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提籃的人漸漸少了,隻能找到些曾經的成品。
“以前家家戶戶編竹,現在全村隻有幾個老人還會做。”廣東佛山三水蘆苞曹崗村的曹陽老人感慨地說,有300多年曆史的曹崗村世代相傳的竹編技藝曾聲名遠播。而今,竹製品遠離日常生活,這門技藝也逐漸失傳。
曹陽雖已年過古稀,但聲似洪鍾,清瘦健朗,得知記者為竹編而來,便領記者來到門後的角落中搜尋出一隻落滿灰塵的竹編提籃。“看,這種提籃,現在有錢都難在市場上買到。”曹伯說。
記者看到,竹編提籃有提手、有遮蓋、有托襯、敞口圓形、看起來容量不小,既方便手提,也便於肩挑。提籃每個部位的竹篾寬細不等,蓋子上的那個“福”粗看是畫筆寫上去的,細看原來是由漆紅的竹篾與白色竹篾相間而成。“上百條竹篾都要一樣寬,要不‘福’字就會歪,寬度憑感覺把握。”
村子距今已有300多年,至於這竹編的曆史,曹伯說,從建村開始就有了這門手藝用來謀生,此後村裏能人逐漸摸索出一套純熟的技藝。至於提籃上的字,原是用漆寫上去的,但後來有巧匠嚐試靠雙色花紋表現各種喜慶祝福的字體以及雙銅錢等圖案。曹崗村的竹編提籃、豬籠花樣百出,精美實用。由於村子屬於上塘村委,因此其竹製品被稱為“上塘竹編”在附近村鎮享有盛譽。“最紅火時應該是改革開放之初,曹崗全村編竹,還成立“竹編社”專門編製生活用品和竹編工藝品。周邊鎮的雜貨鋪,直接到村裏拉貨。”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初家家戶戶必備的這些竹製品漸漸被其他製品取代,沒有了市場,“上塘竹編”開始走向落寞。“編這樣一隻提籃,至少需要3天,賣60元,一個月不停地幹,除去成本,相當於白幹。後生隨便打份工都不隻這個數。”說起這些,曹伯語調提高,似乎有些依戀,但更多的是無奈。以前房前屋後遍種竹林,而今都被推平,即使做也需要去別的村子收購竹子。“現在賺錢的路子也多了,我們也不一定要晚輩守著祖業。”曹伯的老伴說。
曹伯說,現在村裏做竹編的家庭寥寥無幾。目前的竹編製品仍是提籃和豬籠,做提籃的就隻有曹伯等三四位老人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提籃、豬籠的需求大大減少,這門手藝今後都可能失傳。”同行的村幹部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