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將竹子分得比頭發絲還細
他創作了三萬多件竹製藝術品
他帶著竹藝精品參加了整整100屆廣交會
福州新聞網訊 上周末,本報記者再次走進不產綠竹但卻成為“八閩竹編第一鄉”的倉山區郭宅村。
得知我們想采訪竹藝傳人,正在郭氏祠堂聊天的老人冒著大雨,穿過村子,將我們帶到正在老人活動中心聊天的郭孔海麵前。
村祠堂副理事長郭仕文說:“我們村一千多年竹編曆史都裝在他肚子裏,他是我們村現在竹編手藝最高的人,當過竹器廠廠長,眼下日本人還天天來纏著要他做的竹藝拐杖。”
郭孔海笑著說:“現在我最想做的就是辦一座閩都竹藝館,有空才給日本人做幾把拐杖,我告訴他們我做的是藝術品,用時髦的話說是文化創意產品,要把創意的價值體現在價格上。”
神奇:閉著眼就能編織竹藝品
郭宅老人活動中心的每一處都在提醒著外人:這裏是八閩第一竹編之鄉。躺椅、板凳、椅子、沙發、茶幾,全是竹子編的;采訪中不斷有老人來活動中心,他們用的遮雨工具是竹編鬥笠,這種鬥笠,福州人用了1000多年、直到近30年才逐漸被雨傘所取代。
活動中心內有30多位老人,他們的技術雖然沒有郭孔海高超,但沒有一人不會閉著眼睛編竹器。郭孔海說:“我們都是摸著篾刀、竹子長大的,練的是童子功。”
郭仕文舉了舉自己手中的竹鬥笠,說:“像這樣的鬥笠,過去6歲的孩子就能編。”另一位大爺拖過一把竹椅,說:“像這樣的竹椅,我7歲時就會做。”
郭孔海指指門邊放著的一把古銅色的竹沙發,說:“那是我70歲生日時做的,送給老人活動中心。用了9年,還好好的。”記者進門時就看到這套沙發,還以為是紅木的。
郭孔海的手藝,是目前公認的全市第一。1933年,他出生於郭宅竹藝世家。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組織郭宅村竹編師傅成立竹器社,郭孔海回鄉,從此一直是郭宅村竹器業領軍人物之一,先後長期擔任福州竹器廠廠長、福州市草竹製品廠廠長。
他有文化、肯動腦筋,先後發明了30多項竹編新工藝,創作了3萬多件竹編藝術品,是郭宅村竹編從純生活用品發展成為藝術品的大功臣。 村裏人說,他能將竹子分得比頭發絲還細,任何竹質藝術品,他隻要看一眼,立即就能做出一件一模一樣的。以致於他到國內許多竹藝之鄉參觀,人們一聽說他是來自福州的郭孔海,立刻將自己潛心創作的藝術品藏起來,免得被他瞄一眼,回去立即做一個一模一樣或者更好的。 他是中國竹材研究會會員,對竹編技法、梁花、仿古、裝飾、處理和竹杆、枝、葉的利用很有研究,曾多次被省林業廳、省外貿廳、省輕工局聘為授課老師。 雖然快80歲了,但郭孔海仍在創新竹編工藝。前些時候,他就發明出如何將竹根、竹雕同時和諧地運用到竹拐杖中,讓普通的竹拐杖成為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日本人看了愛不釋手,說:“製作多少要多少。”但老郭說忙,有空才會去做幾把。 輝煌:郭宅竹編托起鷹廈鐵路 郭孔海眼下正忙著寫《郭宅竹編史》。 聽郭孔海說,郭宅郭家是唐朝大將郭子儀嫡孫郭嵩的後人,入閩後居於長樂。 後郭嵩後人郭華遷到莆田仙遊,利用當地滿山遍野的竹林,開創了郭家竹編曆史。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郭華後人輾轉從仙遊遷至閩江支流——白湖河畔,久而久之被人稱為“郭宅”,村名由此而來。 最早居住在白湖河畔的郭家人隻有十幾口人,都以竹編為生,他們編織的竹質日用品好看、耐用,很快風靡福州城,郭家人也因此發了大財。發了大財的郭家人用賺來的錢修了白湖河上的第一座橋——七星橋,後來又用賺來的錢修了郭氏祠堂、郭氏碼頭。用郭孔海的話說:“郭家人用竹編換來了家園。” 早在1928年,郭宅村就成立了各種竹器生產行會,如軟簣行、天篷行、馬簍行、茶篳行、工夫行、撓箱行,各行做各行的生意,互不幹擾,避免了惡性競爭,發展很快。 新中國成立後,郭宅竹編事業快速發展。1951年組織了第一個穀席生產合作小組,1952年至1954年又成立了竹篷、竹簍、竹殼生產合作小組。1955年,4個合作小組合並成立福州市竹器供銷生產合作社,有員工500多人。郭宅竹器生產正是從這時開始了質的飛躍,從僅僅生產簡單的產品到能生產工藝較為複雜的工藝品。 1955年,郭宅村竹編產品走出國門。1958年,成立了福州市蓋山竹器廠,不久又籌辦了竹器廠的“衛星廠”——蓋山造紙廠。1960年,又合並成立了倉山竹器廠,還成立了郭宅大隊竹器廠。 此時郭宅生產的高檔竹編工藝品遠銷到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從那以後,每年都有不少外國客商到郭宅村參觀、訂購竹編工藝品,郭宅村是當時福州市創彙大戶之一。郭宅竹編還是廣交會的常客,郭孔海就參加了整整100屆廣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