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生產力提升戰略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15日 瀏覽次數:
次
一、信息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和發展方向
1、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信息生產力為標誌的新階段
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信息化浪潮走過了以信息交流和信息內容為標誌的兩個重要階段,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的出現,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撲麵而來。人們將利用信息傳感網絡和分布控製係統,直接為生產與生活提供全景式的服務,使人類社會進入以信息生產力為主要標誌的新階段。
經典理論認為,社會生產力是由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三要素組成。也有學者提出過兩要素理論和多要素理論(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以及變異生產函數模型),比如資本要素、勞動要素;還有科技要素、管理要素、製度要素、組織要素、文化要素等等。我們認為目前形形色色的生產力要素理論均難以取代經典理論,隻要詳細分析諸多要素屬性就會發現,他們不過是三要素中某個要素的子集。本報告所講的信息生產力不是單一(比如經濟信息)要素或者某個要素的子集,而是針對傳統工業生產力而言,是整個社會生產力進入一個嶄新階段的標誌,也是當代最活躍、最重要、更加社會化的核心生產力體係。
信息生產力主要是由信息或知識勞動者,信息技術和信息(處理、傳輸、監測、協調、控製、管理)網絡,以及適應各行各業生產、服務和人們生活需要的信息資源形成的新型的、社會化的生產能力。它與現代能量、材料和機械係統密切結合組成信息時代的生產力。
馬克思早就指出過,“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我們認為,“網絡之磨”產生的將是以知識勞動者為主體的新型中產社會。
信息技術源於100年前的電氣通信,主要用於人際交往。1975年以後,出現一個“C&C革命”的口號,主要內容是通信(Communication) 與計算機(Computer)的融合。這是第一次信息化浪潮。那時候雖然單個計算機在科學運算、輔助工業設計領域有所應用,但是並未改變生產流程和方式,也未達到普及化的程度,人們對信息化的認識和關注,主要還是集中在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往和交流的信息渠道的功能方麵。其典型代表就是電子郵件帶來的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
大約1995年以後,互聯網的普及使信息化進入以內容搜索為主要功能的新媒體階段,形成信息化的第二次浪潮,也稱為3C革命:通信、計算機與內容(content)。主導業務是信息內容服務,其主要標誌之一,就是今天大家普遍重視的新媒體行業。
2008年以後,雲計算、物聯網的出現,正在形成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人們將利用信息傳感網絡和分布控製係統,直接為生產與生活提供全景式的服務,從而使信息化的步伐進入以信息生產力為主要標誌的新時代。
信息生產力與信息化、信息社會密切關聯。所謂信息化,是指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普及和應用的基礎上,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發生深刻的、全麵的變革,通過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科學利用,導致各種社會活動的效率和水平空前提高,從而使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具有更高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曆史階段的過程。信息化的過程就是信息生產力逐步成長和發揮作用的過程。信息化進程的結果將使人類社會進入全新的曆史階段,使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就是世界公認的信息社會。
農業社會人們直接使用鐮刀斧頭生產;工業社會人們操縱機器生產;進入信息社會,50%以上的勞動者利用信息和知識,通過互聯網以信息服務方式從事生產。他們不但生產了空前豐富的糧食、機器等傳統的實物產品,也為人類社會提供著空前豐富的精神產品和日益多樣化的服務,這不是理論的想象,而是我們今天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見到的客觀現實。
信息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發展方向就是生產中的許多服務環節從物質生產流程中被分離出來,形成值得關注的服務外包趨勢。這樣一來,生產結構就發生了重大變革:特別是由專業機構從事的生產型服務環節,使原來的生產管理或服務機構變為直接生產的實施者、監督者或管理者。傳統的生產流程、管理方式、勞資關係都將發生根本性的重大變化。
由於信息生產力的發展,將使得“勞動表現為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相反地,表現為人以生產過程的監督者和調節者的身份同生產過程本身發生關係”。
