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轉型打造“經濟大鱷”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11年11月08日 瀏覽次數:
次
戰略轉型打造“經濟大鱷”
——樺南林業局經濟轉型之“樺南現象”報道之三
中國綠色時報11月8日報道(作者:王強 劉薈萃 傅剛 記者:丁洪美) “樺南速度”不斷推動著生態城鎮建設,已成為樺南林業局的標誌性品牌,有力地提升了樺南局的競爭實力,吸引著投資商紛紛來此創業。
林區人都知道樺南林業局“窮”,那是因為樺南林業局的林木資源枯竭了。如今,樺南林業局“富”了,是因為銳意改革求變求新的發展思路。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遠
如何讓職工富起來,樺南林業局黨政領導班子將這場戰役的攻堅點,放在了土地和煤炭這“兩黑”經濟上,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益,在發展的夾縫中,走出戰略轉型的通天大道。
2010年,樺南林業局實現了5個曆史性突破: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大關;原煤產量突破20萬噸大關,煤炭銷售利潤實現4300萬元;土地收入突破3000萬元大關,達到3733萬元,比上年增加364萬元;產業項目實現零的突破,創建了省級工業園區221萬平方米;產業總產值突破6億元,比上年增長13%。
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折射的不僅僅是成績,更是一種發展大智慧。
作為樺南林區特有資源,林業局將煤炭放在森工煤炭基地的戰略位置,抓實抓好。他們改革煤炭管理體製,變個人投資為企業投資,投入650萬元,改造井下安全設施,加固液壓支柱,使之通過省、市、縣三級驗收,紅光3礦達到了國家3級標準化井口。2010年,在總局的支持下,樺南林業局又投入巨資對紅光2礦進行了安全補充配套工程,使紅光2礦達到了國家2級標準化礦井;同時,組成稽查大隊加大密林煤礦的管理力度。通過采取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今年,全局煤炭總產量有望突破25萬噸,再創曆史新高。
“煤炭產、銷兩旺,現在的煤場無存煤,很多客商排隊等著買煤。改革後,礦工月人均工資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礦工們心順了,勁足了,日產量翻了一番。”煤炭公司經理趙福貴說,“下一步,樺南林業局將對紅光、密林礦區進行擴儲,再建兩個礦井,打造森工的百萬噸煤炭基地。”
而作為“兩黑”經濟的另外一個亮點——土地,又為樺南創造了另一個傳奇。用農業公司經理薑孝國的話說,樺南林業局與森工其他單位比,具有不可回避的劣勢又有別人不可比擬的優勢,關鍵是如何去經營。
新班子組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全局耕地數量進行詳查。2009年以來,局黨委、林業局先後3次派工作組到各林場開展土地清查,使土地麵積由原來的20萬畝增加到現在的41萬畝。通過試行土地流轉等形式對土地收費進行改革,使土地收費大幅提高。
“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是林場職工曾經對自己辛勞與收益的自嘲。
兩年多來,林業局共投入資金960萬元,用於中低產田改造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全局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同時成立了農業種植協會和農產品銷售協會、蜂業協會、紫蘇協會、黑木耳協會等;確定了6個種植園區:大肚川、向陽、新青、金沙水稻種植區,下樺、長青紫蘇種植區,嵐峰、泥源白瓜種植區,密林、紅光大豆種植區,龍爪玉米種植區,紅霞經濟林種植區。
對於農業產業的地位,林業局常務副局長朱佑征說,林業局把農業作為支柱產業,畢竟投入少,年年有產出。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樺南林業局的另一發展法寶工業園區,如今已經成為支撐林業局發展的中堅力量。樺南林業局省級工業示範基地的物流園區,占地麵積221萬平方米,其中物流園區占地麵積35萬平方米。
從2010年起,已有5家廠商落戶工業園區,3年計劃總投資14.2億元,其中大連連王集團與樺南林業局簽訂了占地11萬平方米的糧食倉儲物流和糧食深加工項目合同,並成立了黑龍江省鑫海陽經貿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投資5000萬元,二期工程正在開發建設中,每年糧食收購發運量20萬噸以上;新建了年加工2000噸以上的紫蘇油、紫蘇米加工廠,年加工大米10萬噸以上的加工廠,與森美蘇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占地6000平方米、投資4000萬元的紫蘇油加工廠;新建了年洗煤90萬噸的洗煤廠,新建氧化鈣、氧化鎂和洗煤廠配套的型煤廠;與北京客商合作新建年加工礦石30萬噸的黃金、白銀選礦廠和年產6000萬塊機械製磚廠等項目。
