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善達克沙地:京津風沙源的“生態富民”實踐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2年09月19日 瀏覽次數:
次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17日電(記者鄒儉樸)渾善達克,蒙語釋義為“黃色的野馬”。12年前,華北連刮13次沙塵暴,離北京最近、麵積最大的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被認為是重要的“禍首”。由此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渾善達克這匹“黃色的野馬”在慢慢變綠,當地百姓也在越來越富裕。
在城裏“有車有房”的牧民
52歲的牧民格希格都仁為人低調,但院子裏的5輛機動車、50頭牛,還是展現出了他家富足的生活。但12年前,他還是個每天都為無處放牧而煩惱的牧民,一家4口的生計一度難以維係。
格希格都仁的家位於正藍旗桑幹達來鎮烏日圖敖包嘎查,由於過度放牧等原因,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間,正藍旗70%的土地一度沙化嚴重。
經過多年治理,格希格都仁家所在的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帶已形成長420公裏、平均寬3公裏的防護林體係,周邊區域植被蓋度達到了70%左右,有效阻止渾善達克沙地南移擴展。
靠著養牛收入、國家發放的各類補貼以及開車賺的外快,格希格都仁家庭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以上。他們還在旗裏買了套70多平方米的樓房,成為在城裏“有房有車”的牧民。
格希格都仁還開著他的新“捷達”特意帶記者去了趟12年前曾一片荒蕪的烏日圖敖包嘎查夏營地。在這裏,他讓記者在風景秀美的草原和樹林間為他拍了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三度搬遷的“萬元戶”
雖然已年逾八旬,但內蒙古多倫縣淖爾鎮的趙成祥老漢如今卻依然經常出現在他所管轄的林地裏。這位當地“最老的護林員”曾被沙子“攆”得三度搬家,作為縣裏的首批“萬元戶”,後來卻淪落得靠國家救濟生活。
趙成祥以前生活的黑山嘴鄉南沙口林場曾是個有水有草的地方。上世紀80年代,靠著養羊養牛,老人是當地最早發展起來的“萬元戶”之一。老人說,那時家家戶戶都在努力成為“萬元戶”,很少有人在意越來越糟的生態。
很快,苦果出現了,一些農民發現,頭一年還能種菜的耕地,第二年已被黃沙完全淹沒。多倫縣開始了治沙的曆程,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如今的多倫,滿目綠意、生機盎然。一個僅有10萬人的小縣,全年卻吸引近60萬遊客。
20多年前第一次搬遷時,頗感心酸的趙成祥曾親手在老宅旁栽下一大片楊樹。如今,這些楊樹已形成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近10年來,為彌補對大自然的虧欠,趙成祥陸續栽下120多畝楊樹。
趙成祥說,他養了4頭奶牛,有公益林補貼和護林補貼,還能享受合作醫療等福利,晚年生活幸福安逸。他最大的樂趣就是騎著自行車,去看護那道來之不易的綠色屏障。
身價百萬的“林老板”
初見甄九玲,是在多倫縣大河口鄉大孤山村曲家灣的樟子鬆林地裏。路過的很多老鄉對他羨慕不已:“人家是種了2萬株樟子鬆的‘林老板’,身價500萬!”
66歲的甄九玲原本是大孤山村的“外來戶”。18歲那年,他響應號召從縣城來到農村,並最終娶妻生子紮根於此。與莊稼打了半輩子交道,甄九玲見證了渾善達克沙地侵蝕耕地的過程。
2002年,大河口鄉開始退耕還林,樹苗由政府提供,每畝地還給補貼160元錢。不過,由於栽樹和後期管護都需要費用,許多百姓都認為這種行為無法帶來收益。
但考慮再三後,頗具經濟頭腦的甄九玲開始耐心撫育起自家地裏的樹苗,還承包了村裏的土地栽種樟子鬆,為他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他希望,家裏的林地能變成家庭的傳家寶,一輩輩傳承下去。
“經過12年艱苦卓絕的治理,渾善達克沙地的生態狀況已經好轉,但這隻是階段性的成果。”內蒙古林業廳治沙造林處調研員丁榮說。
丁榮表示,渾善達克沙地今後的治理任務仍然很艱巨,渾善達克沙地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必須密切關注各地生態變化,鞏固成果,並開始向邊遠的沙海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