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大愛寫就的生命宣言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8年06月13日 瀏覽次數:

 

大勇大愛寫就的生命宣言
——來自四川臥龍抗震救災一線的報道


  公元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中國四川汶川。

  曆史永遠牢記這個時刻,全球目光聚焦這個地方。

  天崩地裂,江河嗚咽;山川變色,萬物盡摧。一場以汶川為中心的裏氏8.0級特大地震,短短80秒鍾,無數生命被推到生死邊緣,數萬同胞遇難,數千萬民眾頓失家園。強烈地震撼動中國,毀滅性災難震驚世界。

  14時46分,新華社快訊: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之後,新華社接連發出數條消息,中央電視台打破正常節目跟進報道震災詳情,一遍又一遍地播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臥龍大熊貓保護區位於地震中心。

  臥龍——大熊貓,重災之地,國之瑰寶,頓時引起多方關注,牽動無數人的心。

  地震發生不久,新華社記者打電話詢問國家林業局新聞辦公室:四川汶川發生地震,臥龍大熊貓是否遇難?

  一時間,國家林業局新聞值班電話不斷地響起,各方關切之聲傳來:

  “臥龍地震了!災情怎樣?”

  “那裏的職工群眾和遊人情況怎樣?”

  “國寶大熊貓情況怎樣?”

  “他們急需什麼幫助?”

  所有的人都揪心牽掛。可打往臥龍和四川省林業廳的電話全部中斷了。

  國家林業局領導當即指示:全力搶救生命,保障災民生活,維護大熊貓安全。國家林業局連續召開多次抗震救災專題會議,迅即派出工作組趕赴四川災區協助指導抗震救災工作,並采取一係列措施,給臥龍以重點救助……

  地震發生後,我們奉命趕赴四川災區采訪。因地震造成大麵積山體塌方和泥石流,到臥龍的公路均遭阻斷。從成都經都江堰市至臥龍的近200公裏內,因汶川縣映秀鎮至臥龍鎮的數十公裏全線嚴重阻斷而無法通行。直到進入臥龍的西線道路被搶修打通後,我們從成都市繞行雅安市,經寶興縣,翻越海拔近5000米飄雪的夾金山和巴朗山,穿過鄧生,行駛500多公裏蜿蜒崎嶇的山路,20個小時後抵達臥龍。這條目前為止臥龍地區唯一與外界聯係的生命線,把大部分救災物資和救援力量送抵臥龍等災區。

  走進臥龍,我們感同身受。親眼目睹那怵目驚心的慘象,才知道什麼叫地動山搖,什麼叫山崩地裂,什麼叫房倒屋塌。見證那震撼人心的一切,才知道什麼叫頂天立地,什麼叫感天動地。自強不息、生死與共、守望相助的臥龍人民,經曆這場生死抉擇考驗和生死競速較量,在災難中挺立起來,猶如一道戰地彩虹,在震後的廢墟上展現出耀眼的別樣靚麗!


  災難救援: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場麵

  救人!救人!一切以人的生命安危為重,緊急實施生命救援的大行動

  搶險!搶險!始終以無畏大勇無私大愛,合力抗擊從天而降的大災難

  在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麵前,臥龍人民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

  全麵打響抗震救災大戰

  天搖!地動!山崩!

  大地震把臥龍搖擰得痛苦不堪,撕裂成傷痕累累。

  到處房塌屋裂,山體滑坡,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雨滂沱,泥石流暴發。

  頓時,道路被截斷,河道被堵塞,水斷了,電斷了,通訊也斷了……

  臥龍成為孤島困城,痛苦和憂傷的陰雲襲來。

  臥龍工作人員鍾紹華地震後徒步走出臥龍報信。“地震非常強烈,人根本無法站立,趴在地上都趴不穩。我看到一整個屋頂掉了下來,濺了我一臉灰。地一抖,手機信號便全部沒有了。”他描述當時的情景。交通、通訊中斷。所有鄉鎮和村組均靠人冒險跋山涉水才能互通信息。

  臥龍地區所有辦公、住宅、商業用房都被震裂成為危房,無法使用。山區林農98%以上的房屋被震倒垮塌,化為廢墟。全區9個電站8個癱瘓,90%輸電線路被毀損,自來水廠和供水係統被毀壞。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養殖基地32套圈舍,有14套被毀已不能使用,18套圈舍嚴重受損。養殖基地的橋梁損壞,大門被埋,四麵山體嚴重滑坡。大熊貓醫院已成危房。大批科研儀器受損。人工飼養的63隻大熊貓中,重傷、輕傷各1隻,有6隻失蹤。

  臥龍地區因地震造成48人死亡,35人重傷,136人失蹤。地震發生時,當地有近萬人被困受災——有4600多村民,500多名特區、管理局職工,還有千餘名工程施工人員,近百名中外遊客……

  救人!救人!趕快救人!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生命高於一切。

  危急關頭,困境絕地,災難突如其來,臥龍迅即應對。臥龍特區、保護區管理局快速反應,立即出動宣傳車巡回喊話:“地震了,快出來……”職工群眾迅速到廣場和寬闊地帶避難,贏得了自救的時間和機會。

  隨即,臥龍特區、保護區管理局與有關方麵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8個突擊小組,全麵開展搶險救災工作。臥龍鎮、耿達片區、研究中心、臥龍投資公司及各村、組也分別成立了救災應急組織,第一時間實施搶險救援和自救。在臥龍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一場全員抗震救災大戰全麵打響,救援搶險大行動時不我待。

  災後的半個月,這裏是那麼的緊張而忙碌——

  12日,緊急搭建帳篷,臨時安置遊客、民工、中心小學師生、村民及職工;及時救治10多名傷員和群眾;從垮塌的醫院中搶救出藥品和設備,冒著生命危險搜尋清潔水,緊急搶險恢複沙灣電站一台發電機組,打通了前往臥龍鎮和花紅樹村的道路。研究中心全力保護大熊貓,安全轉移了去年出生的18隻大熊貓。

  13日,分段搶通公路,搶挖油庫,進行電力搶險恢複供電。研究中心全力保護大熊貓,找失蹤大熊貓,找食物,找水源。

  14日,繼續救治傷員,全部重傷員傷勢轉危為安。通過直升飛機轉出8名傷勢嚴重傷員。全線進行公路搶險,三次冒險組織進入垮塌的醫院廢墟中搶救藥品,突擊組13人與10位武警戰士到核桃坪油庫搶險。上山尋找可飲用水源,意外地找到熊貓“妃妃”,用投食辦法將其引回飼養場。

  15日,繼續搶修臥龍-鄧生、臥龍-耿達兩條公路。從巴郎山往小金搶修的道路兩麵都挖到了三聖溝。繼續搜尋失蹤的大熊貓。對核桃坪的大熊貓圈舍進行清理,14隻大熊貓幼仔暫在這裏飼養。

  16日,兩架直升機送來救災物資,往外轉移護送6名重病傷員及滯留5名外國遊客。組織隊伍搶險維修熊貓電站、沙灣電站變壓器。安置通訊設備,架設無線電話,幫助撥打平安電話。繼續投食搜尋失蹤大熊貓。清理、搶修恢複受損大熊貓圈舍。

