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經營給力生態文明美麗中國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18日 瀏覽次數:
次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8日報道(記者 王儷玢) 在11月召開的全國森林撫育經營現場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和中科院院士唐守正對森林經營做了政策和技術方麵的權威解讀。
張永利說,十八大精神對全國的林業人來說最給力、最來勁兒,所有林業工作都應圍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來展開,而做好森林經營工作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一個很好的抓手。
張永利說,森林經營是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緊迫的工作,是一項事半功倍、潛力巨大的工作,也是一項不抓不行、備受關注的工作。要進一步提高對森林撫育經營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森林生態係統穩定性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高水平實現林業可持續經營的要求上來。把實現“雙增”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張永利說,通過4年來的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實踐,大家覺得這項工作抓住了當前林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關鍵問題,試點取得很大成績,帶來很多效益、很大收獲,得到了社會各方麵的高度評價。這次現場會是年初局黨組確定的重點會議,是在重要時點召開的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會議,為森林撫育補貼政策從試點到全麵推開、常態化做準備。趙樹叢局長高度重視,多次過問、聽取彙報,並作出長篇批示。所以,這也是一次開完會後必須真正管用的會議。要認真謀劃下一步工作,全麵、係統、深入、紮實地推進森林經營。
張永利說,對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的成績必須充分估計。如此大規模、大力度地推進森林撫育經營,還是一個新事情。近4年來,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試點工作發展很快,補貼資金由最初的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6.76億元,撫育任務由最初的500萬畝增加到5100多萬畝,試點範圍由最初的11個省區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發展到全國覆蓋,天保工程區補貼標準由每畝100元提高到120元,集體和個人所有森林的撫育對象由國家級公益林擴大到全部公益林。到目前為止,中央財政投入累計達到132.76億元。試點取得的成效、積累的經驗、探索的路子、形成的做法,為全麵推開森林經營奠定了良好基礎,值得充分肯定。
就當前工作而言,張永利說,應把握好這樣幾點:一是森林撫育經營要以提高森林質量、增加資源數量,挖掘林地潛力、發揮森林功能為第一目標。通過撫育經營,促進綠色增長,增加綠色財富,壯大林業發揮多種效益的物質基礎。而就業、增收、養人、獲取眼前利益等,都是“副產品”,隻是森林經營的結果之一,不是森林經營的直接目的,兩者不能並列、平行。
二是要明確森林撫育隻是森林經營的內容之一,不是全部。下一步要將目前的撫育試點向全麵森林經營拓展。既要全麵推開森林撫育工作,也要把森林經營工作做得更全麵、更科學,這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集中體現。三是要充分調動各類森林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依靠森林經營主體推進森林經營。尤其是在資金投入上,不能光靠國家補貼、省市補貼。自己也要投入,特別是商品林,更要好好經營,加強投入。
