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故事:信息造就我的綠色人生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12日 瀏覽次數:
次
信息造就 “苗木大王”
我雖然是農民,但與綠色結緣早。上世紀80年代,我在桃源縣熱市鎮辦漁場工作。當時杜仲、黃柏、厚樸等藥材價格上漲,產品供不應求,桃源縣掀起了“三皮”藥材種植高潮。1985年,我毅然放棄當時十分紅火的漁業生意,回到家裏,操起鋤頭在自家責任地裏開溝堆壟,開始了我綠色事業。從那時起,信息就成為了我事業的晴雨表。剛開始的幾年,由於缺乏林業科技與市場信息,育苗技術受限,僅能培育杉木等常規苗木,銷售一直僅限於周邊鄉鎮。信息的缺乏製約著我事業的發展。我深刻地認識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各種林業雜誌、報刊成為了我的最愛,並開始注重各項信息的搜集。2001年,我得知國家將實施退耕還林等林業工程,各種綠化造林苗木需求量大的信息,於是我調整經營思路,主攻綠化苗、用材林苗,馬上培育了杉木、欒樹、紅楓、馬褂木等優質苗木,結果暢銷市場,我成功地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意識到僅靠報刊雜誌已不能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2005年,我購買了電腦,在家人的幫助下,慢慢掌握了電腦的基本操作。網絡使我眼界大開,各種林業科技與市場信息使我的育苗技術不斷提高,銷售網絡不斷擴展,苗木事業不斷壯大,育苗基地麵積從最初的幾畝擴大到目前近100畝,品種從最初的杉木等造林綠化苗擴展到核桃、美國薄殼山核桃、紅豆杉、紅楓、茶花、日本清香核桃苗、水果苗等近二十個品種。由於我的苗木育得好,市場信息準,銷路廣,當地人都稱我為“苗木大王”,其實我知道,這一切都是信息造就了我。
信息造福山區群眾
我所在的熱市鎮地處桃源縣西北部,屬於典型的山區鄉鎮。“靠山吃山”,當地群眾一直以來主要依靠采伐林木、開采礦石等維持生活,經濟一直不很富裕。我從事苗木經營二十多年,賺了一些錢,當今社會很多人以別人稱自己“老板“為榮,但是我很不喜歡別人叫我“老板”,從我內心上很喜歡“林業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或者“致富帶頭人”這三個稱號,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在信息的幫助下,帶領周圍群眾通過做“山”字文章,發展綠色產業實現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為了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我采取從林業部門統一購買優質良種向周圍農戶供種,免費提供育苗技術指導,免費提供苗木銷售信息、渠道的方式,帶動周邊農戶培育苗木,同時,利用當地山地資源多的優勢大力植樹造林,共同發展綠色產業。在我的帶動下,到2007年,全鎮1000多農戶發展苗木基地2500多畝,熱市鎮成了遠近聞名的“苗木鎮”,苗木生產銷售已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大支柱產業。近5年間,全鎮共出產各類苗木2億株,共植樹造林1萬餘畝,萬畝荒山將變成綠色銀行。苗木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個主要經濟來源,信息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信息造夢“核桃大王”
市場信息瞬息萬變。我明白,單一的苗木產業不能使我們更好更快地發展。我的想法是發展一種優質高效經濟樹種,把山地畝產收入提高到萬元的水平。2008年10月,我參加了雲南楚雄市舉辦的全國第一屆核桃大會。核桃大會給我的信息使我異常興奮。經過仔細研究,我覺得開發美國薄殼山核桃很有價值,感覺我要找的優質高效經濟樹種就是它。2009年、2010年我從浙江引種1200多斤,開始繁育美國薄殼山核桃苗。2010年10月我又參加了在陝西商洛市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核桃大會,更加堅定了發展美國薄殼山核桃的決心。2011年,我租賃了熱市鎮白鶴山村140畝山地進行美國薄殼山核桃基地開發。桃源縣林業部門對此項目高度重視,把發展核桃產業納入了桃源林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並以桃源縣林業局、老科協的名義授予“美國薄殼山核桃良種基地“的牌子。在縣林業局的支持下,我準備成立高效林業協會,采取協會+農戶的形式帶動周圍群眾發展美國薄殼山核桃。我要借助當前信息便利的優勢,大幹五年,一定要把美國薄殼山核桃發展成功,爭取在下屆核桃大會上,拿出自己的核桃產品,實現自己桃源“核桃大王”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