  17日,在沙灣召開抗震英雄王剛同誌追悼會。王鵬彥常務副局長率隊步行到耿達慰問災民。繼續投食、搜尋失蹤大熊貓,大熊貓“圓圓”返回飼養基地。

  18日,全天出動10架次飛機,帶走一批重傷病員、孕婦、嬰兒。轉移老年騎遊隊和滯留區內人員近80人。打通了到小金的道路,全力搶修臥龍到耿達的道路。搶修熊貓電站,沙灣電站開機運行。組織11人到足木溝炸藥庫搶運5噸炸藥。廣東省珠江醫院、中山醫院的9名專家,成都軍區某師政治部、炮兵團及第三軍醫大學的11人抵達耿達。將8隻奧運助威熊貓轉移運往成都基地。

  19日,空軍救援部隊派出6架次直升飛機運輸救災物資。駐重慶某軍、第三軍醫大學、小金縣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等單位150餘人在臥龍開展抗震救災。小金縣醫療救援隊正式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巴朗河橋正式貫通。搶修及架設座機,恢複手機通訊。啟動人員轉移工作,轉移國內遊客、民工、職工及家屬255人,累計成功轉移348人。

  20日,臥龍-日隆方向的道路搶通順利,臥龍-耿達方向的道路難度較大,全天推進了100米。繼續搶修大熊貓獸舍。

  21日,重慶武警直屬工程部搶險隊到達核桃坪搶修耿達到映秀的公路。從寶興縣砍伐並運來一批供大熊貓食用的竹子。

  22日,美國公益慈善組織——熊貓國際援助的帳篷、食品、藥品,雅安基地組織的4噸大米等救援物資送到臥龍。在野外投放窩窩頭和蘋果,繼續搜尋失蹤的3隻大熊貓。

  23日,武警工程部隊大規模施工開路。熊貓幼兒園上方懸崖依然不間斷垮塌,飛石危及幼兒園熊貓。將樂生等6隻大熊貓轉移到雅安基地飼養,對剩餘的46隻大熊貓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24日,武警工程部隊疏通了白龍溝水源,研究中心辦公區已恢複供水。由於生化室實驗樣品儲藏室的冰箱斷電,大熊貓尿液、糞便等樣品已變味變質,不能再用於科學研究,選擇了一些還未腐變的重要樣品轉移到熊貓醫院冰箱中保存。

  25日,前往核桃坪後山尋找逃逸的大熊貓茜茜,發現大量野生大熊貓采食竹筍的痕跡。前往後山采集竹子。在新建1號放養圈內發現大量采食竹筍的痕跡和糞便,估計有大熊貓仍然在附近。但難以斷定為茜茜所留。

  在此期間,指揮部還收集並集中管理食品、柴火、飲用水,統一安排群眾的吃住行;派出工作組下鄉查看災情,慰問災民……

  大難當頭,一切以生命為重,救人是第一位的。通過緊急施救,成功地援救了大批滯留在臥龍災區的遊客、民工和過境人員。

  ——外國遊客被援救轉移。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員工不顧自身安危,緊急救援出35名正在園區內遊覽的美國、英國等外籍遊客,並轉移到臥龍機關所在地的沙灣臥龍山莊安頓下來。15日、16日,調用直升機將外國遊客安全轉移出災區。美國、英國的遊客在登機前流下感激的淚水。

  ——幸免於難的騎遊隊老年人被成功救出。臥龍指揮部得到施救信息後,立即組織搶險組成員,冒著頻繁餘震的危險,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指定地點,將崇州老年騎遊隊幸免於難的23位老年人轉移到臥龍沙灣安置點。

  ——大批重傷病人得到醫治救助。先後用直升機將35名重傷員送達成都緊急救治,將耿達鄉13名重傷病員、3名臨產孕婦、3名嬰兒轉移出來。當地醫療隊救助40多名傷員,轉移重病傷員6人,診治大批傷病人員。

  ——大批滯留人員得到安置或安全轉移。陸續安置了大批在臥龍境內建房修路的民工,過境的駕駛員和乘客。累計轉移遊客、過境人員、民工、職工及家屬2000多人。

  ——國寶大熊貓及時得到保護。從廢墟中及時搶救出並安全轉移了14隻大熊貓幼仔和20隻大熊貓,及時救治受傷的大熊貓。對6隻失蹤的大熊貓進行搜救,已找回4隻。61隻圈養大熊貓全部被安置到安全地方,北京奧運大熊貓等10隻大熊貓被轉移到成都基地和雅安碧峰峽基地。

  在開展以保生命、保安全為主的生命救援大行動的同時,及時開展各種搶險排險行動。

  災難發生後,臥龍對外交通全線癱瘓,外援物資難以運入。一時間,臥龍地區災民安置物資告急,群眾生活物資告急,醫療救治設施和藥品告急,大熊貓食品告急……打通臥龍對外的公路,成為當務之急。

  因核桃坪向東到映秀方向的公路已無法打通,隻有搶修核桃坪經沙灣向西到巴朗山埡口公路。冒險搶修生命線,臥龍人抗擊災害的決心像山一樣地堅定。當時,餘震不斷,山體塌方、飛石和泥石流的危險性很大。打通這條生命線,道路施工和搶險隊員不知冒了多少生死之險,付出了多少代價。

  16日傍晚,臥龍通往小金縣的公路初步打通。

  19日,受災最嚴重、最危險的巴朗河橋貫通,標誌著臥龍連接外界的生命通道正式打通。

  在外來電源全麵中斷的情況下,臥龍電力職工全力保護電站,緊急搶險排險。恢複了沙灣電站一台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轉,並架設了專用線路。災後第二天,就恢複了沙灣片區安置點的夜晚照明,啟用兩個專用照明燈。

  地震後,臥龍保護區內的熊貓、沙灣、耿達龍潭等電站的積水迅速增加。因外來電源全斷,閘門無法開啟泄洪,嚴重危及堤壩和發電機組設備的安全。情況十分情急。龍潭電站職工陳慧靜冒險爬上電站大壩,發現電站備用電源的電瓶損壞,他不顧危險,用手拔出電源電線,對接電線,使備用電源工作,保證了大壩和下遊千餘名群眾的安全。熊貓電站職工劉華清等3人冒著大風大雨和餘震危險,爬上數米高的閘頂,用手把沉重的起備機開啟,落閘截流排洪。沙灣電站應急泄洪管道的爆破膜因故障無法自動爆破,近60歲的沙灣電站站長周誌友,冒著危險下到10米深的渠內,用鐵錘依次把4個爆破膜擊破。電站保住了,他卻被噴射而出的水流淋成了“落湯雞”。

  隨後幾天,指揮部多次組織搶險行動。搶險隊員冒著生命危險,從衛生院搶運藥品,從銀行搶運現金,從油庫搶運油料,從炸藥庫搶運炸藥,到各處搜尋清潔水……一係列搶險行動,展現了軍警民的強大力量和大無畏精神。

  21日,來自北京的武警交通直屬工程部隊首批41名官兵進入臥龍,搶修臥龍至映秀這條生命線。

  一隊隊外援醫務人員趕來了,一支支部隊開進來了,一批批食品、通訊器材、醫藥用品送來了。

  災後的臥龍,溫暖的陽光照來,不再孤單。

  為緩解災民的恐慌和不安,指揮部派專人抓緊修複衛星電視天線,開通衛星電視地麵接收點,使災民能夠及時看到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和四川衛視節目。還想盡一切辦法,開通衛星電話,架通8對容量的衛星通訊移動應急網絡,供受災群眾撥打平安電話,與外界聯係。通過收看電視、撥打電話,災民情緒穩定下來。