張永利說,對下一步森林經營工作切勿掉以輕心。森林經營不是在白紙上畫圖畫,而是在已有的林子裏作業,是一項“隱性”工作、不好管控的工作。從性質上講,則是一項畫龍點睛的工作、錦上添花的工作。這就是說,森林經營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所以,森林經營的過程,必須是前進的過程,而不是倒退的過程;是上升的過程,而不是下降的過程;是好上加好的過程,而不是由優變劣的過程;是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破壞的過程。抓好這項工作,絕不能大而化之、粗枝大葉,而要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思想,非常正確的技術路線,非常對頭的經營措施,非常科學的施業過程,非常嚴格的管理製度。具體而言,就是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一是科學編製規劃,合理布局森林撫育經營。要按照“保育結合,量質並重,突出重點,規模推進”的原則,科學編製森林撫育經營規劃。年度撫育經營任務要與規劃相銜接,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嚴肅性。二是健全技術標準,規範實施森林撫育經營。標準規範是實施森林撫育的基本遵循,決定著森林撫育的質量和成效。要加快技術標準建設,建立以全國性標準為指導,區域和地方標準為補充的撫育經營技術標準體係。三是完善相關政策,全麵保障森林撫育經營。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山區林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不論從生態角度還是民生角度,森林經營都更需要國家財政支持。森林撫育經營是林業的長期工作,需要長期持續的政策支持。完備的政策體係是確保森林撫育經營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包括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多個方麵。要在《森林法》修改中進一步強化森林撫育經營的法律地位。要進一步完善補貼政策,積極推進補貼政策製度化、普惠製,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森林撫育經營投入機製。要將森林撫育經營作為林業科研攻關、技術推廣、標準建設、技術培訓的重點加以扶持。要加快推進依據森林經營方案自下而上科學編製森林采伐限額的改革進程。四是加強科技支撐,提高森林撫育經營水平。要從實際需要出發,不斷充實技術隊伍,加強技術培訓,加大對森林撫育經營技術研究和推廣的支持力度,增加實用成果產出。要建立、完善專家谘詢機製,提高森林撫育經營的科技含量。五是強化監督管理,確保森林撫育經營質量。要進一步加強製度建設,形成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係。要加大製度執行和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國家、省、縣三級檢查驗收製度,加強補貼資金稽查監管。六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森林撫育經營目標責任。國家已將林業“雙增”目標納入政府考核體係。各地也要加強領導,將森林蓄積的淨生長量列入各級黨政領導的目標考核內容,將森林撫育經營的目標責任落實到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職,抓好森林撫育經營科學知識和技術的普及及政策宣傳。要認真抓好典型示範,探索經驗,推廣經驗。
中科院院士唐守正說,我國用18億畝耕地養活了13人口,難道用30億畝森林提供不了13億人的用材?答案是肯定的,森林經營可以實現生態保護和木材生產的雙贏。森林有多種效應,所有效應的基礎都是森林資源。森林經營是改善我國目前森林資源低下的重要手段。
關於什麼是森林經營及怎樣經營,唐守正說,森林經營是林業活動的全過程。它包括育種和育苗、整地、造林和更新、森林撫育和保護、直到森林收獲。森林經營的目的是培育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係統。一個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係統都有一個合理的結構,它包括樹種組成、林分密度、直徑和樹高結構、下木和草本層結構、土層結構等。一個現實林分可能沒有達到合理的結構,有兩種辦法解決,一個是等著,讓森林自然演替,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要從先鋒樹種到頂極群落,需要自然世代的漫長更替。另一個辦法是輔助一些人為措施,促進森林盡快達到理想狀態,這就是森林經營措施。近代森林經營的準則是模擬林分的自然過程。就是要按照森林生長發育的天然更新、連續覆蓋、優勝劣汰、發育階段、林分結構、生物多樣性的基本規律,根據現實林分情況,采取補充目的樹、或者清除幹擾木,把更多的資源用在目的樹的培育上,加快群體的生長發育過程和促進森林健康。這是森林經營的共性技術。根據不同的森林類型、森林結構、發育階段和主導功能采取相應的經營措施。這是森林經營的個性技術。森林生命周期的長期性和森林類型的多樣性,決定了森林經營措施的多樣性。
唐守正說,要高度重視森林經營計劃(規劃或方案)的作用。要知道什麼樣的林分應當采用什麼經營措施,既需要科學知識也需要實際經驗。安排林業活動的全過程,即安排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采用什麼措施就是“森林經營規劃或方案”。近代森林經營的基本思想是保證保留的森林質量。森林經營包括多種措施,除人工造林外,就我國當前森林狀況來所,最需要的措施是補植、補造和撫育采伐。就森林采伐來講,采伐多少,采伐什麼是經營的結果,所以森林采伐量是由森林自然生長發育狀況對培育要求決定的,應該由森林經營方案確定,而不是由行政分配。為保證森林經營規劃的執行,需要確定森林經營規劃的法律地位。
