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從6月15日開始推出的長篇係列報道《關注我們的生態》到今天為止,已全部刊登完了。
這組報道,以每周一個整版的篇幅,從森林保護、沙化治理、濕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等5個方麵向讀者介紹了我國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麵所做的不懈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麵臨的一些問題等。
日前,記者采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請他就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記者:本報推出的這組係列報道引起讀者對生態文明的進一步關注。請您談談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賈治邦: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文明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任務,是黨的執政興國理念的新發展,是生態建設的新目標,不僅對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還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具有重大影響。
記者:在您看來,生態文明指的是什麼?
賈治邦:生態文明指的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係,建設科學的生態運行機製和良好的生態狀況支撐的物質、精神、製度方麵成果的總和。
其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落實及其成果的反映,它摒棄人類破壞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動,倡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並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
記者:生態文明對全社會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
賈治邦: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生態倫理道德,並自覺履行維護生態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生態文明主張人對自然承擔道德義務。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沒有明確的規範,缺乏人類對待自然的行為的評判標準與道德約束,當一些人在做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掠奪式、破壞式的索取行為時,並不會產生負罪感、愧疚感,也不會受到人們的道德譴責。
生態文明倡導的生態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謀求物質利益時必須有所節製,在可能破壞生態時,即使具有極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約束。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每一個公民、每一個社會團體、每一個國家都負有建設和保護生態的責任和義務,並自覺地承擔,共同保護和建設地球家園。
此外,生態文明還要求人類選擇有利於生態安全的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有利於生態安全的產業結構,建立有利於生態安全的製度體係,逐步形成促進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良性運轉機製,使經濟社會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對後代人的需求不構成危害,最終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記者:對於我國林業戰線上的廣大職工來說,他們是否成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
賈治邦:可以這麼說。林業職工履行著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多種職能,承擔著建設森林生態係統、保護濕地生態係統、改善荒漠生態係統的重大使命。這些,已在你們的這組報道中有所反映。
比如說,全球已出現的森林銳減、濕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種滅絕、水土流失、幹旱缺水、洪澇災害、氣候變暖和水汙染、空氣汙染十大生態危機,有八大危機主要靠林業來治理,這當然離不開林業職工的奉獻。
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麵積達8億多畝,居世界第一;全國沙化土地麵積逐年減少;林業係統建設和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達到1740處,約占國土麵積的12.6%;有效保護了45%的自然濕地和85%以上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這些,都與林業戰線上的廣大職工默默奉獻分不開。
記者:對於林業戰線來說,建設生態文明,還有那些工作要做?
賈治邦: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林業部門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重大使命。
一要加快構建完善的生態體係。通過培育和發展森林資源,著力建設和保護好森林生態係統、荒漠生態係統、濕地生態係統,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的生態體係,滿足全社會對生態產品的巨大需求。
到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0%以上,完成治理沙化土地1300萬公頃,封育保護372萬公頃,重點治理地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初步形成全國濕地保護區網絡體係。
二要加快構建發達的林業產業體係。切實加強第一產業,全麵提升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積極轉變增長方式,努力構建門類齊全、優質高效、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林業產業體係。
三要加快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大力普及生態知識,宣傳生態典型,樹立生態道德,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