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保護區管理局16名野外作業人員脫險記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8年06月02日 瀏覽次數:

 

弟兄們都是好樣兒的
——白水江保護區管理局16名野外作業人員脫險記


 
  張恒緊緊抱住一棵大樹,巨石從身旁滾落,“地動山搖,山好像迎麵砸過來一樣”。5月12日14時28分,再過幾天就滿26歲的張恒覺得“世界末日來了”。

  張恒是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地震發生時,他和其他15名工作人員正在野外開展冰雪災害後大熊貓春季調查。地震後,通訊中斷,16個人生死未卜,他們的命運牽動著保護區管理局上上下下的心。脫險後,他們來不及慶幸死裏逃生,立即回到工作崗位,投入到抗震救災中。

  “這些弟兄們都是好樣兒的!”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黃華梨說。

  ■死死抱著樹才脫險

  5月10日,有村民反映,在白馬河流域邱家壩林中發現了兩隻發情的大熊貓。第二天,何柏宏、何禮文、張華、石大召一組就在邱家壩一工段進行野外跟蹤大熊貓調查。直到5月12日14時許,4個人終於發現了“還冒著氣兒”的大熊貓新鮮糞便。

  “噓,可能就在附近。”采集了糞便樣本後,4個人屏住呼吸,希望能聽到大熊貓在林中活動的響聲。突然,山林裏響起了轟隆轟隆的聲音,隨後地動山搖。

  何柏宏說:“我們站在一個小山梁上抱著大樹,對麵山坡上石頭往下飛,煙塵滾滾。周圍是大地轟隆的聲音、樹枝斷裂的聲音、石頭滾過的聲音,還有野生動物的吼叫聲。”“大概搖了兩分多鍾,可是感覺時間特別長,搖完後還死死抱著樹不放,心跳得厲害。”

  盡管險象環生,這16名野外作業人員均幸運脫險。地震發生前,讓水河保護站的職工焦輝當時正經過一片亂石灘,發現了一群藏酋猴,拿出相機正要拍攝。地震來臨之後,他趕緊躲在一棵大樹後,警覺地躲避來自各個方向的飛石。後來,大家形象地描述他的避險經過說:“那小子命大,把腦袋鑽到樹洞裏,石頭擦著屁股就飛過去了。”

  ■“人都回來就好”

  地震平息後,山上的人和山下失去了聯係,通訊、電台全部中斷,道路多處被亂石阻斷。野外作業隊員們分散在白馬河、讓水河和丹堡河係,依靠GPS、地形圖和長時間的野外工作經驗各自想辦法下山。

  “心裏特別焦急。”何柏宏說。他在野外,女兒在四川綿陽,妻子在甘肅文縣,三個人一個牽掛著一個。

  張軍從野外回到山上的基地後,立即用小發電機發電,打開電視看新聞,“當時新聞裏沒有甘肅的消息,隻是報道死亡人數又增加了多少,心裏慌得不成。”

  5月14日,滕繼榮步行14公裏後,遇到老鄉的拖拉機回到了上丹堡保護站。“老百姓損失慘重,有些人哭天搶地。”滕繼榮與保護站成員一起,立即對整個上丹村開展災情摸底調查,協助抗震救災。

  5月15日中午,張軍回到了文縣的家,“見到家人什麼話都說不出了,我媽就看著我一個勁兒地哭。”

  野外作業隊員們陸續都有了消息,有些回到了文縣縣城。“人都回來就好。”黃華梨心裏懸了幾天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在困境中堅守

  “本次調查沒有發現大熊貓因冰雪災害而造成傷亡的情況,在調查過程中不斷發現有大熊貓的食跡和新鮮糞便,並有羚牛、蘇門羚、岩羊、斑羚、毛冠鹿等大熊貓伴生動物痕跡和實體以及紅腹錦雞、紅腹角雉、雕、隼等珍稀動物實體和活動痕跡。”地震後,野外作業隊員們仍然認真整理好了野外作業記錄。

  在這次地震中,白水江保護區管理局的辦公樓、家屬樓和4個保護站房屋均已無法安全使用,防火通訊和辦公設備損壞嚴重,野外巡護監測的道路中斷,直接經濟損失5150萬元。緊鄰管理局辦公區的山體出現了4條寬度30厘米~100厘米的裂縫,隨著幾次餘震收縮或擴大,隨時有山體滑坡的危險,已經有兩次滑坡落石落到管理局院內,並不斷有碎石落下來。

  目前,白水江保護區管理局正有條不紊地開展抗震救災,下設的7個保護站和1個繁育中心都有人在堅守崗位。“放心,帳篷已經搭好,你們的娃娃和老婆都安頓好了。”黃華梨對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