在談到森林經營和森林保護的關係時,唐守正說,森林經營是一種積極的保護(conservation)。禁止一切人為幹預的“保護”隻是眾多保護手段的一種被動手段。變被動保護為主動經營,提高森林質量、培育森林資源,是在更高的層次上保護森林。要以培育森林的思想指導經營。
唐守正說,天然林也需要經營。我國天然林又分原始林、過伐林、次生林和退化林地,其中原始林僅占5.8%。除了原始林可以維持原樣外,大部分天然次生林和過伐林也都需要撫育經營。現在一些人顧慮天然林經營可能造成破壞,其實,森林是一個生命體,是可再生資源,適度的人為幹擾可以加速退化森林的恢複。完全不經營反而存在火災、病蟲害的隱患。例如,多年前美國黃石公園的火災和幾年前俄羅斯火災,總結經驗教訓都有一條,多年單純保護導致枯枝落葉過多、林相破敗,發生火災難以控製。森林過密或過稀都是妨礙森林健康生長的因素。隻要按照培育健康森林生態係統的原則經營森林,就不會造成森林破壞。因為經營的目的是森林而不是木材,因此森林經營關注的重點在“山上”而不是在“山下”。就我國目前的經營水平來說,對於天然林經營,根據森林的現實狀態和培育目標,需要考慮4條基本原則:(1)區分目的樹和生態目標樹,幹擾樹,一般樹;(2)確定目標樹種和目的樹的數量;(3)確定各階段保留林分的鬱閉度;(4)確定各發展階段的林分結構(樹種、年齡、直徑、垂直)。例如,就撫育采伐而言,符合可持續經營的森林采伐規程應該規定,撫育伐和擇伐後森林必須保留的狀態,保留什麼樹、保留多少、結構如何等等,而不是規定采伐量是多少,因為采伐量是這種經營措施的必然結果,而不是原因。由於林分原有密度不同,很難規定統一的采伐強度,但是比較容易規定保留的狀態(如規定保留鬱閉度、保留平均直徑要大於原有平均直徑、目的樹株樹不得減少等),並且容易檢查。
唐守正還特別強調,大規模開展森林經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加強林區基礎建設。我國林區基礎建設落後,現有的道路、電力和供水難以保證開展大規模森林經營工程。以林區道路為例,全國林區道路平均密度為每公頃4.8米。部分條件較好的林區道路平均密度也隻有每公頃10米,不到林業發達國家的1/4。造成營林成本過高,新技術難以推廣。為此建議將林區道路納入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劃逐步予以解決。二是完善林業政策。可持續森林經營是現代林業的核心,所有林業法律和規定應該貫徹可持續森林經營的思想。許多現有規定是適應當時認識水平、森林形勢下製定的。希望借《森林法》修訂之機,完善和充實林業法律、政策、規程、標準體係。使林業政策成為調動社會各方麵積極性、推動新技術應用的杠杆。規程和標準要吸收近年國內外研究結果和優秀的實踐經驗,並且清理已有法規、規程,廢止不利於先進技術應用的部分。我國目前推行的“分類經營”把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兩類以及隻給商品林分配采伐限額的做法,是為了應對當時森林資源危機的措施。現在,森林條件和經營技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把森林分為兩類管理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例如,為了保護森林削減了全國采伐量,但是全部采伐量壓到了商品林中,加大了一些地區商品林的采伐強度。另一方麵,公益林不允許采伐,多年積累了大量亟待撫育的幼中齡林,已經影響到森林的健康生長。根據國外的經驗,森林管理一般可分為3類,第一類是國家負責的重點公益林(一般為自然保護區等),基本不進行采伐活動。第二類是同時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和木材利用的多功能林或叫兼用林,可采用限製經營方法,由森林經營規劃確定采伐限額,國家進行生態補償。第三類是完全采取市場運作的商品林,享受農業政策。這種分類方法既有利於林業建設資金的籌集,也有利於先進技術的推廣。大多數林業發達國家第一類森林的比重不超過10%-15%,第三類比重不超過20%,大多數森林采用多功能可持續的經營方式。我們需要認真討論和研究我國森林管理的分類方法及比例,並製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采伐限額”是一種宏觀控製,難以用到具體的林分。對一個具體的林分,應該在什麼時間,用什麼采伐方式,采伐多少,這是“森林經營規劃或方案”的任務。“采伐限額”的理論基礎是保障森林總采伐量不超過生長量,應該是對收獲性采伐量的限製。間伐等撫育伐的目的是為了加快促進生長,實踐上,當年可能減少蓄積,但很快會增加林分總生長量,大量的營林實驗證明了這個結果。因此在規程中區分“收獲性(商業性)采伐”與“撫育性采伐”非常必要。尤其當機械地把“分類經營”與“采伐限額”結合使用時,更會出現一些悖論。“補植補造”是森林經營的重要內容,補植目標樹能迅速恢複頂極群落狀態。現有政策必須計算補植的貢獻並納入造林或撫育補貼範圍。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各級林業工作站,大量培訓熟練的可以掌握近代森林經營技術的專業人員是貫徹森林經營方案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