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 塞罕壩人創造綠色奇跡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2年07月20日 瀏覽次數:
中國綠色時報7月20日報道(記者  孫閣 通訊員  劉亞春 董長春) 2012年,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迎來不平凡的一年——建場50周年。
  50年來,塞罕壩務林人用汗水和智慧澆灌出的百萬畝林海,使塞罕壩長成了華北地區人工林規模最大、長勢最好、生態環境最優、經濟效益較高的綠色明珠。塞罕壩成為林業史上人工治理改善生態環境的典範。
  50年來,幾代務林人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偉大實踐中,創造了我國生態建設史上的一個綠色奇跡,鑄就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的塞罕壩精神,成為全國國有林場的一麵旗幟。
  堅定信念 建設萬頃林海凸現三大效益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位於承德市境內,地處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是灤河、遼河兩大水係的重要水源地。
  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建立了直屬塞罕壩機械林場, 1969年初,劃歸河北省林業廳管理至今。
  塞罕壩林場建場之始就承擔著四項任務:“一是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產中、小徑級用材;二是改變當地自然麵貌,保持水土,為改變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三是研究集累高寒地區造林和育林的經驗;四是研究集累大型國營機械化林場經營管理的經驗。”
  50年來,塞罕壩務林人堅定信念與艱苦奮鬥同行,造林、經營,按照國有林場的模式紮紮實實地走過了每一步。
  50年前的塞罕壩是一片不毛之地。50年後的塞罕壩成為了“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攝影家的天堂”。
  如今的塞罕壩總經營麵積140萬畝,其中有林地麵積達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80%,林木總蓄積1012萬立方米,成為集生態公益林建設、商品林經營、森林旅遊和多種經營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人工林林場。
  高高隆起的塞罕壩上的萬頃林海,橫亙於內蒙古高原南緣,有效地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移,成為“為首都阻沙源、為遼津保水源、為國家增資源、為地方拓財源”的綠色生態屏障。
  像一條綠色長龍般的塞罕壩森林滋養著灤河、遼河,每年輸送淡水2200萬立方米,保障了津唐、遼西地區居民的飲水安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稱塞罕壩是“水源衛士,風沙屏障”。
  塞罕壩林海有效改善了當地區域氣候,旱災及洪澇災害明顯減少,更為神奇的是50年來塞罕壩區域氣溫僅上升0.2℃,顯著低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水平。
  據測算評估,塞罕壩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一年呼吸之用,整個生態係統每年的總碳彙量約達700萬噸。每年可釋放萜烯類物質(一種具有較強生理活性的天然烴類化合物)10475噸,平均空氣負離子含量2000-3000個/立方厘米,最高峰值濃度84600個/立方厘米。
  據中國林科院核算評估,塞罕壩每年可產生120億元的生態服務效益。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的黃金定律。
  建場起,林場即按照國有大型林場的標準,成立專業化資源管護隊伍,從根本上保證了成林、成材、成資源的格局。
  50年來,林場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樹立“不發生森林火災就是最大的經濟效益”的思想理念,真抓實幹,連續50年未發生森林火災。從1982年到2009年,多次被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授予“全國護林防火先進單位”稱號。
  林場設立了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組建了專業的防治檢疫隊伍,建立了專、兼職相結合的森林植物檢疫網絡和病蟲害防治網絡體係,完善了三級蟲情測報網,根據病蟲害測報及時采取人工或飛機綜合防治,實現了有蟲不成災。多次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全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先進單位”稱號。
  50年生態建設連創佳績,塞罕壩務林人向國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50年來,各級累計向林場投入3.49億元。截至2009年底,林場林木價值達40多億元。據中國林科院核算評估,塞罕壩立木資產、生態資產、無形資產等資源價值為108.48億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31。
  今天的塞罕壩林場已經形成了木材生產、森林旅遊、種苗花卉三大支柱產業,年實現經營收入5000多萬元。自建場以來,累計向財政上繳利稅近億元,為社會提供造林綠化苗木2億多株,為當地群眾提供勞務收入達1.5億元。
  近年來日益發達的林業產業和蓬勃興起的森林旅遊業(包括生產經營、森林旅遊、綠化苗木、山野特產等),形成強勁的發展力,每年為地方創造上萬個就業崗位,實現社會總收入5億多元,有力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勇擔使命 科技興林引領林業提升發展
  塞罕壩成為全國典型,在於它增加了森林資源,鍛造了塞罕壩精神,為林業建設積累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
  回顧林場50年發展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科技興林史。
  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建立了直屬塞罕壩機械林場。並將來自全國17個省市的127名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到了塞罕壩,與當地242名幹部工人組成了一支369人的創業隊伍。
  來到塞罕壩,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拓荒者立即開荒整地,機械造林。當年春季就造林近千畝,但當年成活率不到5%。1963年春季再次造林1240畝,可是秋季調查成活率仍不到8%……
  兩次造林失敗,使熱血沸騰的拓荒者冷靜下來了,經過分析找到了原因:造林失敗,既不是樹苗在塞罕壩活不了,也不是造林技術存在問題,主要是外調苗木在途中時間過長,運到塞罕壩活力下降;另外,塞罕壩風大天幹,異常寒冷,外地苗木適應不了塞罕壩的氣候,還有植樹機結構缺陷等問題。
  於是,林場決定由副場長張啟恩帶領技術人員自己育苗……1964年春天,造林的大幕再一次拉開,在林場總場東5公裏一個叫做馬蹄坑的地方展開了“造林大會戰”。
  此次會戰,造林688畝,當年苗木成活率95%以上!
