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農在貴州畢節視察時強調 退耕還林利國利民 功在當代惠及子孫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9年03月25日 瀏覽次數:

    3月17日至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到貴州省考察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區生態恢複與治理情況。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育材,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陪同考察。

    周鐵農一行察看了黔西縣素樸鎮古勝村、大方縣羊場鎮羊場村和穿岩村、畢節市梨樹鎮保河村、長春堡鎮陽雀溝、撒拉溪鎮等地退耕還林情況。每到一處,周鐵農都認真仔細聽取退耕還林實施情況的介紹,不時詢問有關問題。

    周鐵農說,畢節地區是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倡導並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經過20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畢節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對我國西南岩溶山區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特別是畢節地區通過實施退耕還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對於畢節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周鐵農指出,退耕還林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生態急劇惡化的形勢提出的大戰略、大政策、大手筆。這項政策出台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從各地實施退耕還林的情況看,產生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生態受到保護,水土流失得到控製,農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路子。這次到畢節調研,再次看到退耕還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事實進一步證明黨中央關於退耕還林決策正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惠及子孫。

    周鐵農認為,表麵上看退耕還林確實減少了一些耕地,但像畢節這樣的地區,過去長期在大麵積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陡坡地上耕種糧食,產量不高且沒有保障,不僅養活不了人,還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進一步加劇,土地更加貧瘠,人們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如果再不采取果斷措施實行退耕還林,將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命運問題,後果十分嚴重。

    周鐵農強調,退耕還林是一項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既為國家經濟發展服務,又利於保護生態,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因此一定要堅持搞好。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國家關於退耕還林的政策,搞好規劃;必須進一步提高對退耕還林的認識,認真總結經驗,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的成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退耕還林與保護耕地、農民安置、後續產業發展等緊密結合。

    李育材對畢節地區的生態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退耕還林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指出在畢節地區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十分必要,意義重大。他說,一是畢節地區生態區位非常重要,自然生態條件十分脆弱,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對保障國土安全,確保長江、珠江兩大流域江河安瀾具有重大意義。二是陡坡耕種帶來的生態危害,已成為畢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製約因素,給人們安居樂業造成嚴重危脅,繼續實施退耕還林,改革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是順應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三是畢節地區自然地理、社會經濟條件決定了在畢節繼續實施退耕還林並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當初提出“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的良好願景的重要舉措,是體現以人為本、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在全國也將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示範意義。四是在畢節地區繼續實施退耕還林,不影響耕地保護目標的實現和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