  災難凝聚人心,也見證人心。在災難麵前,臥龍人民群眾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眾誌成城,積極抗災自救,築起震不垮、壓不塌的堅強堡壘,表現出了臨危不懼的勇敢、挺立不屈的堅韌和空前無比的團結。

  冷靜與堅強,團結與協作,奉獻與愛心,是這裏的主旋律。

  救助生命,扶危濟困,共渡時艱,是這裏的最強音。

  臥龍的廣大黨員幹部總是衝鋒在最前麵,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鼓舞了群眾的幹勁和熱情。480名科技工作者和機關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崗位。地震發生時在都江堰市參加學習的汶川縣公安局臥龍交警中隊指導員江俊,臥龍公安分局副局長兼派出所所長張世林,冒著生命危險,徒步兩天翻山越嶺趕回臥龍,參加抗震救災。

  臥龍廣大職工和村民群眾英勇頑強,在災難麵前表現出顧全大局、堅強勇敢、自強自立的大義大勇精神和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先人後己的傳統美德。

  他們有的親人都在重災區,失去了聯係,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仍在堅守,在戰鬥。

  他們有的失去愛人、父母、孩子,很快擦幹眼淚,忍受著失親人、失家園的悲痛,冒著餘震的危險,投入抗震救災。

  他們有的不顧自己的安危,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有的老師衝上危樓教室營救疏散學生,用身體掩護、血肉之軀為學生趟開一條條生路。

  職工群眾和飯店、商店老板自覺把自備糧油食品、純淨水、柴火和其他物資貢獻出來,有的還冒險爬上家裏危樓去取。在外援進不來、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有的把自己家中僅存的東西拿出來接濟受災更重的鄉親。

  大難麵前,點點滴滴,也能讓人感動;絲絲閃光,也能把心照亮。從中,我們讀出了尊嚴勇氣,讀出了凝聚挺立,讀出了人間大愛。

  有個飯店老板,從第一天起,就把店內所有的用具、糧油物資、車輛貢獻出來,帶上服務員到指揮部夥食組義務服務。16日,他得知姐姐在耿達木江坪保護站遇難,極其悲痛。指揮部領導讓他休息,並臨時征用了兩名廚師來接替他,但他仍然忍痛堅持不下陣地。

  有一對姓楊的老人,在沙灣開了個小賣部。地震後,他們把店裏的東西全部貢獻出來。他們在映秀幼兒園當老師的女兒,地震中被埋了三天,救出來後危在旦夕。經搶救,性命總算保住了,但從此少了一隻手臂。現在,他們替女兒照管著不滿周歲的孩子。交談中,聽說孩子已經沒有奶粉吃了,有人建議他們跟臥龍救災指揮部說說。可老人卻說:“黨和政府,還有解放軍救了我女兒,我們很感謝了。現在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臥龍農村信用社的職工李清雲擔心受災群眾急需現金,天天堅守在被震裂的臥龍農村信用社旁邊。21日,一名受災村民急需用錢,他辦理了自地震以來的第一筆業務。采訪中,李清雲忍不住向我們說出了他的痛楚。他8歲的女兒在映秀小學上學,學習成績很好,可在地震中不幸遇難了。“她真的好乖,平時出門從來不讓我買吃的、穿的,隻要買書……”他覺得很對不起女兒。“地震後我一直呆在臥龍,守著信用社,連女兒最後一麵都沒見著……我大娃娃生病走了,現在老天又奪走我的小娃娃……”說到這裏,這位一臉悲愴的父親哽咽得再也說不下去。

  在臥龍鎮政府門口,我們見幾個孩子坐在一堆木頭上玩耍,便走過去和他們聊天。“我們當時正在上科學課,老師開始還以為是壓路機。後來知道是地震,馬上打開前門,又叫我把後門打開。等同學都跑出來了,她才出來。”一名叫馬小蝶的女孩說,雖然當時同學們都嚇得夠嗆,但都幸運地逃了出來,全校沒有一個人遇難。這幾個孩子都是臥龍鎮中心小學的學生。

  臥龍鎮中心小學離鎮政府不遠。這所學校的房子雖然沒倒,但都已震裂,牆體變形。聽說我們是來采訪的,幾位老師迎了過來。

  “還沒有恢複上課,你們為什麼不回家?”

  “我們要看守學校。學校的辦公用品和學生的書包都在樓裏,現在餘震還很厲害,都不能進去拿。”一位女老師說話的時候,我們就明顯感覺到又有一次強餘震。

  臥龍轄區內的7所中小學沒有出現校舍垮塌,1200多名學生無一傷亡。鎮中心小學共有8個班,242名學生。當時有7個班在教室裏上課,1個班在操場上體育課。校長範陽福說,“地震發生時,教職工都在平房,一會就出來了。有幾個教師看見自己的學生還沒下來,急得往樓上跑。沒多久,各班的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都安全撤離下來。”

  幾位女老師告訴我們,地震那天,2樓四年級有位學生的腳有重傷,帶病上課,授課的女教師吳健疏導出其他學生後,把他背下樓。地震發生時,音樂課女教師衛建敏讓學生全部鑽到桌子底下,後來一看情況不對勁,就趕緊組織學生往外跑。她在樓上引導學生,最後一個下樓,還把腳崴了。

  “當時震得很厲害,學生們都嚇怕了,哭的、鬧的,情緒很糟糕。我們幾個女老師一人抱幾個學生,一個勁地安撫大家說,有老師在,你們不要怕!學生情緒才逐漸穩定下來。”震後好幾天,老師們都沒有回過家。全校老師都在堅守崗位,守護、照顧或護送學生。

  “直到第五天,還有一部分學生沒被領走。”一位叫劉光玉的老師說,“隻要有一個學生沒走,我們就不能走。”


  生命營救:一樣的真情,不一樣的體驗

  “誓與大熊貓同存亡”——擔起的是一份沉甸甸責任

  為了大熊貓的安全——用生命和愛護衛國寶

  因為愛著的愛,因為夢著的夢,災難麵前臥龍人對國寶大熊貓不離不棄
  臥龍核桃坪,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這個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大熊貓養殖基地,吸引了無數中外遊人。

  到過這裏的人都曾稱此地是世外桃源。熊貓苑幽居其中,像熟睡的嬰兒躺在搖籃中……

  這場震災卻無情地毀壞了它。如今走進這裏,土石殘木橫阻,殘牆斷壁欲墜,青山疤痕累累,滿目瘡痍。山上茂密森林開了無數天窗,山體多處垮塌,大麵積滑坡。河道裏滿是新滾下的亂石斷木,水流渾濁。大橋另一頭的熊貓苑,大門口的石山整體垮塌,入口已被一塊巨石和一堆堆土石亂木牢牢封住。

  據這裏的工作人員介紹,地震發生時,熊貓苑大門處的山體在垮,對麵的山體在垮,背後的山體在垮,小河下遊的山體在垮……熊貓苑四麵受夾擊。

  大熊貓研究中心副高工黃炎描述說:“當時,山上岩石垮塌,鋪天蓋地地落下來。巨石和土方墜入河裏,激起汙濁的河水,被強大的氣流帶上天空,彌漫開來,我們連眼睛都睜不開。熊貓苑內到處是汙水和泥漿,人也變成了泥人。”

  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女職工李鳳說:“我和陳瑜正在去辦公樓的路上,剛進熊貓苑大門不遠就發生了地震。當時的情形太恐怖了,我們嚇得腿都軟了,根本站不起來,走不動,隻好蹲在地上,抱頭直哭。幸好被迅速趕來的同事連拉帶拽拖到安全地帶。要不然,當場就會被砸死!”