  馬蹄坑會戰,首創了國內針葉樹機械造林成功的先例,極大地鼓舞了職工。從此,塞罕壩植樹造林進入全新發展時期。
  然而,前進的道路上總是布滿荊棘坎坷。
  1977年,林場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雨凇”災害,一夜之間57萬畝林地的樹木被壓彎、壓折或者劈裂,林場十多年的勞動成果被“老天爺”無情地奪去了一半;1980年,林場遭遇百年難遇的大旱,12萬多畝樹木旱死。
  但堅強的塞罕壩人從沒有被擊垮,他們含淚用自己的雙手,重新造林,從頭再來。
  塞罕壩人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與大自然展開了艱苦卓絕的不屈抗爭。據粗略統計, 1962年至1984年,塞罕壩林場共造林100萬畝,總計4.8億餘株,按株距1米計算,可繞地球12圈;保存70.7萬畝,保存率70.7%,創全國造林保存率之最。塞罕壩機械林場在科技推廣與示範、環境教育和國際交流方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工程造林、森林經營、防沙治沙、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方麵取得了許多創新性成果。其中,五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森林覆被率提高了,富有遠見的塞罕壩林場為了提高森林生產力,單位麵積木材蓄積量堅持 “五個始終”,有效豐富了“森林經營”這一主體任務的內涵。
  一是始終把森林經營作為林場事業發展的戰略核心。曆任領導班子始終將森林經營作為立場之本、強場之基、發展之源。再難的時候也沒有調減過經營任務,再苦的時候沒有挪用過育林資金。
  二是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做好森林經營的關鍵環節。林場非常注重將最優秀的技術骨幹和最得力的領導幹部配備到森林經營環節,不斷壯大森林經營的人才智力支撐,形成一支專業化、複合型、高素質的森林經營人才隊伍。目前,從事森林經營的人員中有碩士23人,有正高職稱的9人、副高職稱的57人,1人是省勞模、2人是省“十大傑出青年”、2人獲青年科技專家稱號、5人是市“十大傑出青年”,總場領導班子中9人都是森林經營技術或管理的行家。
  三是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森林經營的生命線。林場勇於探索並及時總結提煉,確定了以修枝、撫育間伐、低效林改造為主的森林經營生產體係,總結出大密度初植、多次中間撫育利用和主伐利用相結合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路線,創造出造林、幼撫、定株、修枝、疏伐、主伐、更新造林等循環有序的森林培育作業流程,整理出一套適合塞罕壩林分特點的森林經營模式。
  四是始終把嚴格管理作為森林經營工作的根本手段。嚴抓細管是林場森林經營工作的剛性保障手段。林場結合落葉鬆、樟子鬆的林分特點,科學製定了“合理密度表”、“不同立地條件造林模型”等“場標”,明確規定營林生產的外業調查、作業設計、施工程序、技術規範、檢查驗收、內業計算、檔案管理要求。
  五是始終把提高森林質量、實現民富場興作為森林經營的最高追求。目前,在高寒、高海拔、半幹旱、沙化嚴重等極端環境下,林場的單位麵積森林蓄積量卻是全國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國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水平的1.58倍,林場喬木的單位麵積蓄積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3倍。林地肥力不斷增強,部分地區林內植被達到30多種,形成了喬、灌、草、地衣苔蘚相結合的立體資源結構。近28年來撫育間伐實現直接經濟收入11億多元。
  巨大的生態建設成就和突出的效益,使塞罕壩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國營林場、全國科技興林示範林場、中國沙產業十大先進單位、全國森林經營示範國有林場、國有林場建設標兵、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感動河北人物群體、“全國林業係統先進集體”、“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塞罕壩良好的森林景觀已經成為國際生態恢複和經營的關注焦點,成為北大等10餘所大學的科研教學基地,成為孕育生態文化作品的創作搖籃,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塞罕壩地域空間、超出了林業行業範圍,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直接展示。
  艱苦創業 鑄就塞罕壩務林人精神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
