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化:綠竹化“金枝”迎巨變

來源: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08年08月27日 瀏覽次數:

  每天到自家毛竹林走走,已成了連允祿的“必修課”。“看著這些蒼翠欲滴的綠竹,什麼煩心事都沒啦。”

  連允祿是福建寧化治平佘族鄉坪埔村的竹農。“今年閩筍幹行情特別好,單賣這就賺了2萬多元。加上冬筍、春筍、毛竹的收入,每畝每年平均五六百元收入不在話下。”在他看來,40多畝的毛竹林,已經成了家裏的“活銀行”。他說:“在以前,這想都不敢想。”

  地處寧化西南的治平佘族鄉,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麵積不足0.6畝,加之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相對滯後。14.5萬畝的莽莽竹海,是治平的最大資源。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治平就分山到戶。人均10餘畝的毛竹山,是農民增收的最大‘本錢’。如何做好‘竹業文章’,曆屆黨委、政府都在探索。可曆經20多年的努力,竹山並沒有如期成為竹農的‘金山銀山’。原因何在?”2004年,剛履新的鄉黨委書記伍秉曲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一番細致調研,伍秉曲發現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竹山不通路,毛竹下山難,企業不願來,毛竹價格低,竹農無心管。很多竹農,甚至還停留在10多年前,“挖鮮筍賣錢、砍嫩竹造紙”的粗放利用模式。

  “竹山沒有路,我一天肩扛背馱頂多能運下五六根毛竹,一根賣個三四元,收入還比不上打一天工。哪個有心思上山管毛竹?”連允祿說。前些年,一畝竹山一年收入還不到50元。絕大多數竹農都和連允祿一樣,視竹山為“雞肋”。

  “經過充分論證,我們意識到,治平要發展,關鍵在竹業。竹業要發展,關鍵在持續。要改變竹業‘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困境,必須持續突圍‘硬件’和‘軟件’兩大瓶頸。”伍秉曲說,“硬件,就是竹山公路;軟件,就是竹農認為‘毛竹山上找不到吃’的意識。”

  治平平均海拔678米,地勢陡峭,粗壯的叢叢毛竹,“深鎖”重重山圍間。“不少外地客商看中這裏的毛竹資源,想來辦廠,但一看到坑窪顛簸的羊腸小道後,頭搖得像撥浪鼓,轉身就拜拜了。”路,已成為竹業發展的最大掣肘。

  砸鍋賣鐵,也要修通竹山路!2005年初,“竹山暢通工程”開始實施。一公裏兩至三萬元的投入,對薄弱的鄉財,無異於天文數字。“我們勒緊腰帶,一邊利用民族鄉的優勢,多方運作,獲得省市10多家幫扶單位的支持;一邊依靠竹農投工投勞。”伍秉曲介紹,3年多來,共籌資500餘萬元,修建竹山公路78條196.5公裏,使全鄉50%的竹山修通上了公路。去年,全鄉下山毛竹70多萬根,比通路前翻了三番。

  竹農是發展竹業的主體。為了培養竹農科學經營竹山的意識,一係列運作之舉,紛紛推出:“穩資源、興產業、重科技、促效益”的毛竹發展戰略、竹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優惠政策陸續出台,“興竹富農”成為全鄉共識;政府掏腰包,分批次組織各村竹業大戶到浙江安吉、永安等地考察;建立了5個科技示範基地和3萬畝的豐產毛竹林基地,讓竹農“有樣可學”;引智入鄉,把竹業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為竹農答疑解惑;多方籌措,投入150餘萬元,修建了48個20立方米以上的蓄水池,對缺水的竹山實施噴灌;搭建“網上竹業”平台,讓竹農在網上谘詢技術、交流信息、洽談生意……

  從安吉考察回來,治平村的賴大仁開了眼界,驚呼“管好竹山,效益不得了”,並於2004年一口氣承包了320多畝竹山;經過十多期護筍養竹的技術培訓後,連允祿家的竹山,“每畝新增毛竹80餘根,平均胸徑比原先長了2寸,效益更是增加了十多倍。”

  在治平,“把山當田耕,把竹當菜種”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

  路通竹俏。先前離開的竹製品企業,紛紛“轉身”,回到治平辦廠。這又帶動了毛竹價格的上漲,2004年一根毛竹七八元,現在可賣到十五六元。11家加工企業,生產的竹炭、竹簽、竹地板、竹香芯、竹窗簾等產品,使毛竹從竹枝到竹兜都得到有效利用。

  為了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該鄉於2006年成立了竹業協會,並在12個村裏設立分會。協會按照“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原則,為竹農和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供求、價格信息,促進竹業有序發展。會長範天健介紹,協會既促農增收,又保證了加工企業原材料供應,被評為全省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綠竹化“金枝”,佘鄉迎巨變。

  去年,治平全鄉竹加工總產值達4425萬元;全鄉湧現出680多戶筍、竹加工家庭作坊,年加工閩筍幹達660噸,實現產值1782餘萬元;465戶竹膠板半成品加工戶,年加工竹膠板半成品8萬套,實現產值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6元中,竹業收入占了85%。

  信步治平溪畔的洪門壩新村,60多幢三四層新房拔地而起。“每幢造價平均在30萬元以上,都是富裕起來的竹農建的。從2004年算起,全鄉2800多戶,已有300多戶建了新房。”伍秉曲介紹。四年前,集鎮還沒有一家摩托車店,現在已經有了五家;鄉裏有了10多部小轎車,都是先富起來的竹農購置的。

  “一家大公司打算投資一個億,在鄉裏承包三到五萬畝的竹山基地,立體開發毛竹資源。竹農以竹山入股,竹農‘變身’竹業工人,山上管護,山下加工,既賺分紅,又賺工資。這是治平竹業以後的發展方向。”

  在伍秉曲看來,佘鄉的巨變,才剛開始。

  編後語

  在落後的山區,如何因地製宜,腳踏實地,找到最合適的發展路徑?寧化治平佘族鄉無疑是個很好的樣本。

  青山還是那座青山,竹林還是那片竹林。不一樣的是,治平佘族鄉竹農的觀念變了,從“挖鮮筍賣錢、砍嫩竹造紙”發展到“把山當田耕,把竹當菜種”;竹山的效益變了,從“竹山不通路,毛竹下山難,企業不願來,毛竹價格低,竹農無心管”發展到如今路通竹俏,竹業“升級”,先富起來的竹農建新房,買轎車。這一切,得益於佘鄉科學經營竹山之道。

  佘鄉的巨變才剛開始,佘鄉未來的巨大變化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