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永豐縣恩江河艾家段荒灘上,一群人提桶拎水,揮鍬栽苗,忙得不亦樂乎,3000多株兩米多高的優質速生楊樹苗錯落有致地栽植在60畝的河岸荒灘上。造林業主彭小龍是八江鄉魏家村的返鄉農民,不久前,他以3000元競得這片荒灘的經營權。“在外打工多年,金融危機導致企業停產,回到家鄉,沒想到趕上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這樣的好事,我也能踏踏實實地在家當老板,看來退一步,也是海闊天空。”彭小龍說。
在永豐,像彭小龍這樣帶著資金、懷著憧憬踴躍造林的返鄉農民工,全縣就有3000多人,他們已日漸成為當地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的生力軍。
自去年9月以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沿海地區一些中小企業業績下滑,導致大批來自外省的務工農民未到年關歲末便被迫提前返鄉。
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引發大批民工返鄉潮的嚴峻形勢,江西、陝西、雲南、黑龍江等省區把妥善解決返鄉民工再就業、再創業途徑,作為事關民心安定和社會穩定的當務之急,積極采取舉辦專業技術培訓,提供林權抵押貸款和林業開發小額信用貸款,鼓勵引導他們承包造林、辦基地、搞林產加工、發展森林旅遊等措施,為返鄉民工再就業鋪就“綠色通道”和“用武平台”,確保有一技之長的返鄉民工個個對號入座、如願以償,讓他們人人擇其所需、力盡所能。
“回到家裏的第二天,鄉政府就通知我到這裏來上班,而且工資報酬不比打工收入低,不是我自己運氣好、碰得巧,而是政府太有心了。”2008年11月上旬,從深圳務工返鄉的江西省安福縣山莊鄉遠家村農民劉小瑋,日前正在家鄉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工地上開著挖掘機整地打穴,忙得不亦樂乎。
與劉小瑋一樣幸運的返鄉民工在安福縣共有1.1萬多人,如今他們都已在山上找到了再創業平台,實現了二次就業。
“幾年前我跟著別人出去打工,現在回到家鄉後,發現集體林改讓林地變成了自家的,在我們這些山區,最好的出路還是在山上,隻要把自家山上的樹栽好管好,山綠了,致富的門路也就有啦。”已從江蘇返鄉的雲南省麻栗坡縣梅湯村村民馬順榮的一番話道出了許多返鄉農民的心聲。
從“城裏下崗”到“回家再就業”,山林為返鄉農民工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而許多在外務工多年的青壯年重回山林後,在政府的扶持引導下,對於耕山致富也有了長遠的規劃和安排。
陝西省寧陝縣城關鎮農民苟新虎近幾年一直在南方打工,去年11月和兩個老鄉一同返鄉,雖然惋惜失去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但並不顯得驚慌無助。“相比在外打工,回鄉務林省了很多花銷,務林的淨收入算下來不比在城裏務工少,而且今年林改我們家連分帶買總共有150多畝山林,種香菇、栽豬苓也行,搞林下養殖也行。”在苟新虎看來,回鄉務林同樣幹勁十足。
在黑龍江省東寧縣,紅紅火火的黑木耳產業使2000多名返鄉農民實現了再就業,這些從事黑木耳菌包生產加工的農民平均月工資有1800元,不比在城裏打工收入少。
通過政府的扶持引導,不少返鄉農民還用培訓學到的新技術自己投資創業,發展食用菌栽培、中藥材種植和畜禽養殖等產業,不僅實現了自身致富,還帶富了一方百姓。
國家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黃建興說,全麵推進的集體林林權製度改革為農民特別是返鄉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為他們增收致富奔小康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據統計,目前,僅福建和江西兩省,累計有95.9萬農民工返鄉務林,而全國已承包到戶的12.7億畝林地,使許多返鄉農民重新獲得了生產資料和發家致富的創業平台。
在近日國家林業局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透露,國家今年第四季度新增林業投資預計將拉動相關地方和社會投入近100億元,年吸納農村勞動力約120萬個,有效緩解了林區返鄉農民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