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與氣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11年03月28日 瀏覽次數:

    千百年來,中國人一向以竹為“清高自潔”的象征。先賢們頌竹、畫竹、寫竹,把竹子譽為“寒歲三友”,仿佛竹子與國人的精神生活有著不解之緣。可以說,竹子是中國傳承精神孕育出來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氣節”。所謂氣節,大抵是指人們應有的高尚情操,也就是不媚權貴,不迎流弊,人窮誌不短,位卑憂國恨。身處逆境,仍能恪守剛直不阿的人格。這種氣節,也隱含著對社會腐朽的批評,對清廉自潔、高風亮節的讚頌。

    鄭板橋先生說:“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幹霄,有君子之豪氣淩雲,不為俗屈”。春秋以後,“士”階層興起。但是,在王權製度下,士人不僅未能施展“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反遭官僚壓製,以致仕途失意,使得許多文人對下層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竹子剛直不阿,青翠常綠,與士人的品性相吻合。愛竹的情結,正是在這種曆史背景下形成的。

    曆代以來,士人以鬆、竹、梅、蘭、菊等為寄托,鬆的常青、梅的高潔、竹的堅貞、蘭的灑脫、菊的孤傲,正與文人的品性相共鳴,與儒家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相吻合。

    竹子內莖中空,令人不由聯想到君子“謙遜虛心”的美德;竹子的枝翠葉綠,易於生長,節節高升,包含了青春向上的活力。竹子所引伸出的“氣節”,也與儒家學說的“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斬而為箭,射而則達”相契合,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內涵。

    自先秦以來,帝王以竹製為“符”,用以發布命令,旨在要求屬下像竹子一樣有禮有節、不折不扣地履行使命。張騫出使西域,身處逆境,仍不屈不撓,終於不辱使命;蘇武奉命赴匈奴,被幽閉十九載,麵對利誘,一臉正氣;文天祥兵敗被俘,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體現了民族氣節。這些都是“竹衰不變節,花落有餘香”的竹品質。先賢以青竹為象征,鑄造了我們民族的精神脊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學人的品性。

    居必有竹,古往今來也是許多人的愛好與追求。在古人眼裏,竹子具有凝重分量,體現居者的“雅”、“俗”品性。曆代以來,所謂“千枝翠竹遮映”、“東牆疏竹影”、“窗前竹勁風”等情韻,均是居室高雅的寫照,是一種“身與竹化”的審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