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集運竹子輪實現SEEMP評審目標

來源:國際船舶網 發布時間:2011年11月16日 瀏覽次數:
    閱讀提示:歐盟議會日前通過的決議已確定至2011年底為IMO達成航運GHG排放目標的最後期限。目前波羅的海、北海、地中海、北美海岸均設立了排放控製區,2015年起,任何船舶進出上述區域,其燃油硫含量不得超過0.1%,或者廢氣排放必須經過淨化達到同等水平。這對中國航運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對此,中遠集運率先在“竹子輪”上實施了船舶能效管理計劃,並獲得的成功,這對中國航運企業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專家組對“竹子輪”船舶能效管理進行驗證、審核。

  經過近三個月的試運行,中遠集運麾下的中日航線集裝箱班輪——“竹子輪”順利實現《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的評審目標。11月7日,經中國船級社牽頭組成的船舶能效管理專家組的全麵驗證、審核,“竹子輪”試運行期間的船舶能效營運指數(EEOI)達到531.97g/teu.nm,節約燃油94.26噸,節約引水費和拖輪費106.8萬元,三大核心指標均達到《船舶能效管理計劃》的目標。專家組評價說,“竹子輪”油耗產生碳排放與貨物/人的數量和運距的比值,不僅滿足了國際海事組織的最新要求,同時領先中國航運業。

  能效管理提升船舶競爭力

  後危機時期,全球航運企業在成本和收益的巨大壓力下,同時麵對航運減排要求和措施的倒逼態勢。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的防汙染公約,營運船舶的九大排放將受到嚴格限製。歐盟議會日前通過的決議已確定至2011年底為IMO達成航運GHG排放目標的最後期限。目前波羅的海、北海、地中海、北美海岸均設立了排放控製區,2015年起,任何船舶進出上述區域,其燃油硫含量不得超過0.1%,或者廢氣排放必須經過淨化達到同等水平。

  2009年7月,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59會議通過和批準了包括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計算方法、能效設計指數自願驗證、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製定、能效營運指數(EEOI)自願使用在內的四個導則,從船舶設計、建造到營運對船舶能效水平進行規範。

  所謂船舶能效管理,是對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O2排放進行嚴格的控製和管理。“低油價時代,船公司追求的是‘多裝快跑’,這種經營模式可能導致EEOI很高。高油價時代,由於燃油成本占營運成本的比重大大提高,必須經過綜合考慮來減少燃油消耗,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從而降低EEOI值”,中國船級社副總裁高照傑認為。

  後危機時期,在應對航運市場更為嚴峻的競爭、不斷上漲的燃油價格和更加嚴格的減排規定時,船舶能效控製和改進既是航運企業降低營運成本,同時也是著眼長遠、提升船隊競爭力的關鍵。

  首開船舶能效管理運行先河

  據IMO最新規定要求,全球營運船舶必須在2013年1月1日前配備一份《船舶能效管理計劃》,以通過船舶最佳管理和操作來實現船舶的節能減排。2009年,中遠集運率先開展船舶能效管理係統的研發。曆時兩年多完成的這一係統,通過對所屬船舶每天上報公司的燃油日耗數據的統計分析,在計算出船舶任一時間、航次、航線EEOI值的基礎上,對船舶、航次、航線以各種方式進行分析、類比和選優,最終完成該航線CO2的EEOI標準。

  “集裝箱班輪營運班期緊、周轉快,海域全覆蓋、時間全天候,燃油消耗居高不下。在滿足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原則下,能效管理通過將船舶運營管理的重心向提高燃油利用效率上轉移,進一步提升船舶管理水平”,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致俊認為。

  數據顯示,目前中遠集運管理和運營的集裝箱班輪達152艘、總箱位60多萬標準箱,所經營的80條國際航線、11條國際支線,以及83條中國沿海航線和長江、珠江駁船支線,在全球超過53個國家和地區及155個港口掛靠,年掛靠港次11650次。實施船舶能效管理無論對於降低集裝箱班輪船隊的燃料成本、提高燃油利用效率,抑或減少CO2排放,在全球班輪業率先實現綠色航運,均具有廣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

  今年8月,中遠集運、上遠公司與中國船級社上海分社三方合作編寫完成了國內首份《船舶能效管理計劃》,並通過了專家組評審。這一《計劃》除提出公司整體目標和指標外,還包括17項船岸能效管理措施,並在監測和監控、評估和改進方麵製定了具體標準。該《計劃》不僅為國內其它航運公司履行國際公約提供重要參考,同時也已成為中國航運業營運船舶節能減排的示範“樣本”。

  能效管理獲得最佳成果

  今年8月12日,《船舶能效管理計劃》率先在中日航線“竹子輪”啟動試運行。中遠集運、上遠公司安全質量部、船舶管理三部等岸基主管部門精心指導,並與“竹子輪”“對接”,對中日航線周班運營的船舶能效因素進行逐一分析與評價,列出“清單”,按照“優先控製”原則,確定“先優後差”的能效因素,詳細製定了“能效管理實施方案”,其中細化實施的具體內容達77項。

  據介紹,往返上海港至日本大阪、名古屋港的“竹子輪”,按照“能效管理實施方案”的要求,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條件和航區環境,科學合理配載,保持適當的吃水和穩性,綜合考慮分析風、流、海況等因素,製定合理的航次計劃。同時,設計最佳航速,精心設計多條航線備用,如冬季和台風影響日本南岸時,則選擇走日本內海航線;正常天氣海況,則選擇走大隅海峽航線。

  最短的航線距離、最低的能耗、最佳的運營時間,是“竹子輪”試運行交出的一份滿意的答卷。據該輪9月、10月營運能效管理成效比較數據,EEOI值分別同比降低了21.84 g/teu.nm、10 g/teu.nm,節約燃油35.26噸、30.6噸,分別節約引水費和拖輪費73.2萬元、20萬元。

  25項能效管理措施同步推進,試運行效果顯著。中國船級社專家組評估認為,“竹子輪”“船舶能效管理方案”各個項目的實施得到了船岸全過程監控,所有記錄詳實有效,獲得了試運行的最佳效果。經過專家組的兩次現場詢議、查看和驗證,“竹子輪”順利通過船舶能效管理計劃全麵審核,成為中國航運業第一艘能效管理成功運行的船舶,並將在近期獲得第一張以中國船舶為主體的船舶能效管理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