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以鑫海陽經貿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糧食倉儲物流,紫蘇、糧食加工產業區;以洗煤廠和恒廣紙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工業加工產業區;以遠東樂器材料廠為龍頭的木材深加工產業區;以三江塑窗廠為龍頭的小型工業加工產業區。
細心人不難看出,樺南林業局物流園區的項目都與樺南林業局兩大支柱產業息息相關、循環發展,擺脫了森工“喊著號子伐木頭、依賴林木資源”的舊路子。局長侯緒瑉對物流園區有著自己獨到的規劃:“在創新中變革,讓企業有自主創新能力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目的,沒有長遠發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故步自封、鼠目寸光的企業最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
樺南林業局作為森工煤炭資源的“獨子”,通過洗煤廠和煤泥、型煤廠的建立,實現了煤炭化工生產,徹底消滅了煤炭原字號產品。通過黃金、白銀選礦廠的建立,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了林區地下資源。擁有41萬畝土地作為後盾,通過糧食倉儲和精深加工,可以實行訂單農業和糧食銀行,促進農業二產、三產同步發展,形成農業產業鏈,安置千餘名下崗職工再就業,實現職工增收、企業增效,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強大引擎。
今年初,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黨委書記高金芳到樺南林業局調研時表示:“樺南的發展是跨越式、追趕型,相信不久會成為森工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森工工作會後,總局局長魏殿生來到樺南林業局,參觀產業和棚改建設後,感慨道:“看到樺南林業局今天的發展,就看到了森工轉型發展的希望。”
樺南林業局新任黨委書記張冠武對樺南的變化感觸很深:“現在,很多人把樺南局的變化概括為‘樺南現象’、‘樺南速度’、‘樺南效應’、‘樺南模式’,不管怎麼概括,樺南林業局確實實現了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產業蓬勃發展,全局上下一片繁榮。”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秋日照耀樺南,秋風在樺南大地蕩漾。一個朝氣蓬勃的“龍江新林區”和“創新型強局”正朝我們走來。
3項工程竣工剪彩,樺南人喜笑顏開。一年幹三年的活兒,三年發展超過三十年。走在林業局大街小巷,一樓一路,一草一樹,一景一物,一家一戶,仿佛都在述說著樺南局變遷的故事。
以生態城鎮建設為拉動,以“樺南速度”為標誌,以“樺南精神”為動力,如今的樺南林業局,已經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經濟實現了轉型發展,煤炭、土地成為強企立局的兩大支柱產業。
工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五戶投資十幾億元的大客商相繼落戶園區。
棚改工程全部竣工,水、電、線、路、燈、熱等配套設施完善跟進。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局址中心全部消滅平房,綠化麵積全麵達標,生活環境優雅亮麗。
群眾性文化異彩紛呈,文化體育設施配套齊全,休閑娛樂健身活動豐富多彩。
就醫入學住房出行條件徹底改善,養老保險得到保障,社會穩定安樂祥和。
每年增開兩個月績效工資,職工生活、幸福指數大幅度提升……
3年建設,樺南有講不完的故事;3年發展,樺南用故事書寫了新的時代。
就在10月21日這天,樺南林業局的幹部職工都收到了一條來自局長侯緒瑉的短信:“已然3個年頭,對於月複一月埋頭苦幹的樺南人,這猛一抬頭回身,還真是欷歔感慨!我謹向我們的創業者鞠躬致謝,向樺南人民鞠躬致敬,向一貫支持參與樺南事業發展進步的父老鄉親、各界朋友致敬!”
短信讓樺南人激動、振奮、感慨萬分:局黨委、林業局領導沒有忘記我們,一切艱辛、努力、付出、汗水,都值了。
聽樺南講述金秋的故事……不用喝酒,人就醉了;不用唱歌,情就醉了;不用起舞,身就醉了;不用說話,心就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