2、信息生產力將導致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
農業時代的生產力適應分散的小農生產方式,工業時代的生產力適應大機器集中化的生產方式,而信息時代的生產力則適應分布式,網絡協同生產方式。在計算機單機應用的階段,自動化設備隻替換了個別生產工位和生產環節,基本上仍屬於工業時代的生產方式;隻有網絡化才能徹底改變生產流程和組織形態,導致與傳統的農業、工業生產力完全不同的新型的、網絡化的、智能化生產方式的出現。
人類勞動從低級到高級分為純粹力學式、位置移動式、機械操作式、信息操作式和智能創造式,這樣個級別。過去人類從事大量力學式勞動現在幾乎絕跡,進入信息生產力的階段以後,位置移動和機械操作式勞動也將被信息操作和智能創造性勞動代替,更為重要的是從工農業產品製造的業態中分離出一個強大的生產型信息服務業。
作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麵對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必須要有更清醒的認識和對策。在進入新型信息生產力階段的關鍵時刻,必須認真總結信息化的經驗和教訓,發揮我國潛在的社會文化優勢和巨大的市場規模優勢,再次抓住跨越發展的曆史機會。
3、信息生產力的核心技術與發展方向
當前,信息生產力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信息網絡的技術領域。信息存儲和處理技術(包括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存儲技術的微電子基礎、軟件的邏輯和數學基礎等)雖然也很主要,但也需要靠網絡和應用來拉動發展。今天網絡技術發展方向代表了核心信息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更深一層,信息生產力從本質上說是網絡化的生產力。事實上計算機單機應用,隻是替換了個別生產工位和生產環節,從總體上來看這仍然屬於工業生產力的組織形態。而網絡化則將徹底改變生產流程、組織形態和經營理念,使得信息時代具備與工業時代完全不同的許多新的經濟特征。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呈現出以下四個趨勢:一是核心網絡全光纖化;二是交換平台雲服務化;三是接入方式多元化;四是信息終端簡易化
物聯網和雲服務開啟了信息通信技術直接為生產服務、形成新型生產力的閘門,它代表著信息化浪潮的第三個重要階段的到來。值得珍惜的是,我國在這個階段起步並不算晚,關鍵在於我們的社會認知和國家政策,能不能適應這種新型生產力的發展規律,抓住曆史機遇,順應曆史潮流,得到最大的效益。
二、發展信息生產力對社會經濟影響與評價
自從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以來,對於信息化發展程度及其對社會經濟影響的評價問題,就一直是人們關注和研究的基礎議題之一。十分明顯,對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理解和合理測算,是信息化政策製定的不可缺少的理論依據。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特別是進入了以信息生產力為主要關注點的階段以後,這個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如果傳統觀念來看待信息化,當然就看不到提升信息生產力對於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意義,進而在世界經濟動蕩的衝擊下,對於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產生懷疑,甚至出現想走回頭路的傾向。
因此,很有必要從理論和觀念上再次提出正確認識和評價信息化的議題,特別是從信息生產力的視角,從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經濟平穩發展的高度,強調信息化的深遠影響和重要作用,明確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背景下,堅持和強調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信息生產力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算
我們借鑒羅默提出的新經濟增長理論,通過修正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構建信息生產力對宏觀經濟影響的定量測算模型。
早期經濟增長理論源於工業時期的經濟分析, 主要反映在美國經濟學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的C-D生產函數中,隻包括勞動和資本兩大要素的投入。20世紀以來,科技進步作為經濟增長主要源泉的情況逐漸顯現出來。1986年羅默提出了一個新經濟增長理論模型,認為科技進步是經濟的第三增長源, 把C-D生產函數改寫為:Y=BSαKβLγ,其中S 表示技術進步要素, K表示資本投入, L 表示勞動投入,B 表示剩餘要素。
在當下的信息時代, 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直接給經濟增長帶來了深刻而積極的影響。信息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因此可將經濟增長模型修正為:Y=ALαKβIγ