  地震發生時,熊貓苑內有20多個工作人員,35名外國遊客。由於熊貓苑的大門被巨石堵死了,所有的人都被困於其中。

  危急關頭,與大熊貓朝夕相處的員工們首先想到的是遊客和熊貓的安全。

  “保護遊客和大熊貓的安全,是我們的職責。”熊貓俱樂部宣傳員李偉說:“災難降臨,隻要有遊人在,我們必須在;無論如何,我們誓與大熊貓同存亡。”

  這位老家在四川綿陽重災區的小夥,在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奔向辦公樓,組織樓內人員撤離,疏散和引導遊客到安全地帶。他還衝進辦公室,取出像機,記錄震中大熊貓的處境和表現。

  險情突然來臨,許多外國遊客極度恐懼。有的不停地抱怨,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哭成一團。為穩定遊客情緒,員工們及時安撫外國遊客,有的用英語與遊客交流,有的用手勢表情示意。他們或擁抱,或緊握雙手,作精神鼓勵和心理安慰。

  地震後,山上不停地掉石頭,熊貓苑內的人和大熊貓隨時有生命危險,情況非常危急。員工們冒著滾石壓砸和牆體倒塌的危險,在圍牆背麵和大橋相連處搭了一個簡易木梯,每5人一組,分組分批實施轉移。先護送外國遊客,再護送女員工,最後轉移大熊貓。

  李偉說:“這些外國遊客大多是老年人,有的身材高、體重大,有的行動不利落。把他們背上梯子,很費力氣,我們需要幾個人才行。”

  當時,男女員工一起上,有的用手抱,有的用肩扛,有的往上拉,有的從下托。

  15時50分,第一位外國遊客被成功轉移出來。

  16時30分,35名外國遊人被安全轉移到前來接應的車上。

  17時左右,女員工被全部轉移出來。

  此後,十幾個男員工返身回去搶救大熊貓。

  地震時,熊貓苑內的大熊貓受到極度驚嚇,成年大熊貓神情不安,亂走亂串;幼年熊貓嚇得東躲西藏;亞成體放養圈裏的7隻熊貓嚇得雙眼失神,爬到樹樁上一動不動。大熊貓“盧盧”受到驚嚇,脾氣變得很壞,多日不吃不喝,到20日情緒才穩定下來,開始吃竹子。

  員工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廢墟中尋找一隻隻熊貓。找到後,對熊貓進行安撫,哄著逗著,然後手抱、肩扛地將大熊貓解救出來。

  17時左右,14隻去年出生的小熊貓被首批搶救出來。

  不久,亞成體放養圈裏的7隻熊貓被解救出來。多隻成年大熊貓被轉移到園內安全地帶。

  因受驚嚇,有6隻逃出了圍欄,後經搜尋找回了4隻。基地還有53隻大熊貓。大陸贈送台灣的“團團”、“圓圓”健康無恙。“圓圓”一度失蹤四天,讓工作人員擔心不已。

  在熊貓苑“團團”、“圓圓”臨時圈舍前,我們見到了這兩隻大熊貓,他們情況良好。在安全的場所裏,兩隻大熊貓開心地在玩,恩恩愛愛。看到竹子來了就高興,啃嚼起來。“團團”喜歡追著“圓圓”跑,推擠她,還去搶她的竹子。

  “團團”、“圓圓”原來的獸舍已被山體垮塌下來的巨石震毀,已成廢墟。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紹說,“團團”、“圓圓”的別墅屋舍當時選的位置最好。地震時,“團團”、“圓圓”在獸舍屋外玩耍,塌下來的巨石沒傷著他們,逃過一劫。受驚的“團團”逃到山上,保育員譚成彬發現後,和同事黃智撥開叢生的荊棘,緊追過去。山林裏不時地滾落石塊,受驚的“團團”失去了往日的理智,亂奔亂竄,人無法靠近。譚成彬留在崖邊看守,讓黃智趕快跑回叫來獸醫。經實施麻醉後,三人將“團團”抬回基地。“圓圓”受到極度驚嚇,曾一度失蹤,第四天才被李德生和保育人員發現。保育員徐婭琳看到“圓圓”終於回來了,喜極而泣。

  地震後,大熊貓“吉妮”被困在倒塌的獸舍裏。保育員譚成彬和其他兩位同事發現後,立即進行搶救。當時,獸舍旁邊垮塌的山體懸崖上不時地落下石塊,譚成彬不顧個人危險,衝進獸舍,一塊一塊地搬開石頭。找到“吉妮”後,破開獸舍後窗,在外麵兩位同事的接應下,將受驚的“吉妮”解救出來。

  “吉妮”的得救讓大家很高興。因為這隻大熊貓曾是多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她的媽媽14歲高齡才產下她,她懷孕324天後於去年2月23日奇跡般地產下了一幼仔,在沒有任何行為變化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分娩並能第一次獨自哺育幼仔。作為高齡“產婦”的她,也因此獲得了多項圈養大熊貓的產仔世界紀錄。

  女保育員陳娟,地震時被同事解救到安全地帶後,也參與接應運送熊貓。身體單薄的她,來回好幾趟去接應男員工從梯子上轉移下來的熊貓。最後,熊貓安全地運走了,她卻暈倒在地上。

  50多歲的保育員老鄒,每次將遊客和熊貓送上木梯時,都聽到妻子在外麵喊,向他招手示意快點出來。但他沒有理睬。直到遊客和大熊貓安全轉移後,他才出來。

  為了救護大熊貓,所有員工的手上、臉上都被大熊貓抓破撓傷,傷痕累累,血漬斑斑。在災難麵前,他們以別人和外國遊人的安危為先,以國寶大熊貓的安全為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

  災難當道,憑這些員工們一腔忠誠熱血,雙腳就是生的希望。他們和熊貓身心相惜,用雙腳跑贏生命時速,衝出生死邊緣與熊貓共存。

  大勇大愛,寫就生命宣言。

  臥龍人在危急麵前挺身而出,從廢墟上挺立起來,用堅強、勇敢和愛心,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國寶大熊貓的生死大營救,譜寫一曲謳歌生命的動人樂章。

  我們為這樣的人而感動!

  地震發生以來,熊貓苑所有員工都堅守在崗,沒有一個離開。

  黃炎的家在都江堰,直到18日才和家人聯係上,家裏房子已經毀壞,沒有地方居住。而同樣家住都江堰的另一位保育員則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和家人聯係上。

  李偉一直忙於救災和救護大熊貓,沒空去顧及自己的家,直到21日才給綿陽受災的老家打電話。

  23歲的譚成彬是臥龍人,地震當天是他家小孩出生滿月的日子。地震發生後,他忙於救災,沒顧得上回去看看受災的家和那可愛的寶寶,一周後才打電話回去。

  保育員小譚說,他家就住在臥龍鎮花紅樹村,房子全部垮了,但幸運的是家人都安全,作為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沒有為親人出一份力,每天都是一大早就上班,很晚才回家。

  他們與大熊貓情真愛深。因為情真,所以不舍;因為愛深,所以堅守。

  我們為這樣的人而驕傲!


