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攆筍:大熊貓專家張和民對此有個簡易的解釋,分布在1300米到3000米等不同海拔高度的竹子從3月開始由下而上生長,野生大熊貓攆著新鮮竹筍而發生季節性遷徙,哪個地方竹筍最多,它就到哪裏,逐漸往高海拔地區攆筍,有了營養豐富的竹筍,身體狀況好了,發情、產仔自然而然也就完成。每年4月至5月,熊貓的發情期與“攆筍期”同期而至。
由於地震而形成的大水溝達400平方米、深溪溝達400平方米、被損壞的野生動物體能恢複場達920平方米,整個保護區受災總麵積約4600平方米……這是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的一組數據。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分布著8-10隻野生大熊貓,是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的一小部分,也是離市區最近的大熊貓分布點。
來自國家林業局的數據,中國共有野生大熊貓1590多隻,僅分布於我國四川、甘肅和陝西三省交界的岷山、邛崍、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和秦嶺等彼此孤立的六個山係裏,而在本次地震中,擁有中國最大的野生大熊貓種群的岷山山係的近20個岷山地區大熊貓保護區受地震嚴重影響。地震對大熊貓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大熊貓會不會大量遷徙?
岷山體係被震多個保護區受影響
岷山山係地跨四川、甘肅兩省,擁有中國最大的野生大熊貓種群,野生大熊貓數量占全國的44.4%。其中,位於四川省境內的大熊貓棲息地麵積達9245平方公裏,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棲息於此。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寶興蜂桶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都位於此。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趙誌龍說,由於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離震中映秀僅一山之隔,一直以來有著植被豐富的山林,如今看到的是滿目瘡痍的裸露黃土和成片垮塌的山體。據他分析,對大熊貓來說,地震的直接影響在食物被毀、巢穴被毀、熟悉的生活環境被毀三個方麵。不過,趙誌龍認為,這些破壞並不會對總體生態環境造成徹底顛覆,也並不會引起大熊貓大量遷徙。
不僅龍溪虹口如此,從彭州白水河保護區、臥龍大熊貓保護區、寶興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北川、平武,直到青川的唐家河保護區,甚至甘肅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都處於岷山山係上,而正好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截至5月23日,近20個岷山地區大熊貓保護區受到此次地震嚴重影響。
不會出現大熊貓大量遷徙現象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跟過去相比,目前野外大熊貓的棲息地已經減少了,現僅存的1萬餘平方公裏還分布在30多個縣境內,其棲息地麵臨嚴重的片斷化和破碎化,野生大熊貓被分割成20個孤立的小種群。
5月28日,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炎拿出我省大熊貓隔離帶地圖,圖上,8個大熊貓隔離種群獨立成形:“由於震區本來就有許多深峽穀,地質災害頻發,再加上公路及旅遊開發,將加劇孤島形式的野生動物分布趨勢。”這樣一來,人們所擔心的大熊貓大量遷徙現象並不會出現。
不能“攆筍”影響大熊貓生存
“大量遷徙”在大熊貓專家們的眼裏顯然不是主要問題,大熊貓專家、臥龍大熊貓基地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對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狀況表示出擔憂:“主要是會破壞熊貓攆筍。”關於“攆筍”,張和民有個簡單易懂的解釋:分布在1300米到3000米等不同海拔高度的竹子每年從3月份開始由下而上生長,驅使野生大熊貓攆著新鮮竹筍而發生季節性遷徙,每年4至5月,熊貓的發情期與“攆筍期”同期而至,營養豐富的竹筍成為了大熊貓活動的必需“夥食”,於是就產生了“攆筍”。大量調查表明,在野外,假如一年中新鮮竹筍的季節往後推,那麼野生大熊貓產仔的月份也會往後推:“哪個地方竹筍最多,它就到哪裏,逐漸往高海拔地區走,一邊攆筍,身體狀況好了,發情、產仔自然而然也就完成。”
然而地震後,年複一年的“攆筍”變得撲朔迷離。“地震造成了臥龍保護區64平方公裏植被破壞,約占大熊貓生存環境的30%,破壞區集中在海拔2500以下,正是大熊貓活動最頻繁的區域。”拿著中科院地理所發來的衛星圖片,張和民分析,一旦“攆筍”被破壞,會給野生大熊貓的生殖、遷徙帶來影響,甚至影響到熊貓種群。而他推測,這種影響不會是短期的,對野生大熊貓將是一個長期的影響。
保護區受重創災後需要加強監測
不過,地震對野生大熊貓的影響尚無科學調查依據,目前首要工作是加強對野生大熊貓的監測。來自四川省林業廳的消息稱,汶川大地震後,岷山、邛崍山係近30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多年來建立的保護體係、保護區基本建設受到重創,很多保護設施房屋倒塌。一些專家擔心,假若保護區基本建設恢複不快的話,監測工作恐怕很難有效開展。
一個好的消息是,目前,關注大熊貓的一些部門、組織已經迅速行動起來。國家林業局已火速行動起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已為大熊貓發表捐款倡議書;CI-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主任、大熊貓研究專家呂植宣布成立“熊貓衛士救援基金”,首批資金50萬元,用於長期的災區重建援助工作;除了國內一些企業積極加入到對大熊貓保護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外,國外一些動物組織已開始對大熊貓保護站進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