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外陳村是個掩映在竹林中的山村,村莊依山而建,一條小溪如玉帶穿村而過。而就是這個僅有226戶,人口632人的小村子,利用自身的毛竹資源優勢,在區林業部門的引導下,經幾十年的發展已成一個竹器加工專業村,全年村民收入100多萬元。
竹製品帶來百萬收入
外陳村有山林8296畝,其中毛竹4000多畝。7月30日,村支書龔元龍向我們介紹說,毛竹加工是村裏的傳統產業,村中有78戶人家從事掃帚、籮筐、筅帚、衣褲架、簸箕和竹籃等竹製品的手工製作。
現年76歲的傅林財是典型的紮掃帚村民:“我紮掃帚已有30多年,加工製作衣褲架也有20多年了。”目前,雖然年紀大了,可傅林財的手藝依舊靈活。他說,自己平均每月能紮100把掃帚,一把掃帚的上門收購價是3.5元。就在前年,因為市區一家單位的需要,他夫妻二人在三天半時間內就趕出衣褲架1000多個,按當時每個0.25元的價格,一下子就賺了250多元。以前,他光做衣架,每年就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村民蘇培良則主要加工筅帚。“我加工筅帚已有十多年,剛開始一天隻紮20隻,一年也就隻能紮六七千隻,當時的價格為0.15~0.2元/隻。”蘇培良說,現在與妻子倆人最快時一天能紮100隻,平時每天也能加工70隻,平均一年能生產2萬多隻,一隻筅帚的批發價是0.65元至0.7元,一年收入有1.3萬元至1.4萬元。他說,家中的5畝毛竹全是“自產自銷”,即使是好的毛竹,每擔毛竹也隻能加工成150隻筅帚。加工之餘,蘇培良還替杭州、嘉興、上海等地的商家代收購筅帚,一年要收購筅帚5萬隻,賺的錢自然比以前多,也比以前順當了。
57歲的賴銀仙也主要加工筅帚。她說,一人一天能紮出三四十隻,一天能賺20多元,再加上自己養山羊賺的錢,每年的收入可觀。目前,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加工筅帚。龔元龍說,與蘇培良一樣的替商家代收購筅帚的農戶,村中有四五戶。村民傅林土是其中最大的代購商,去年替商家代收購筅帚10多萬隻。龔元龍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村裏一年平均生產掃帚6萬把,批發價為3.5元/把,零售價為4.5元/把;筅帚能生產100多萬隻,價格為0.65~0.7元/隻;籮筐每年能製作450餘副,每副能賣140元;再加上其他的竹製品,整個村子的竹器加工年產值100多萬元。
毛竹加工趨向產業化
春節期間的一場雪災,令外陳這個“以竹為生”的村子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為了減少損失,柯城區林業局決定在外陳村引進毛竹加工機器,發動農戶進行毛竹拉絲、竹簾、竹席生產。林業部門組織了外陳村十幾戶加工戶奔赴龍遊等地考察取經,至今年4月份,村中七八戶農戶決定聯營生產。他們投入十多萬元,購進毛竹加工機器開始辦廠。區林業局還對村民購買機器,采取50%的經費補貼,來促進加工戶順利投入生產。
聯營戶中,村民祝雙土、蘇三土是主要投資人。這天,我們在村頭的毛竹加工廠房內,見到了正在忙碌的祝雙土。他說,廠內有大大小小的撞機、打簾機和拉絲機等17台。“我們的毛竹加工廠是今年5月辦起來的,7月初正式投入生產。”現有10個職工,2名是本村的,其餘是從鄰村茶鋪村雇來的。
“他們拿的是計件工資,女工平均一天30元,男的50元。”祝雙土說,現在生產銷售形勢良好,已運出去4卡車竹簾,價值2萬多元。 “如果外陳村的機器化加工能進一步擴大規模,這毛竹加工的價值還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陪同采訪的柯城區林業局幹部說,讓更多的村民參與機器加工,跑銷售,實現種植、加工、銷售產業一條龍,到時致富的就不僅僅是外陳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