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紀實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14日 瀏覽次數:
次
11個物種18個項目和183萬元
——雲南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紀實
中國綠色時報2月13日報道(記者 楊劼) 夢想照進現實,雖不炫目,仍讓人歡欣鼓舞。
雲南極小種群物種保護行動實施3年,收獲的正是這樣的心情。
2011年12月28日,雲南極小種群物種保護行動一、二期項目總結會在昆明舉行。兩期18個項目的代表和專家在總結項目經驗和成效的同時,積極探討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的未來。
這是保護行動實施以來,當地首次進行全麵總結和展望。
2008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概念,並於2009年1月在全國率先啟動保護行動。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為18個項目提供援助資金183萬元。行動得到雲南省林業廳、雲南省環保廳、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雲南大學、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及10多家企業的支持和參與。
3年時間過去了,華蓋木、毛果木蓮、巧家五針鬆、黑冠長臂猿等6種植物、5種動物共11個雲南特有極小種群物種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
專家評價,保護行動取得了4個方麵的成果: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特別是原生物種;瀕危植物開始了人工擴繁,華蓋木、巧家五針鬆等物種開始進行原生境回歸;探索了一些新的保護機製,如社區參與、協議保護、科技支持、能力提升等;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建立了項目征集、專家評審、實施方案編製、協議簽訂的項目立項程序,以及項目中期檢查、項目總結驗收等監督機製。
漾濞槭保護項目,是18個項目中的個例。
漾濞槭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陳又生博士2002年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石鍾村馬鹿塘首先發現的,被命名為漾濞槭。2004年,《中國特種紅色名錄》將漾濞槭受威脅等級評為“極危”。2007年,陳又生再次到蒼山考察,確認漾濞槭僅存4株,其中3株在農戶的核桃園內,林權歸個人所有,拯救和保護難度非常大。
2010年6月,漾濞縣蒼山保護管理分局漾濞槭保護項目得到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23470元資助。這個因為種群數量太少而得到資助的項目,實施的結果卻不能讓人滿意:2011年3月在漾濞縣鍾村馬鹿種下的5萬粒種子,隻保存下來7株成苗。
在微薄資金的支持下,項目完成的工作有:懸掛植物說明牌、采集種子、在漾濞槭原生地育苗。想開展而沒能開展的工作有:深入的監測、繁殖研究、近地多點種植、保護小區建設等。
可是,好消息同時傳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園2008年從陳又生那裏得到3000多粒種子,在植物園進行人工繁育實驗,目前長成的幼苗有1606株。
對漾濞槭保護項目5萬粒種子隻保存下來7株苗的現狀,昆明植物園主任孫衛邦研究員說:“我覺得更多還是技術的問題。漾濞槭的種子存在休眠期,通過技術手段打破休眠期,發芽率會大幅提高。”他同時表示,可以提供漾濞槭育苗、擴繁、研究的技術支撐。
更好的消息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對漾濞槭種子進行解剖研究時發現,種子並不全是來自目前發現的這4株漾濞槭。這表明,還有外來的基因流。孫衛邦認為,還存在其他漾濞槭植株。
漾濞槭的保護和拯救,急需後續有穩定的資金和技術保障,以便開展更廣泛的摸底調查、繁殖研究、近地保護和保護小區建設。
漾濞槭保護的個例,折射出雲南極小種群物種保護的現狀:保護拯救經驗嚴重不足;投入不足,致使保護拯救缺乏可持續性;缺乏有效的科學研究和檢測體係;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力;保護能力亟待加強,絕大部分物種的保護工作僅停留在簡單看護水平上,尚未采取有針對性的拯救保護措施。
無論是雲南還是全國,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都在和時間賽跑。在這一過程中,有政府助力、科技支撐、企業支持和社會參與,某個基因、某個品種、某個物種就有存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