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搭建傳統建材與現代節能的橋梁

來源:中國建設報 發布時間:2008年05月13日 瀏覽次數:

  重慶人民廣場“德國大道”上,用傳統建材竹子搭建的展亭已映入人們眼簾。在幾天前的“德中同行”新聞發布會上,該活動項目總監阿克曼先生在介紹此次活動特別之處時說:“我們決定用竹子作為建材來建造展亭。”也許有人不理解作為高科技國家代表的德國為什麼采用這樣一種“寒酸”並且非常原始的材料?他說,用竹子作建材是為了展示這種中國大量存在的可再生建築材料,呼籲保護環境,多用可再生資源。筆者以為,竹子此番濃墨重彩登上中外合作活動的大舞台,讓人們認識到在提倡高科技的今天,傳統的生態建材在現代綠色建築、建築節能中也能一顯身手。

  竹既是一種傳統建材,又具有生態建材的特性。當前,雖然對生態建材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人們普遍認為,作為生態建材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征: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環境汙染,避免溫室效應與臭氧的破壞;容易回收和循環利用。生態建材之所以被冠以“生態”二字,即要求其在材料的生產、使用、廢棄和再生循環過程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滿足最少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無環境汙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環再利用率要求。

  生態建材與其他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主要不同在於生態建材是一個係統工程的概念:不能隻看生產或使用過程中的某一環節,而應從生產或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來衡量。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外正在出現多種被稱之為生態建材的新型建築材料,如利用廢料或城市垃圾生產的“生態水泥”等,但如果沒有係統工程的觀點,設計生產的建築材料有可能在一個方麵反映出來的是“綠色”而在其他方麵則呈現出“黑色”,這將導致人們在對其評價時失之偏頗。例如,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可能廢棄後難以分解,黏土陶粒混凝土砌塊輕質、高強、熱絕緣性和防火性能好,但其生產需要較高的能耗;塑鋼門窗較鋼窗和鋁合金窗堅固、耐久,熱絕緣性能更好,但它的能源成本較高,廢棄處理時將使環境產生嚴重的負擔。因此,為了全麵評價建築材料的環境協調性能,需要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即對材料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汙染、能源和資源消耗與資源影響大小進行評價。

  正是基於全生命周期理念,在應用生態建材建造生態建築方麵,一些國家已邁出了積極的步伐,如美國資源保護委員會的總部所在地利用一些天然的再生材料建造了“綠色辦公室”,這個辦公室從外表看與其他辦公室幾乎沒有區別,然而它的牆壁由麥稈壓成,辦公桌由廢舊報紙和黃豆渣製成。我國在這方麵也進行了一些嚐試,如香格裏拉藏式節能建築。這種建築不僅在設計上保留了本地傳統建築與自然環境和氣候相協調的精華,而且還引入了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采用產於當地的綠色環保材料,改善傳統藏房的居住舒適性,降低木材消耗。

  據悉,此次德中同行活動的展覽也包括“竹子——未來建材”竹亭展,展示“德國大道”竹材展亭的模型、材料和設計方案等,還包括各國最新的竹材建築和藝術裝置,以及位於孟加拉國、在國際上多次獲得大獎的用竹材建造的學校等。此次活動還將從不同角度展示竹材這一環保、可持續和生長速度快的天然建築材料的實際用途,德中專家將就竹材對於環境、經濟、建築和藝術的影響進行討論。相信這些活動對於生態建材更多更好地應用在未來建築中將大有裨益。

  雖然,相對於我們總的建築量,當前應用傳統生態建材的建築還隻是偶爾露崢嶸。相信隨著建築技術不斷向前發展,使用生態建材無疑將成為一種發展的方向與趨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用青青翠竹等生態建材搭起的建築,在未來的建築之林裏能撐起一片蓊蓊鬱鬱的生態建築、綠色建築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