其中:Y為所觀察的係統的總產出,K、L、I分別表示資本投入量、勞動投入量和信息化投入量, A 表示除信息要素之外的其它技術進步水平和剩餘影響要素(這裏仍將A作為常數),α、β和γ分別為總產出Y 對投入資本K、勞動L和信息I的彈性。利用這個模型可以測算資本、勞動和信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通過計算,表明資本投入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將使GDP增長0.725%;勞動投入(就業人員)增長1%,將使GDP增長0.253%;信息化投入(信息化發展指數)增長1%,將使GDP增長1.139%。三種要素中,信息化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是資本投入貢獻率的1.6倍,勞動投入的4.5倍。
2、信息利用強度和物資、能源消耗相互作用的統計分析
現代哲學認為,物質、能量、信息表征著整個宇宙中存在的三種本元,人類社會發展也離不開物、能、信息這三種基礎資源。在一定的社會階段,如果利用信息資源太少,就會相應過多地消耗物、能資源;反之,信息資源利用強度提高了,相應地消耗物、能資源就會減少,在這三大基礎資源之間存在著某種置換關係。
如果我們用鋼鐵、水泥加糧食產量代表社會的物耗;用一次能耗總量代表社會的能耗;用通信業務總量和研發(R&D)費用支出額代表社會信息利用量。采集中國2000年度至2009年度統計數據計算可以得到,2000年到2009年,我國單位GDP的信息利用量增長了218%;單位GDP的能耗降低了39%;單位GDP物耗降低了31%。按照線性平均計算,單位GDP的信息利用量每增長10%,單位GDP能耗降低1.8%;物耗降低1.4%。
3、發展信息生產力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
發展信息生產力發展將帶來農業生產集約化、工業生產柔性化、城市去中心化 、運輸智能化、商業電子化、貨幣虛擬化、教育遠程化、醫療網絡化、公務透明化以及勞動高級化。
三、我國信息生產力麵臨的問題
1、對信息生產力的重要性缺少深刻認識
我國“十二五”規劃的一大亮點是發展現代生產型服務業,而現代生產型服務業離不開信息技術及其網絡的支撐,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主要成分。可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國遇到了超大的思想阻力。有不少學者認為,我國尚處在工業經濟的初期階段,發展重化和製造業仍是當務之急,現在就把發展高端服務業提上日程,就會“唱衰製造業”;更有一些學者認為,人類社會隻能沿著蒸汽機工業化、電動機工業化、計算機工業化、智能機工業化的社會階段持續發展,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階段。
持以上觀點者陷入了三個不小的誤區,一是延續傳統工業化、城市化思維模式,資源、能源難以支撐,生存環境將嚴重惡化。二是他們疏忽了“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工業生產力時代同樣要生產糧食,信息生產力時代同樣要生產鋼鐵,區別主要在於生產方式的進步。三是人類需求也不會無止境地占有物質財富,一旦生存問題普遍解決之後,通過交流、交易、交往實現自我價值就會成為更高級的人類需求,產品經濟一定要讓位服務經濟,經濟人一定被社會人代替。
2、現代服務業和工業製造業的關係沒有理順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隻重視工業,不重視服務業。二是GDP主義嚴重。三是企業辦社會的思想和製度因素根深蒂固。我們必須樹立一個新的重要概念:工業時代是製造業推動服務業時代,信息時代是服務業拉動製造業的時代。最近有人提出“回歸實體經濟”的口號,很容易將社會引入盲目發展重化工業的傳統軌道,再次延誤經濟結構的調整。
人類經濟活動從產品生產為主向信息服務為主的過渡是社會時代的重要進步,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服務比盲目製造大量低劣鋼鐵和落後的機器設備更重要。曆史一再證明,產業結構從重到輕,產品結構又粗向細,勞動結構從體力向智力發展不可逆轉;專業化運輸服務比企業自辦運輸體係具有更高的運輸效率;信息集成和軟件的外包模式比各單位自辦信息體係和軟件車間更代表產業優化方向。如果說工業企業自辦服務環節屬於工業一部分,那麼外化為專業服務企業當然就是生產型現代服務業。
3、寬帶信息承載能力發展緩慢
國際上信息化基礎設施經過了模擬階段、數字化階段,目前已經發展到寬帶階段。我國在模擬信息化階段嚴重落後,通信曾經與交通、能源並列成為影響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瓶頸。第二階段奮起直追,無論是通信服務業還不是通信裝備製造業,都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問題是在寬帶信息化階段,我國3G決策拖延了8年,三網融合政策拖延了12年,寬帶中國國家政策至今沒有出台,使得我國信息化再次處於落後狀態。
4、信息孤島普遍存在,缺少共建共享的長效機製
信息孤島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信息重複多次的輸入、冗餘、不一致性;由於信息不能及時共享,部門之間難以協調配合,管理效率低下,高層領導無法形成科學、全麵的決策。信息孤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於信息化發展進程的必然性;第二是重硬輕軟、重網絡輕信息資源的觀念嚴重;第三是管理體製和機製不順。