  為“變荒原成林海、讓沙地成綠洲”,塞罕壩幾代務林人以艱苦奮鬥精神為支撐,一路走來,鑄就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的塞罕壩精神。
  塞罕壩在北緯42°20′-42°35′之間,海拔1010-1939.6米。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3.2℃,極端最高氣溫33.4℃,年平均氣溫零下1.4℃,年均積雪7個月……
  老職工說:“剛來塞罕壩時,冬季是最難熬的,零下40多度,每天早上都會刮白毛風,雪深沒腰,我們與外界的聯係幾乎中斷。晚上睡覺要帶上皮帽子,早上起來,眉毛、帽子和被子上會落下一層霜,鋪的褥子、氈子全凍在了炕上,想卷起來得用鐵鍬慢慢地鏟。除了寒冷,就是風沙,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
  剛剛建場的塞罕壩隻有少量房屋,卻一下子湧來幾百人,無處棲身,就住倉庫、車庫、馬棚,還住不下,就搭窩棚;沒有食堂,就在院子裏支個棚子,架上幾口大鍋,露天吃飯;沒有糧食,就吃全麩黑蓧麵加野菜;沒有副食,就吃鹹菜,有時吃鹽水煮麥粒,能吃上點鹽水泡黃豆,就是難得的美味了。安頓下來後,他們邊生產,邊建設,由於當時到縣城沒有公路,建築材料緊缺而且昂貴,他們便就地取材,用草坯建起簡易的“幹打壘”,用樹木、石頭和茅草建起了一棟棟草房。最苦的還是造林季節,由於離住地遠,大家必須吃住在山上。沒地方住,他們就在山上搭牛頂架窩棚、馬架子,隨山勢挖地窨子,在沼澤地裏挖草坯蓋“幹打壘”。住在裏麵,每天早上起來,草鋪下麵已經化出一層水,被子的四周和人的頭發上都是一層白霜,在被窩發現蛇是經常的事……
  到縣城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接近100公裏的路開車要走上整整一天,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冬季大雪封山,人們幾乎處於半封閉、半隔絕狀態。沒有學校,大家就把庫房收拾出來當作教室,臨時抽調兩名職工做教師,孩子們就在這樣的學校裏開始了學習。沒有醫院,隻能備一些常用的解熱、止痛藥,有了病,輕的就挺著,厲害了才能送走。
  知艱苦,才懂得要奮鬥;耐得艱苦,才能夠奮力拚搏。
  先治坡、後治窩,先生產、後生活,舍小家、顧大家,戰冰雪、鬥風沙,幾代塞罕壩務林人經過同樣的曆程,鍛造了不怕艱難困苦,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樂於奉獻的塞罕壩務林人的精神高地。
  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塞罕壩必然興旺發達。
  今天的塞罕壩已經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現代國有林場建設上,林場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近十年來,林場投資新修林路,新建辦公樓,安裝局域網,閉路電視、通訊網絡基本實現全場覆蓋,實現辦公網絡化、現代化。實施“安居工程”,實現了山裏治坡、山外治“窩”,山上生產、山下生活,解決了就醫、上學等老大難問題,提高了職工生活的幸福指數。
  林場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森林景觀資源,著力打造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品牌,初步建成了華北生態旅遊勝地、京津地區生態花園。森林旅遊成為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健康水平、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
  50歲的塞罕壩,林子健康成長,管理日趨規範,經驗更加珍貴。正值年富力強的林場把“保護好、經營好、利用好森林資源”作為大型國有林場建設的,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的不竭動力,堅持把科學技術作為做大做強林業的根本支撐,堅持把興林富民作為林業改革發展的根本宗旨。按照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認真貫徹依法治林、科學經營、重點保護、合理開發的方針,促進公益林與商品林協調發展,大力實施重點公益林保護工程、商品林培育工程,加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完善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均衡適度、功能齊全、結構穩定、布局合理和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生態體係。同時以豐富的種苗花卉、森林風景、曆史文化及滿蒙民俗資源為依托,以日益增長的旅遊市場、苗木綠化市場為導向,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精心組織,整體推進,不斷壯大多業並舉的產業體係,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