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內蒙古森工集團主輔分離輔業改製,用浴火重生、脫胎換骨來形容改製成效並不為過,用眾誌成城、攻堅克難來描繪改製力度並非妄言。
截至2008年底,集團累計批複實施改製的200家企業,有196家完成了資產處置和工商登記注冊,並按《公司法》組建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掛牌運營;
改製涉及“三類資產”賬麵總值25.6億元,涉及職工1萬餘人,11名處級幹部和386名科級幹部參與改製,進行了身份轉換;
森工集團自籌資金對3939名自願申請用現金置換身份的職工進行了解除身份補償,對林區近3.7萬名混崗大集體職工進行了解除身份補償。
目前,林區改製企業生產經營正常,企業管理得到加強,部分企業效益提高,員工思想情緒穩定。
輔業改製事關強企富民
長期以來,林區單一的國有國營體製、經營方式嚴重製約著企業的發展。一些輔助產業長期依靠主體企業提供資金和原料,承擔虧損,不僅加重了主體企業的負擔,輔業也因體製不活發展乏力。
內蒙古森工集團總經理安國通說:“不破舊難以立新。無論什麼好產業,沒有體製作保障,都難以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2008年下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依據國家關於主輔分離輔業改製的政策規定,充分利用“三類資產”分流安置人員的優惠政策,組織實施了以產權製度改革為核心的輔業改製。
為保證改製工作取得成功,森工集團堅持了7項原則: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多渠道分流安置人員;按政策要求處置資產、安置職工;統籌安排,分廠施策;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改製,維護改製企業員工權益;延續原有優惠政策,保證改製企業原料供應,消除了企業經營者的顧慮;協調屬地政府落實改製企業在稅收、工商注冊登記、招商引資等方麵的優惠政策。
主體企業和地方政府為企業改製保駕護航
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及所屬各單位把規範完善企業改製作為重要工作,認真落實扶持措施,協調地方政府落實減免稅政策,協助改製企業辦理證照,確保改製企業順利發展。在主體企業的有力扶持下,改製企業出現了新變化,煥發了新生機。
阿龍山林業局為森龍養殖公司協調貸款150萬元,大大緩解了公司資金緊張局麵。滿歸林業局今年一季度共為改製企業供應原料1.7萬立方米,完成了全年總供應量的70%。
目前,林業局5戶改製企業原料充足,生產經營正常,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仍然產銷兩旺。金河興安人造板公司在工商注冊登記、公司變更、危化品生產許可等相關手續和證件的辦理過程中,根河市相關部門“一路綠燈”,主動上門服務。
改製後,多數企業基本做到了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組織生產,削減了管理人員,減少了非生產性支出,提高了生產效率。
體製機製激活,企業決策靈活
新體製、新機製把企業發展的命運和經營者、職工的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金河興安人造板公司設備陳舊老化,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但由於資金困難,一直無力改造和更換設備。今年,公司利用一、二月份生產成本高、機械設備價格下降的有利時機,自籌資金200萬元更換了15層壓機壓板,使產品等級品率大幅提高,每張人造板的售價較去年年底提高了0.5元;投資30萬元改造熱油爐,使煤耗降低30%;更換大功率熱磨機,以前生產15張人造板的原料,現在可以生產16張。
職工們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企業改製的好處。阿龍山森龍養殖公司改製後,員工平均工資由改製前的每月700元提高到1000元。大楊樹林機廠改製半年多,職工收入由原來的六七百元提高到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