曆史和文化形成了我國目前社會組織形式的條塊分隔特征,這也決定了“信息孤島”在我國的出現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不合理的管理體製或激勵機製會加劇孤島現象。針對以上原因,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應當從技術、管理、體製改革等幾方麵入手。更關鍵也是更難的是改革體製機製,信息網絡代表新型社會生產力,它必然要求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未來的信息社會應當是多方合作共贏的社會,而信息數據的共享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必須樹立信息共建共享的觀念。在此基礎上實現網絡資源共建共享,這樣才符合信息社會新產業鏈分工的大趨勢。
5、綜合信息通信管理機構缺位
“十二五”期間,現代服務業已經被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而信息服務業又是重中之重。在這樣一個重要曆史階段,信息通信服務業至少應該像綜合運輸、能源部門一樣,有一個獨立的管製或者管理機構。
四、我國信息生產力階段的曆史機遇
我國雲服務起步並不太晚,2008年初,IBM與無錫市政府就合作建立了無錫軟件園雲計算中心,開始了雲計算在中國的商業應用。我國在物聯網發展方麵起步也比較早,技術和標準發展與國際基本同步。
隨著雲服務和物聯網應用的拓展,知識化、協作化、軟件化、服務化、共享化的信息經濟特征愈加明顯。可喜的是我國並沒有盲目跟隨國外,而是麵向國家重大戰略和應用需求,用強大的社會需求帶動基礎標準、係統集成、應用開發、關鍵技術和測試評估等方麵的研究,形成了以應用為牽引的特色發展路線。使我國在該領域占領係統創新、協同服務、基礎標準等價值鏈的高端市場成為可能。
人類處於工業生產力向信息生產力轉型過程之中,競爭的焦點已經從硬件轉向軟件,從單機技術轉向網絡集成,從加工生產轉向應用服務。我國擁有雄厚的智力資源和優秀的軟件後備大軍,同時擁有13億人口由溫飽向全麵小康社會過渡的巨大市場,更重要的是我國長期積澱了更適合信息共享、協作共贏的社會文化。一旦運用信息生產力階段的後發優勢,把握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促使世界經濟重心再次向東方轉移將是完全可能的。
五、提升我國信息生產力的戰略目標與路徑
1、五個戰略目標
第一個目標:加速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滲透,廣泛普及移動互聯網服務,10年內移動上網人數從目前的3.5億上升到8億以上;大力推行感知網絡和RFID追蹤技術,明顯提升精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降低能源和物資消耗。
第二個目標:增強寬帶基礎網絡的綜合承載能力。首先要為各行業信息化需求疏通寬帶瓶頸;接入帶寬和公共平台建設達到明顯改善。10年內每個城鎮家庭的固定網絡接入實際下載速度達到100兆和50兆的上傳速度;農村實現行政村通寬帶,家庭固定網絡接入實際下載速度達50兆以上,上傳速度達到20兆以上。
第三個目標:明確電信公共企業性質定位,推動電信資費朝“簡單、透明、合理方向改革,10年內,電信綜合資費降低50%,互聯網用戶端的接入資費降低70%以上。保證我國城鄉居民以負擔得起的價格享用他們需要的各類信息服務。
第四個目標:提升行業信息服務水平,積極建設行業公共應用平台。在信息生產力新階段,必須改造各企業內部信息網絡和資源結構,通過融合、統一標準、整合信息資源,通過市場選擇形成行業公共應用平台,並向社會開放。例如商業、政務、石化、電力、金融、物流、醫療、教育等,首先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五個目標:提高社會綜合信息服務水平。根據我國當前經濟環境,近10年應該將社會信息化指數從0.70提高O.90;信息勞動者(包括信息行業勞動者和職業信息勞動者)比重提高到50%以上。
2、三條實現路徑
第一條路徑:大力培育生產型信息服務行業。在行業層麵上,隨著公共平台和雲服務概念的拓展,原來一、二、三產業中都將有許多生產服務環節,從原流程中分離出來,成為新的生產型信息服務企業群。由職業信息勞動者升級到行業信息勞動者代表更高水平的社會分工和生產力階段,這將是提升國家信息生產力的更重要的路徑。除了軟件服務提供商之外,還有圍繞各類雲服務平台的設計外包服務、監測外包服務、呼叫中心外包服務、係統集成、維護外包服務等。這將使得國民經濟的產業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第二條路徑:從“企業信息服務化”到“信息服務企業化”。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國外工業企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企業內部各類生產環節,特別是信息勞動環節,進一步朝專業化、服務化、模塊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推動了新一輪更深刻的社會分工、企業邊界和企業模式的變革。近幾年來,企業內部信息職業正在外化為專業軟件公司,甚至出現外化給跨國軟件服務企業的趨勢。今後這種專業化和服務化的趨勢將會繼續加強,“企業信息化”將朝“信息企業化”方向發展。
第三條路徑:大力提高普通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勞動者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對於信息生產力來說更是如此。聯合國有關機構曾就“數字鴻溝”的問題進行過專門的調查和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形成數字鴻溝的關鍵不在於技術和設備,而在於使用技術和設備的人。