  悲歌前行:一樣的吟唱,不一樣的感動

  生死抉擇,舍命以赴,一刻化為永恒

  艱險無阻,迎難而上,平凡凸顯偉大

  廣大軍警民身手相挽,肝膽相助,奮力抗災,危難中再譜同心曲

  汶川縣臥龍特區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長王剛犧牲的那一天,正是他42歲的生日。

  5月16日9時30分左右,一架裝載著救災物資的直升機降落在臥龍臨時機降點。指揮部迅速組織工作人員前去卸載物資。指揮部治安保障組組長王剛負責在現場警戒。當時,直升機尾翼的飛速旋動的螺旋槳還在轉動,不易看見。9時37分,一名女記者在飛機旁拍攝,並不斷向飛機尾翼靠近。王剛發現這位記者處境極為危險,奮不顧身地前往搶救,不幸被直升機凸尾翼螺旋槳擊中……就在那一瞬間,他作出生死抉擇,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王剛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中組部授予王剛“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公安部、國家林業局分別追授他全國公安係統二級英雄模範、“森林衛士”稱號。

  參加公安工作已有19個年頭的王剛,此次抗震救災,他在指揮部擔任治安保障、險情偵察、災情調查組組長,哪裏有險情就去哪裏,哪裏最困難就上哪裏。在他犧牲的前幾天——

  13日,為保證臥龍災民安置點1000餘人的安全,他冒著大雨和生命危險,進入郭家溝察看水情。

  14日,他帶領公安民警和森警官兵,到足木溝最狹窄的地帶搶運炸藥。

  15日,耿達鄉與外界失去聯係50多個小時,他主動請戰,帶領民警冒著危險察看沿途災情。

  地震發生後,有村民報告從花紅樹溝方向的小河水流變小。初步判斷可能是山體滑坡把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對下遊的居民安全將構成很大危險。王剛決定親自前去探測。他冒著大雨和餘震的危險進入花紅樹溝郭家溝,果然發現了堰塞湖。他趕緊回來向指揮部作了報告,指揮部決定對堰塞湖實施爆破。但炸藥在足木山溝溝內一公裏處的炸藥庫。王剛又帶著民警、森警戰士和村民,4人奔赴足木溝。足木溝是條夾溝,兩旁石山高聳入雲。當時餘震不斷,時有山體滑坡、岩石震落。王剛讓其他人站在安全地帶,他先去探道。跑到半道時,落石從離他前方不遠處一陣陣落下。情況穩定後,他帶領3人衝到炸藥庫,搶運出200多斤炸藥。參加此次行動的民警劉曉林說,“當時我們有人擔心出事,提出放棄搶運行動,但他還是堅持,並大喊一聲‘共產黨員跟我上!’他帶頭衝關,幾進幾出危險地帶。”

  距離臥龍鎮20多公裏的耿達鄉,地震後交通、通訊全麵中斷,50多個小時仍然情況不明,王剛主動請戰,帶領民警前去探看災情。一路上,不時有飛石落下,危險重重。他全然不顧,冒險帶隊挺進,一直深入到山體垮塌最嚴重、實在無法前行的地方才返回。在犧牲的頭一天,他再次帶隊去耿達執行探險任務。民警劉麒麟說:“每次都是他帶著我們民警衝在前頭,要求我們民警堅持走到不能再走的地方為止。他說,不能讓老百姓認為民警貪生怕死。”

  地震後的頭幾天,臥龍糧食供給不上,大米、蔬菜、飲用水相當緊缺。一個人一天隻供應一瓶水,以稀飯度日,職工和村民情緒不穩定。15日,王剛得知第二天將有外援物資送來,逢人就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請大家吃幹飯。”大家為他的樂觀和幽默感染了。他喜歡吃湯圓,他生日這天,他愛人好不容易弄了一碗湯圓送了過來。“我的其他同事現在都還沒有東西吃,我哪有心思吃?我不吃!”一句話,令心疼他的妻子既心疼又感動。她理解丈夫此時的心情。但誰又想到,沒過幾小時,王剛不幸遇難。妻子痛哭,丈夫生日湯圓一口沒吃就永遠地離她而去……

  災難麵前,生命原來如此脆弱。

  麵對災難,生命卻又如此絢燦。

  王剛犧牲的消息傳來,職工和村民都不相信。許多群眾喃喃地說,怎麼會是王剛呢?怎麼會是王剛!

  “我真想把他挽救過來,但傷得太慘烈了。我脫下白大卦蓋在他身上。整理遺物時,我從他的衣兜裏發現了60張紙條,皺巴巴的紙條上密密麻麻地寫著388位臥龍被困群眾親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這些紙條原本是被困群眾交給王剛,托他轉交直升機上的工作人員帶出去報平安的……”王剛出事後,第一個趕往現場實施急救並處理後事的臥龍衛生院院長彭菊鋒說,“大家從這麼大的地震中一起挺過來了,他卻這麼快走了。我心情很沉重。開完追悼會後,我大哭了一場。”在村民和職工眼裏,王剛是個好人,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送葬那天,許多村民趕來為他送行,並主動抬柩、扶棺。因山高路陡,靈柩一時無法抬上去。幾十個村民有的推拉、有的托抬,好不容易才把靈柩抬上去。

  “王剛,多好的人啊!做的好事數不清!誰家有事了,他去看看;哪家有難了,他去問問。心裏裝著咱們老百姓,為咱們辦了許多實事。但他沒喝過我一杯水,沒吃過我一口飯。”60多歲的村民何心帆說起王剛,眼淚不停地流。“我們老百姓知道,沒有這些人民公安,就沒有我們人民安寧。王剛為人民而死,為人民利益而死,人民敬仰他。”

  一曲《為了誰》的悠揚歌曲仿佛在耳邊響起:“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為了春回大雁歸,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

  在抗震救災中,不管山塌地裂,不論雨阻震險,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安危總是挺身而出。哪裏有子弟兵,哪裏就有信心和希望。一支支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緊急開進臥龍抗震救災一線,搜救群眾,救治傷員,轉移人員、搶通道路,搶運物資,攻克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關,打贏一個又一個硬仗。

  地震發生時,正在臥龍調研的武警森林四川部隊總隊長張京科、阿壩支隊支隊長崔貴恩,立即投入救災工作,指導森警官兵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森警臥龍中隊官兵與民警、職工一道,執行了多項救災搶險任務——

  12日、18日,兩次到足木山溝炸藥庫搶運炸藥。

  從12日下午起連續三天,從搖搖欲墜的臥龍衛生院藥房裏,搶出多批藥品和醫療設備,保證了救治傷員所需。

  12日、14日,兩次到核桃坪油庫搶險挖出一批柴油,解決了救災燃油所需。

  13日、15日,兩次從農業銀行營業廳裏奪取大批現金。幾名戰士分組冒著餘震的危險進入內室,開啟已嚴重變形的門,取出了多批現金,保護了國家財產。

  在森警臥龍中隊采訪時,中隊長譚四向我們講起了一位戰士的搶險故事。戰士賈學平是一名副班長,今年21歲,陝西人,入伍三年。地震那天,他和剛入伍的新兵龔敏正在熊貓苑“團團”、“圓圓”館舍附近執勤。地震發生時,他本能地逃生,到了安全地帶回頭一看,卻不見龔敏,他又毅然跑回去,把仍站在危險地帶、被雨點般的落石嚇得發呆的龔敏,連拉帶拖地轉移到安全地帶。在逃生的路上,賈學平聽見一間房子裏有人求救,他奮不顧身地衝進去,將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背了出來。後來幾天,他連續執行足木溝炸藥庫搶運炸藥、核桃坪油庫搶挖柴油、公路道橋搶險等任務。有一次,在搶修被泥石流衝毀的公路道橋時,突然發生餘震,一塊巨石帶著許多碎石滾下,正朝他和新兵梁大傑所在地方飛來,眼看跑不及了,他迅速用力一推,將梁大傑推倒。這時,巨石呼嘯著從他耳邊飛過,重重地砸進橋下的水中。

