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他們的最高榮譽——記來自陝西定邊的“三個半”三北工程突出貢獻者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8年11月27日 瀏覽次數:

    11月19日,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30年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表彰了為三北工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在200名突出貢獻者中,來自陝西省定邊縣就占了“三個半”,他們是:治沙英雄石光銀、治沙標兵杜芳秀和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王誌蘭,加上從定邊縣嫁出去的治沙女英雄牛玉琴。

    雖然各自的“領地”相隔不遠,但幾個人平時難得一聚,同到人民大會堂領獎更是頭一次。在賓館吃完晚飯後,4個定邊老鄉仍然激動不已,不約而同地聚到老石的房間“諞一諞”,從家長裏短到治沙的苦辣酸甜,從種啥樹到發展什麼產業,從交流經驗到談發展設想,話題離不開“治沙”、“種樹”。

    這一夜,老石房間裏的燈亮到很晚,溫暖的燈光如同毛烏素沙地上鋪展的綠色希望。

    ■一個沙窩窩一首歌

    石光銀拿出一部相機,請記者幫他拍個照,“這相機過去都是戰軍用”。石戰軍是石光銀的兒子,今年3月12日,在從寧夏銀川趕回定邊參加義務植樹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亡,年僅34歲。戰軍是個好人,忠厚、能幹,在治沙和致富上比老石還有辦法。這是幾個老鄉對石戰軍的共同印象。老石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說:“戰軍沒了,我還在,治沙還要繼續幹下去。”

    治沙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杜芳秀,一個聽起來柔弱的名字卻屬於一個錚錚男兒。在承包荒山以前,杜芳秀是個成功的商人,在北京做生意。1999年,響應國家再造一個山川秀美西北地區的號召,為了家鄉還在受窮的兄弟姐妹,杜芳秀毅然返鄉,投身綠化荒山,曾經差點把命搭在造林上。一年春節,他為自己寫了一副對聯:誓將禿嶺變綠洲,定叫荒山成綠海;橫批為:癡心不改。

    王誌蘭真的曾經種樹種成了“瘋婆姨”。2003年,由於造林資金短缺,王誌蘭一家人陷入了生活困境。“我當時想,要不是我這樣種樹,憑著丈夫的好手藝,我們一家人生活就不會那麼困難,苦得都交不出娃娃的學費。”由於心理壓力過大,王誌蘭的精神徹底崩潰,“瘋得連娃娃看到我都害怕”。最後,在醫院治療了40多天才恢複了正常。王誌蘭笑著說,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很好笑。說這話的時候,眼淚濕潤了王誌蘭的眼眶,丈夫郭榮一直在旁邊笑吟吟地看著妻子。

    擁有全國治沙女英雄等多項榮譽光環的牛玉琴,仍然和一個普通的陝北農婦沒有什麼不同。榆林人說:“就是這婆姨,愣是用淚水和汗水把沙漠裏的樹澆活了!”中年喪夫、獨自贍養神智不清的婆婆、在沙窩窩裏像個男人一樣幹活兒……牛玉琴的故事和精神在茫茫沙海傳唱,激勵著王誌蘭等新一代治沙人。可即便每個沙窩窩都有一首歌,也唱不完治沙者的喜樂憂愁。

    ■綠色是他們的最高榮譽

    治沙的人“受的是騾馬的罪,吃的是豬狗的糧”,與沙鬥、與地鬥,為了奪回生存空間,每個治沙治荒的人都經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這麼苦、這麼累,到底值不值得?

    “咋不值?黨和國家給了我們這麼多榮譽。而且,沒有黨的好政策,也不會有我們的今天。”牛玉琴說。

    這些定邊的治沙人曾獲過多少榮譽,連他們自己也數不清了。“每一次得獎都是一次激勵,我們的事業得到了黨和國家的肯定,身上就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兒”。

    滿足感和成就感不僅僅來自於這些獎勵,更來自沙地上的一片蔥蘢,綠色才是他們的最高榮譽。

    對於石光銀來說,十裏沙的子孫後代不用再吃風沙的苦頭了。治沙再難,值。

    杜芳秀說,看著荒山變綠,鄉親們不再過著苦哈哈的日子,就算種樹把命搭上了都值。

    王誌蘭和丈夫郭榮至今還記得,自家山林結出的第一個水蜜桃的味道:沒有比那再甜的了。

    ■三股勁想擰成一根繩兒

    石光銀和牛玉琴算是同一代治沙者,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為後人留下了一片綠蔭,更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杜芳秀和王誌蘭則算是新一代治沙人,他們更有文化,在治沙上走的彎路更少,科技、產業、市場,唱響治沙三重奏。

    “我看,咱們定邊的3家合起勁兒一塊兒幹事業。”石光銀說。

    “對!”杜芳秀和王誌蘭異口同聲地響應。幾個人開始勾勒合力辦廠的藍圖。

    “石叔,我們做過了市場調研,發展養殖業、辦肉加工廠是個特別好的項目。”王誌蘭結合自己的發展經驗說,“比如養兔,見效益可快,一窩接一窩,樂得我都合不上嘴。注冊了‘榮蘭’商標後,賣得可好了。”

    杜芳秀說:“咱們三個就合夥兒發展農林產品深加工項目,肯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幾個人越說越來勁兒,甚至討論起公司的名稱。杜芳秀建議從3個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叫銀秀蘭毛烏素荒沙治理農林合作社或有限責任公司,“反正名字裏不能少了毛烏素、合作社和一個‘林’字兒”。

    已是深夜,幾個人仍然談性未盡。此時,獎杯和證書已經被收進了行李箱,對於未來的設想更讓他們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