我國信息化建設實踐也充分證明,是勞動者的科學技術素養和道德文化素質拖了整個社會信息化的後腿。隨著信息化的深入,人員素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滯後的消極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大力提高相關人員素質已經成當務之急。我們認為,在大力發展信息生產力的過程中,必須把“提高管理者和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作為一條重要實現途徑。
六、提升我國信息生產力的政策建議
1、大力培育生產型信息服務業,走專業化分工道路
隨著信息生產力的滲透,信息服務專業化已經成為發展潮流。在我國培育生產型信息服務業有三條途徑,一是在原來企業和行業信息化基礎上,遴選成功的大企業內部或者行業信息係統,通過轉製、轉型成為的第三方生產型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一般企業的信息服務項目均可在這個公共服務平台上生成。第二條途徑是目前的信息設備製造商主動承擔企業信息服務環節,走製造業向生產型信息服務業轉型道路。第三條途徑是現有IT係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與生產企業合作,承包生產企業的信息服務環節,最後與原企業脫鉤,形成專業化生產型信息服務企業。
2、對基礎信息服務的公共企業性質重新定位
電信等基礎信息服務企業在信息生產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們不但是社會經濟信息化的基礎設施,而且承擔著重要的社會公共責任。鑒於基礎網絡服務的基礎性、公共性、社會性,應該與供水、供電、公共交通一樣將它定位為準公共物品和公共企業範疇。通過法律規製,使它以超低、簡單、透明價格進行微利經營,同時要保有3-4家基礎運營商開展異質化有效競爭,均享受國家公共政策和稅收、公共資源和站址、小區接入方麵的相應優惠。隨著信息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各行業信息應用平台也將具備準公共品性,也應該參照以上方案,逐步納入公共企業範疇。
3、製定和實施國家級寬帶信息化戰略
光纖寬帶網絡才是信息社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核心之網,移動通信從3G到LTE也在向寬帶方向發展。各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製定國家級寬帶信息通信網絡發展計劃,如美國國家高速信息公路計劃、歐洲和日韓的寬帶戰略,但我國僅有行業寬帶發展戰略,不足以支撐國家信息化發展,必須出台國家級寬帶信息化戰略。
4、組建國家綜合信息通信管理機構
我國網絡融合的主要障礙在於高層體製設計缺位,當務之急是淡化行業和部門利益,超越以信息通道和媒體為核心的融合階段,以信息生產力階段的泛網融合思維方式,站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建立“國家綜合信息通信管理機構”。考慮到目前我國新聞內容的特殊地位,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內容可以暫時納入大文化宣傳部門監管,而所有的信息網絡設施、台、站,以及非新聞媒體信息內容都應該由這個“國家綜合信息通信管理機構”監管。
唯有在國家綜合信息通信管理機構的科學規製之下,才有可能落實信息普遍服務政策,國家寬帶信息化政策,為信息生產力的發展保駕護航。
5、建議國家製定“信息通信法”,建立健全信息資源共享、信息普遍服務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機製
以往由主管部門負責起草的電信法草案,越來越糾結於行業和部門之間的利益,以至於多次起草多次流產、擱淺。建議打破常規,直接由人大常委組織起草班子,重新起草《信息通信法》,將重點調節轉移到信息資源共享和信息普遍服務機製上來。
信息作為與物質、能量並列的三大基礎資源,與物質能量最根本區別在於信息的資源與內容的可共享性。信息技術發展到雲計算階段,雲計算的核心價值就在於網絡能力、研究設計能力、軟件能力和信息資源的全麵服務共享。如果說以前為了建立競爭機製,對共享服務能力有所忽視,那麼雲服務時代應該盡快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信息普遍服務不僅是保障民生的標誌,同時也是信息生產力向各個領域滲透、支撐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建議建立信息普遍服務基金,完善國家級信息普遍服務體製和機製。
6、創新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網絡信息安全的平台化治理機製
網絡信息安全需要三個層麵的治理機製。一是技術層麵,二是法律層麵,三是道德層麵。但是過分依靠技術手段和行政手段,肯定會走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死胡同。要創新治理機製,最好的辦法是把技術、法律、道德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平台化治理模式。
所謂平台化治理,就是利用各類公共信息服務平台,通過實名製、誠信記錄、網絡監督形成一種非正式約束的“軟法律”。國內一些公共平台的治理經驗說明,平台企業對網絡信息安全治理具有內在動力,願意在法律允許範圍內,與執法部門合理分工,共同擔負起淨化信息環境,確保網絡安全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