  見我們在穿梭的人群中忙著采訪,管理局黨群工作部何曉安部長建議我們去采訪7位白衣天使。

  熊貓博物館外的廣場上滿是帳篷,有一紅一綠搭配的兩頂帳篷格外顯眼,那是臥龍醫療救護站營地。我們和三名女醫生聊了起來。

  “害怕肯定是有,但我們是醫生,必須得壓抑自己的痛苦。何況,傷病員一個接一個抬過來,我們都來不及悲傷。”醫生楊攀豔說,臥龍鎮衛生院有9名醫護人員,地震中,僅有的兩名男醫生都受了傷,抗震救災的醫療工作就由7位娘子軍頂著。

  楊攀豔是臥龍人,丈夫就在離她步行不到20分鍾的地方。然而,10天來,他倆隻見過一麵,還是因為送藥。說起自己在映秀鎮的妹妹至今生死未卜,這個堅強的女子眼圈頓時紅了。

  旁邊一位叫雷金菊的醫生握住楊攀豔的手,企圖轉移話題,向我們講起了地震發生後的情況。

  “當時有幾個重傷員,我們沒辦法救治,特別著急,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我們就不斷地鼓勵他們,明天飛機就來了,你們一定要堅持。第二天飛機沒來,我們就安慰他們說今天天氣不好,飛機降不下來,明天飛機一定會來接你們的。直到14日,看到頭頂上有直升飛機盤旋,我們都激動得跳起來,大哭大喊。

  雷金菊說,地震發生後,她們7個人三天三夜沒休息。

  已參加工作12年的席清華算是衛生院的老醫生了,因為連夜緊張工作,營養又跟不上,前些天曾暈倒過一次。“沒什麼,都好了,是我自己身體本來就不太好。”麵對追問,這位麵容清秀的女醫生始終否認自己是累倒的。她說,輸完液之後她就趕緊躲到帳篷裏去休息了一會。因為她覺得如果讓病人知道醫生都暈倒了,病人會沒有安全感。

  地震將衛生院的房子震垮了一半,而當時一大批傷員正麵臨緊急救治,急需藥品。當天下午,衛生院的7位鐵娘子便冒著危險來回跑入隨時可能倒塌的危房中去取藥品。

  “每一次進去都膽顫心驚,聽到震動垮塌的聲音,或感覺震動時,趕緊抱起藥品就往外跑。跑的時候總想多拿一點,但又害怕房子倒塌。”席清華說,救災藥品到達之前,搶救傷員所用藥品全是從衛生院的危房中搶出來的。

  這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多麼可親的人。


  不負民望:一樣的責任,不一樣的份量

  “就是死,也要和鄉親們死在一起。”——同生死、共命運的宣言能托起生命的天空

  “危難時,應把機會和方便讓給群眾。”——係蒼生、恤民意的溫情能驅散災難的陰雲

  因為責任在身,所以衝鋒在前。

  因為使命在肩,所以義無反顧。

  張和民,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臥龍特別行政區主任、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這位大熊貓保護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作為專家型領導和科學家典型,2005年曾被中宣部推選為“時代先鋒”。

  地震當天,張和民奉命到成都彙報工作。下午2時許,在成都市區忙完工作後,乘車趕回臥龍。因為連日奔波和緊張工作,他有些疲倦,上車不久就睡著了。

  車子突然劇烈搖晃驚醒了他。“糟了,是地震。我們那裏也肯定出事了。”他馬上掏出手機撥打電話,想問問臥龍的情況,可電話怎麼也打不通。“快!馬上趕回臥龍!”

  車子在成灌高速公路上飛馳,很快就到了都江堰市區。一路上,隻見樓房連片倒塌,無數車輛被撞毀,電線光纜被砸落。慘象觸目驚心,張和民心急如焚。“真慘!我們在都江堰的職工住宅區會這樣嗎?臥龍保護區裏也會這樣嗎?”張和民一邊想,一邊自言自語地說。

  那裏的群眾,那裏的大熊貓…… 他不敢往下想。

  道路坍塌了,車子隻能緩緩而行。看到周圍的景象,他更加著急,幹脆棄車步行,疾步飛奔臥龍保護區管理局在都江堰的職工住宅區。隻見住宅區的房子已經嚴重毀損,職工家屬們驚魂未定。他迅速組織群眾實施救援,很快安排好了自救工作。在確認沒有大的險情後,他又想到了臥龍,想到那裏的一切。他要迅速趕回臥龍。

  去臥龍山高路險,地震後肯定更加危險,同誌們勸他不要走。但他堅定地搖了搖頭。“我必須回臥龍去!臥龍保護區裏現在需要我,那裏的父老鄉親等著我!”

  下午4時,汽車好不容易到了都江堰至映秀4公裏外的彩虹橋。地震已使都江堰至汶川的二級公路斷裂,許多路段形成了一兩米的落差,加上大麵積山體滑坡,路上堆滿了山石。車子已無法再往前開。

  公路不通了,就走山路!張和民和老吳爬上公路邊的小路,快步行走。山越來越陡,路越來越難行。餘震中,石頭從他們眼前身後飛過,險象環生。但他們沒有猶豫,手足並用,艱難前進。7個小時後,到達白雲頂隧洞時,因饑渴和勞累,兩人無力地癱倒在地上。

  在受困人群的幫助下,張和民安頓好已經精疲力盡的老吳,稍作休整後獨自上路。

  當時,餘震不斷,雨越下越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那裏的父老鄉親等著我,我一定要趕回去!”張和民默念著,奮力前行。

  山,對於這個大山裏的漢子,平日顯得親切,但這時卻讓他非常痛苦。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比平日裏百倍的努力。前行、跌倒,再爬起、再跌倒……臉上、身上都是泥濘,鞋已經磨破,手腳傷痕累累。

  13日淩晨6時,到達阿壩鋁廠,看到垮塌的廠房民舍,驚恐無助的人群,他越發擔心臥龍保護區。

  下午,他到達映秀鎮。眼前的慘象,強烈震撼著張和民。

  早一秒進去,就可能多救一條生命!想到這,張和民越加努力地攀爬著。

  山體坍塌,無法前行。無奈中,他隻好暫時放棄了回臥龍的計劃。

  忍著悲痛,帶著焦慮,張和民立即就地參與救援行動。他與部隊官兵和群眾救援人員一起,一次次地從廢墟中救人,一個一個地安置遇難者。

  14日下午,在部隊的幫助下,張和民回到都江堰,緊急趕往成都,迅速向省林業廳和省抗震救災指揮辦彙報映秀鎮的災情,並懇請協調直升機實施救援。

  15日,張和民在成都焦急地苦苦地等了一天。因沒能如願乘坐直升機回臥龍,這位硬漢子頓時急得大哭起來。

  晚上,他無法入睡。一幕幕慘象在他眼前浮現。擔心、牽掛、焦慮,讓他嘴唇幹裂,心火旺燒。

  16日早上,經多方協調,張和民終於登上前往臥龍災區的直升機。

  一下飛機,張和民急切地奔向搭滿帳篷的廣場。臥龍的幹部職工群眾看見張和民回來,紛紛湧上去,和他握手、擁抱,有的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看到職工和村民群眾好好的,他略感欣慰。

  “見到你們,我好高興。”張和民也很激動。“那天走到映秀,觸目驚心的慘象讓我立即意識到,臥龍肯定完了。所以我一定要走回臥龍。我想,就是死,也要和大家死在一塊!”

