職工的鹿村黨支部書記鄭曉林介紹,如果把鹿產品加工之後再出售,利潤起碼能夠實現成倍增長。如今,鹿村人幾乎家家開起了商店,鹿產品經過深加工,成了遠近客商爭相購買的寶貝。
“現在鹿村年收入十幾萬元的家庭有很多。” 鄭曉林說,隨著外地客商越來越多,鹿產品隻是每家商店經營範圍的一部分,山野菜、各種菌類、特色工藝品都成了山外人爭相購買的好東西。
“天保”之後不砍樹,職工曾經“吃不飽”
“我們所說的‘白狼’,不是指山裏生活著白色的狼,而是由蒙古語‘白力嘎’演變過來的,意思是‘富饒的地方’。”於際方說,“這裏之所以富饒,最根本的原因是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經過幾十年的砍伐,2000年左右原本富饒之地變成了資源匱乏之地。”
白狼林業局1946年成立,曾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量的木材資源。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長期以來,這裏的居民憑借大山森林的滋養繁衍生息。實施“天保”工程之後,白狼林業局每年3萬多立方米的采伐任務銳減到6000立方米左右,林業局“吃不飽”,多數生產單位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大量林業富餘職工麵臨轉產。
“我當年下崗的時候,正當林業低穀,每個月工資隻有130塊錢,養家糊口都成問題。”劉洪波告訴記者。
林業職工們明白,該扔掉原來的飯碗了。可是,大家又有著相同的困惑:砍了一輩子樹,自己沒有什麼技術,拿什麼謀出路?
白狼地區屬於高寒山區,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年無霜期不足80天,每年覆雪期長達7個月。雖然土地肥沃,但氣候寒冷,一般農作物很難適應。該朝哪個方向轉產?怎樣擺脫寒冷的桎梏?
細心的林業人發現,馬鹿和梅花鹿耐寒性強、經濟價值高、飼養成本低。這樣,林業局從長遠考慮,建起了種鹿場,並協調銀行提供低息貸款,無償提供技術支持,全力扶持職工發展家庭舍飼養殖梅花鹿。
養好林子養好鹿,白狼打出“特色”牌
如今,白狼林業局梅花鹿特種養殖存欄已達1350頭,以梅花鹿養殖為切入點,林區積極引進新的養殖項目,帶動了特色種植、私有造林、林產加工、高寒山區森林旅遊的發展。
白狼林業局旅遊開發管理科副科長任建飛介紹,當前,梅花鹿特種養殖已經和森林旅遊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除了觀賞風景,在我們種鹿場或鹿戶家裏和梅花鹿親密接觸、合影,吸引了許多遊客。”
依托森林,發展鹿業,10年時間,昔日的高寒林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業職工人均收入由“天保”前的2925元增長到10879元。
從砍樹到賞樹,又從賞樹到自覺種樹。林業局動員職工承包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自留地、家庭生態林場,營造雲杉大苗。按照“誰造誰有,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林業局與職工簽訂承包合同,實施五年規劃,每個職工每年造10畝,全局每年可造3000畝雲杉林。
有了特種養殖和旅遊業的收入,越來越多的“老伐木工”熱心造林。
十幾年前,這裏一度成片的原始森林已不見蹤影,這些年經過精心經營,曾經砍伐過的地方全部補種上了新的樹苗,白狼有了新的麵貌。
目前,白狼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6%,成為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日益豐茂的森林,對阻擋蒙古高原風沙,保障錫林郭勒草原乃至嫩江平原的生態安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民日報記者 吳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