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改,遼寧有一句通俗說法:基礎改革一套檔案,配套改革幾個文件。
關於林改,遼寧還有一句通俗說法:林改亂不亂,關鍵在檔案。
2005年3月1日,遼寧省開始林改試點;次年5月16日,省林業廳和省檔案局聯合印發《遼寧省集體林產權製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這在全國是第一份。
據遼寧省林業廳林改辦主任張洪生介紹,林改檔案是指在林改工作過程中形成的有利用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等各種載體形式的曆史記錄。
遼寧為啥這麼重視林改檔案?因為有前車之鑒,更為了長遠發展。
林改以來,遼寧共完成集體林確權7808萬畝,占應改麵積的98.7%。作為改革成果,全省共調處曆史遺留的林權糾紛13569起;作為客觀事實,這些林權糾紛曾經幾年甚至幾十年地困擾著當地林業發展。
有糾紛,因為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林改的最長承包期為70年。曆史遺留問題解決了,新的糾紛還會產生。林改需要給集體林的長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憑證。這就是檔案的責任。
遼寧的林改檔案管理被簡稱為四級建檔、五級分類。四級建檔,指的是市、縣、鄉、村;五級分類,指的是前期文件類、資源調查類、綜合材料類、林權類、合同類。
在省級以下,《朝陽市集體林產權製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遼陽縣林改建檔業務規範和工作意見》等市、縣級林改檔案管理辦法相繼出台,規定非常詳盡。
以朝陽市為例。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林改檔案為永久檔案。歸檔工作要在確權發證後的1個月內完成,並向本單位檔案室移交。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形成兩套林改檔案,在縣(市、區)林改工作驗收後3個月內,將其中的1套移交給所在地的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
按照規定,各級要有林改檔案管理機構,要有專設的檔案庫房和檔案專櫃,要配備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
林改檔案材料的收集和保存貫穿了林改的全過程,從資源調查摸底、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級方案表決到實地分山測量、招標拍賣和結果公示等等,林改走一步,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就跟一步,同步推進。
遼寧要求,林改檔案要確保“十有”:有林改組織機構;有林改工作計劃;有林改實施方案;有林改會議記錄,記錄人、主持人、與會人員及事項表決要分別簽字、蓋章;有林改四項公示;有村民或村民代表表決結果及簽字;有專職人員負責接待政策谘詢及上訪,調解處理並記錄結果;有規範的林改操作程序;有統一的檔案標準;有95%以上群眾認可。
截至目前,朝陽市各縣(市、區)共完成林改檔案2.4萬卷,檔案達標率為100%。
在北票市林業局新建的林改檔案室,記者看到,所有的歸檔材料按前期文件類、資源調查類、合同類、林權類和綜合類分別彙總,裝訂成卷。歸檔文件目錄、歸檔文件目錄封麵、檔案盒封麵、盒脊式樣、備考表式樣、歸檔章式樣都是統一的,件號、文號、檔號、檔案館號、全宗號、盒號都統一排定。
據朝陽市林業局林改辦主任趙春德介紹,各級林改檔案堅持了四個統一:統一報表,確保林改數據準確;統一形式,確保檔案整齊一致;統一樣本,確保檔案標準規範;統一自查,確保林改檔案質量。
林改檔案以村為單位,前期文件保存上三級。村級林改檔案由鄉裏保管原件,各村保留複印件。除了文字、圖表、簽字等資料,林改檔案還有電子版,還有圖像資料。
這些做法,在遼寧已普遍實施。
目前,遼寧各林改市、縣正在建立健全檔案管理製度、借閱製度和管理員職責製度。檔案將在更大程度和更大範圍服務林改。
張洪生表示,林改成果能否經得起曆史考驗,能否達到群眾滿意,集中體現在林改檔案的質量上。
林權證常被人拿來和房產證相比。房產證上麵含混不清,房主不幹,林權證、林改檔案道理相同。林權抵押貸款和林木、林地流轉,都要靠檔案來記錄。
林改後,農民精心嗬護山林,嗬護過了界,就會產生新的林權糾紛。
2006年底,撫順市清原縣紅透山鎮六家子村開始林改。為了標清山林四至,村裏除了在界樹上用油漆標明外,還要求村民在界線上栽種常綠樹。
可剛剛過去兩年多時間,村裏居然發現,有的村民在偷偷地伐界樹、挪界線。一戶人家林改分得30多畝山林,竟然被鄰居挪去了10多畝。
問題被及時發現,輕鬆地被化解,因為林改檔案上標得清清楚楚,再不是以前的“手指山”“各說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