  回到臥龍後,張和民與特區、管理局班子成員一起,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協調指揮搶險救災。

  在臥龍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帳篷裏,我們見到了張和民。眼前的他,雙眼紅腫,嘴唇幹裂,嗓子沙啞,有些黑瘦,顯得蒼老了許多。那裏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張局長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感冒也很嚴重,頭天還在打點滴。

  張和民用沙啞的嗓子吃力地給我們介紹情況。我們想請他談談他的事,他卻推辭說,你們多采訪采訪這裏的職工群眾,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不忍心再打擾他,走出帳篷,回頭看他時,見他正從口袋裏掏出藥片往嘴裏塞。

  我們準備離開臥龍時,正趕上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黃建華從成都回來。此次,他又籌集到並押運回一批救災物資。地震發生時,出差在外的他被困在成都,日夜牽掛臥龍,憂心如焚。根據工作需要,他受命協調各方支援臥龍抗震救災工作,並穿梭在成都、都江堰、雅安等地組織做好職工家屬聯絡安置和救災保障工作,落實大熊貓轉移工作。有職工告訴我們,他剛剛在北京做了腎結石手術,一直帶病堅持工作。

  災難不僅考驗了班子能力,也體現了團隊力量。臥龍,作為一個科研基地,那裏的各級領導幹部許多都是專家型領導,在危難時刻和緊急關頭,表現出很強的駕馭複雜局麵、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成為抗震救災的“先鋒隊”、團隊的“主心骨”、群眾的“貼心人”——

  他們率先士卒,以身作則。哪裏最危險,他們就去哪裏;哪裏最需要,他們就在哪裏。

  他們深入村組農戶,安撫群眾,慰問職工,搜集災情,排查險情,送去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他們以人的安危為第一出發點,以民生為重,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讓受災群眾感到溫暖和力量。

  他們在親人和群眾之間,在小家和大家之間,毅然選擇後者,用樸素無華的行動無言地表達真情。

  他們視職工群眾為親人,用心幫扶,全心服務。想方設法備好水米充饑,拿來衣被禦寒,捧來愛心送暖,確保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幹淨水喝、有臨時住處。

  地震後,特區、管理局在家主持工作的副書記張文翔,救災事務千頭萬緒,每天忙碌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副主任王鵬彥、陳林強帶隊搶險,冒著泥石流、滾石的危險,指揮抗震救災工作。副主任何小平兩次去耿達。患有嚴重的低血糖病的他,走到半路的半山腰時,突然感覺頭暈,冒虛汗,全身無力,隻好被人扶了回來。第二次,他又堅持去。何小平的母親在映秀,子女和親戚都在汶川、都江堰等重災區。但他好多天都沒來得及打電話問問那邊的情況。其實,他是把家人的牽掛深藏在內心。後來衛星電話開通後,許多人都搶著打電話報平安。他和幾位領導也沒去打電話。

  “我們當領導的不能擠著去打電話,這樣就能讓更多的群眾多通話。在這個時候,應該把機會和方便讓給群眾。”


  真情援助:一樣的關懷,不一樣的表達

  災情牽動四海,愛心大彙聚感天動地

  援助來自八方,真情大奉獻眾誌成城

  和衷共濟,共克時艱,我們與臥龍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享譽中外的“熊貓之鄉”,總麵積20萬公頃,動植物資源豐富。分布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5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保護區現分布有140多隻野生大熊貓,約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10%。保護區內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功地攻克了圈養大熊貓人工繁育難關,圈養大熊貓總數達到120多隻,占世界圈養種群的60%。研究中心現飼養管理大熊貓86隻,占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的一半左右。

  地震發生後,臥龍人民的生命安全、國寶大熊貓的安危,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

  28日上午11時,臥龍花紅樹,一架直升機徐徐降落。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副局長祝列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趙學敏抵達臥龍。
  賈治邦到臥龍鎮中心小學看望堅守崗位的教職員工,察看校舍受損情況。到大熊貓研究中心看望幹部職工,察看損毀的大熊貓圈舍和大熊貓。還到沙灣看望受災職工和村民群眾,檢查夥食,了解藥品配備情況。

  在熊貓博物館前廣場上,賈治邦對職工和村民們說,“我們為你們遭受的災難感到十分痛心,也為你們的英雄事跡感到十分驕傲。你們的英雄壯舉,廣大林業職工不會忘記,全國人民不會忘記,曆史不會忘記。”“當前,正處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我們和你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大家要繼續發揚不怕困難、不怕疲勞的精神,繼續堅持抗震救災,精誠團結,共度難關。”

  國家林業局始終高度關注臥龍的災情,緊急部署林業抗震救災工作,最大可能救助災區群眾生命,確保受災職工群眾生活,確保大熊貓等珍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得到及時妥善救護。

  12日下午,在東北檢查森林防火工作的賈治邦局長迅速作出批示,要求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全力救護。迅即,國家林業局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賈治邦局長任組長,祝列克、印紅副局長為副組長。並成立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搶救、維護穩定與資源保護等5個專項工作小組。根據賈治邦局長的指示及委托,連續多次召開抗震救災專題會議——

  13日上午,在京的局領導楊繼平、張建龍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林業抗震救災做出了九條部署。

  13日下午,李育材副局長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進一步部署林業抗震救災工作。

  15日上午,李育材主持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再次部署抗震救災工作。

  15日上午,楊繼平緊急召開宣傳部門會議,部署林業抗震救災宣傳工作。

  18日上午,祝列克副局長組織召開救災專題會議。

  與此同時,國家林業局和四川省林業廳多次組織力量趕赴災區一線,采取一係列特別措施,重點救助臥龍——

  13日清晨,以印紅副局長為組長的抗震救災工作組奔赴四川災區一線,協助指導做好受災人員生活安置和大熊貓救助工作。

  13日,國家林業局緊急向四川省林業廳和臥龍保護區管理局緊急撥付救災專款各100萬元。

  15日,國家林業局派出兩個采訪報道組趕赴四川和臥龍,及時進行報道。

  16日早,四川省林業廳廳長王平到達臥龍,了解災情。

  16日晚,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總工程師嚴旬繞道趕往臥龍。

  16日,國家林業局和四川省林業廳緊急協調一批大米、藥品、棉被、床被單、帳篷以及大熊貓主食竹等救災物資,連夜啟程繞道運往臥龍。隨後幾天,第二批、第三批醫藥器材等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臥龍。

  17日,從臥龍運輸出來一批急需救治的傷員和滯留遊客。

  18日,協調解決了臥龍急需的藥品和器械等救援物資。

  19日,8隻奧運大熊貓安全轉移到成都基地。

  24日,6隻大熊貓安全運送至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

  25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司長張永利、林產工業設計院院長周鴻升率領專家工作組繞道趕往臥龍。

  28日上午,賈治邦局長,祝列克副局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趙學敏,以及辦公廳主任封加平、保護司司長卓榕生、計資司司長姚昌恬等乘直升機抵達臥龍,為臥龍帶來了2000萬元救災款。森林公安局局長杜永勝也帶隊慰問王剛家屬。

