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相繼開發建設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林區,建成85個森工企業局,林業產值曾位列國民經濟各部門前5名,林業成為國民經濟恢複和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難忘的流金歲月
50多年來,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累計生產木材超過20億立方米,占全國同期商品材產量的近一半,累計上繳利稅240多億元,為新中國的原始積累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曆史性貢獻。
正是這種經濟上的巨大貢獻,為東北林業贏得了“林大頭”、“林老大”的稱號。回憶起當年,在東北林區工作30多年的大興安嶺行署原副專員戴萬春說,1964年,8萬鐵道兵和林業幹部進入大興安嶺地區,在氣候嚴寒、荒無人煙的森林中開始以采伐木頭為主的林業生產,緊急供應全國百廢待興的建築、造紙、造船和鐵路建設等,在支援全國建設的同時,東北林業也成了最受青睞的行業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黑龍江小興安嶺林區氣溫常在零下三四十度,山坡上積雪齊腰,冬天作業條件十分艱苦。林區工人上山采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窨子。在馬永順和工友們采伐的林班小號裏,下山倒、順山倒的喊聲不時響起。馬永順一人曾完成6個人的工作量,創造了手工伐木年產量1200立方米的全國紀錄。從馬永順身上所體現的,正是我國老一代林業工人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
■麵對“兩危”的尷尬
在人口生存需求和企業經營索取的雙重壓力下,林區木材產量大大超出森林資源的承載能力,導致林區人口與資源、環境衝突加劇。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陷入森林資源危機、企業經濟危困的“兩危”困境中。
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可采資源越來越少、材質越來越差、徑級越來越小。在第三次森林資源清查(1984年~1988年)與第二次森林資源清查(1977年~1981年)間隔期內,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用材林成過熟蓄積量由14.5億立方米,下降到7.4億立方米,幾年間減少近一半,平均每年赤字1.1億立方米。到第五次森林資源清查(1993年~1998年)時,用材林成過熟林隻有4.7億立方米,可采資源僅為1.47億立方米。據統計,大興安嶺開發建設40年,商品林區中70%的森林進行多達3次的“回頭伐”,甚至出現在主伐區內采伐中幼齡林木的現象。吉林大石頭林業局一位老職工說,過去貯木場直徑40厘米的原木常見,現在連25厘米的都很難見到了。
大興安嶺陷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境地後,最嚴重時拖欠職工工資超過3億元。黑龍江通北林業局的一名職工反映,職工的平均月工資隻有400元左右,從1989年陸續拖欠職工工資累計達50個月,最嚴重時一年隻發了一個月工資。
伊春是個典型的依托森林資源開發而發展起來的“林城”。開發建設60年來,伊春共為國家提供優質木材2.4億立方米,累計上繳利稅、育林基金等70億元。由於過度開采,森林蓄積量由開發初期的4.28億立方米下降到2.1億立方米,可采成過熟蓄積量由開發初期的3.2億立方米,下降到610萬立方米,分別下降了51%和98%。所屬16個林業局,有12個無成熟林可采,另4個嚴重過伐。職工平均月工資僅為400多元,職工生活處於貧困線以下。
伊春的發展現狀,就是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過程的一個片段和林業職工群體性窘迫生存狀態的縮影。
■生態退化的無奈
多年的過量采伐,使林區生態退化呈加劇趨勢。東北地區的土地沙化麵積已達2300萬畝,目前正以年均近30萬畝的速度擴展。水土流失日趨嚴重,麵積已達2.7億畝,其中大興安嶺地區水土流失麵積2002年比1986年增長59%。濕地大麵積萎縮,三江平原的濕地麵積比例已由20世紀50年代的40.7%下降到現在的18.1%,而且還在以每年75萬畝的速度銳減,自然災害呈現加劇的趨勢。
有資料顯示,目前吉林省20厘米~30厘米的薄層黑土麵積占黑土總麵積25%,黑土層厚度小於20厘米的黑土麵積占12%左右。黑龍江省黑土層由開墾之初的80厘米~100厘米減少到現在的20厘米~30厘米,每年因水土流失少收糧食25億公斤。專家預測,如不及時治理,再過50年,大部分黑土層將流失殆盡。
50多年來,嫩江流域土地鹽堿化和荒漠化嚴重,鹽堿地由上世紀50年代的4700平方公裏增加到新世紀的1.6萬平方公裏,增加了241%;沙地由上世紀50年代的54平方公裏增加到新世紀的603平方公裏,增加了10倍。
由於森林毀損,暴雨直撲嫩江、鬆花江大堤的百鎮千村。1998年夏的鬆花江與嫩江告急,楹花江的洪水約80%的水量來自嫩江,而嫩江源頭就在大興安嶺林區。其主要支流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都以超曆史紀錄的流量攜帶著超曆史紀錄的泥沙呼嘯而來。
痛定思痛。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是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必須解開的一道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