  29日,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撥付926萬元,解決臥龍基地飼料保障、大熊貓醫療和疾病防控、圈舍修建加固、飲水衛生安全、應急通電等問題。

  國家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緊急調撥一批帳篷和淨水機,使臥龍群眾在很短時間就住進了帳篷,喝上了潔淨水。組織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各省區市林業係統積極為臥龍募捐。四川省林業廳相繼派出多個工作組前去指導,10多次協調軍用直升飛機向臥龍運送食品、藥品等救災物資,轉運特區內重傷員和中外遊客;還全力幫助尋找並救助5名已離開臥龍的韓國留學生。解救成功後,韓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官員專程到省林業廳表達感謝。

  災難發生後,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人們緊急行動,奉獻愛心。

  空軍救援部隊先後向臥龍派出直升飛機57架次,空投了大量食品、緊急藥品、帳篷等救災物質,並從臥龍運出7名重傷員。成都軍區為臥龍運來柴油、加油泵等救災急需物資。成都軍區某師政治部、炮兵團官兵及軍醫大專家乘飛機援助耿達,協助轉出重傷病員,並捐贈兩部衛星電話。由副院長吳軍帶領的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派出的醫療救援隊是第一批到達臥龍的醫療隊。廣東省珠江醫院、中山醫院等救災醫療搶險組9名專家抵達耿達,搶救重傷員,開展災後防疫工作。

  駐重慶某軍、空軍某研究所、小金縣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雅安市林業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都市大熊貓繁育基地等20多個單位約450餘人到臥龍幫助抗震救災。有30餘家中外新聞媒體70餘人到臥龍采訪報道。

  四川省林業物資供應總公司、九寨溝管理局、音泰思計算機技術(成都)有限公司、雅安林業局、內江市全安鎮向臥龍送來救災物資。重慶市林業局捐資購買2000條棉被轉運臥龍。海南、湖南、新疆、黑龍江等省區林業部門,WWF等國際國內組織紛紛給臥龍致電慰問或捐款捐物。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5月13日向社會發出向臥龍大熊貓保護區捐款的倡議,立即得到積極響應。

  倡議一發出,動物保護組織率先行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首批捐款30萬元,中國動物園協會捐款10萬元,上海野生動物園、北京動物園分別捐款5萬元,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捐助100萬元人民幣……

  社會民眾紛紛在行動。一位90多歲高齡、臥病在床的中央老領導和夫人委托親屬送來1000元捐款。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捐款2萬元。山西省繁峙縣橫澗鄉石塘溝村農民戴宏偉捐上自己省吃儉用的1萬元錢。

  中央國家機關在行動。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等部門積極為大熊貓保護區捐款。

  金融係統在行動。北京銀行和平裏支行捐助2萬元人民幣,用以資助臥龍大熊貓保護區的建設。

  各省林業係統在行動。四川省林業廳機關和直屬單位幹部職工積極捐款。廣西林業局捐款52萬元,山東省林業局捐款30萬元,重慶市林業係統連續三次捐款25.4萬元……

  點點滴滴的奉獻,是一顆顆中國心的彙聚。

  保險公司主動向抗震救災烈士王剛賠付和捐贈保險。5月21日,中國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賠付金11萬元、公司員工捐款20萬元。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四川省分公司給付意外身故保險金20萬元。

  中國移動派出7名工作人員,到臥龍搭建移動信號服務台。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向臥龍捐贈10台發電機。中國石油調配10000升柴油。

  地震48小時之後,困在這裏的一位北師大教授修好了海事衛星電話。他和同樣被困臥龍的上海新聞晨報記者吳飛,整天整夜幫村民和職工撥打衛星電話報平安。吳飛還通過報社給衛星電話充了1萬多元錢。吳飛說:“那幾天,數千人候打一部電話。人們為了打一分鍾電話排3個小時隊。每個人打電話都不一樣,有的人開心地笑,有的人戚戚地哭,有的人不停說你不要哭不要哭,我很好,有的人不停大聲重複聽得見麼聽得見麼。我聽著聽著就感動。”

  愛在不斷凝聚,希望在不斷成長,感動在不斷延伸……


  災後重建:一樣的決心,不一樣的起步

  地震震垮大山,卻震不垮臥龍人民的信心

  災難擋住道路,卻擋不住從頭再來的豪氣

  在困難中奮鬥,在挫折中站起;在悲痛中前行,在廢墟上重建

  災難,僅是一時;精神,卻能永恒。

  抗震救災,我們萬眾一心、眾誌成城!

  重建家園,我們有更大的勇氣、更強的信心!

  當前,抗震救災仍在緊張進行,困難仍在眼前。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災後的臥龍,麵臨著巨大的困難和艱巨的任務。臥龍地區大米、麵粉等糧食嚴重缺乏,耿達片區救護藥品和醫療器械缺乏,急需救護藥品和衛生防疫藥品,並轉移重傷員。區內90%以上的人員無處安身,山區夜晚氣溫較低,暴雨天氣較多,急需救災帳篷和睡袋。映秀至臥龍的公路急需打通。因暴雨、餘震、洪水、塌方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當地職工群眾、施工隊伍的生命和國寶大熊貓的安全。
  災難擋不住臥龍人民奮勇向前的堅定步伐。

  困難攔不住臥龍人民建設家園的鏗鏘行動。

  經曆了巨大災難之後,臥龍廣大幹部職工和村民群眾,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了樂觀和自信。他們認為,災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許多人說,我們保護大自然,保護大熊貓,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房子倒了,可以重蓋;橋斷路毀了,可以重修。大不了,從頭再來。重建家園,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說:“地震震垮了大山,震垮了房屋設施,卻震不垮我們臥龍人抗災救災的決心和重建家園的信心!”

  餘震還在繼續,大地仍在痙攣。

  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張和民說,現在是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候,危難之際,需要大家團結一致,眾誌成城。他表示,下一步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要繼續加大受傷人員的治療和對遇難人員的善後工作。解決幹部職工和農民群眾的吃住問題。堅決保住大熊貓的安全。盡快打通與外界的交通和通訊。立即開展災情評估鑒定工作。深入基層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穩定群眾情緒。區局工作用房、住宿用房和農民住房如何重建,是個大問題,不能等,要及早考慮,及早規劃可行性方案,及早采取措施,著手實施災後重建。特別是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利用有限的土地,統一規劃,組織山區農民重建家園。

  臥龍鎮黨委書記杜軍說,“災後重建的重點之一是解決住的問題,我們幹部和政府工作人員可以在帳篷中住上一年半載,但山區的農民等不起啊!”

  許多村支部書記和在場的村民說,一定服從政府的災後重建安排,將黨和政府的關心,轉化為生產生活自救的動力。並相信一定能夠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住在公路邊臨時帳篷裏的村民、災民說,共產黨始終是我們最親的人,感謝各級黨委對我們的關心。並表示一定要增強災後重建家園的勇氣和力量,以點點滴滴的凝聚,為黨和國家分憂!

  
  這一個個故事,表達著悲痛,傳遞著溫暖,釋放著理性。在故事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災難麵前的人性光輝。今日臥龍,因這種光輝的存在而愈顯壯麗,讓人油然而生感動。

  大地震是一個悲壯的過去,也是一個偉大的開始。

  一切都將延續。讓我們在悲痛中汲取振作的信心和成長的力量,擦幹眼淚,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