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綜合效益顯著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發布時間:2008年05月05日 瀏覽次數:

    近五年來,退耕還林工程由大規模推進轉移到鞏固成果和穩步推進上來,退耕還林政策不斷完善,國務院先後頒布了《退耕還林條例》,下發了《關於完善退耕還林糧食補助辦法的通知》、《關於切實搞好“五個結合”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通知》、《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經過工程區各級黨委政府、林業部門幹部職工和億萬農民群眾的艱苦奮鬥,到目前全國共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6467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8117萬畝、荒山荒地造林16350萬畝、封山育林2000萬畝;中央累計投入1332億元。據國家造林實績核查,退耕還林年度及曆年麵積核實率和核實麵積合格率連續4年保持在90%以上。

    據2006年底國家統計局進行的退耕還林抽樣核查,退耕還林計劃任務完成率為98.9%。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改寫了“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曆史,取得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巨大綜合效益,在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新農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大大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生態效益顯著。在退耕還林工程的強力帶動下,“十五”期間我國年均造林麵積超過1億畝。退耕還林工程已經完成的造林任務,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使占國土麵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2個多百分點,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減輕。據四川省水文監測,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以後,2004年與1998年相比,長江一級支流年輸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夾江站減少38.6%,嘉陵江亭子口站減少94%,涪江射洪站減少95.6%。據四川省生態定位監測,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省年均滯留泥沙0.54億噸、增加蓄水6.84億噸;累計減少土壤有機質損失3646萬噸、氮磷鉀損失2083萬噸,平均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34.5億元。據貴州省對10個縣的定位監測,退耕地年均土壤侵蝕模數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裏3325噸減少到2005年的420噸,降低87%。地處風沙前沿的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生態狀況實現了由“局部治理、整體惡化”向“整體遏製、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同時,退耕還林工程造林成林後,木材蓄積量將達10億多立方米,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億噸、生產氧氣16.2億噸,相當於北京市現有300萬輛汽車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做出巨大貢獻,並擴大我國在國際談判中的話語權。有關專家說:“退耕還林這件事確實幹對了,目前已經顯現的生態效益是顯著的,比預料的還要好。”

    二是農民收入普遍增加,部分地區貧困狀況開始改變。退耕還林工程涉及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民。4300多億元的總投資中,85%以上直接用於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和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到2006年底,退耕農戶戶均已得到3500元的補助,尤其是西部地區、高寒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不少退耕農民以前一直十分貧困,退耕還林補助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貧困程度。同時,在一些氣候條件較好的地區,退耕後發展的經濟林、用材林、竹林、藥材等生態經濟產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三是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退耕以前,山區、沙區農民廣種薄收,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許多潛力沒有發揮。退耕還林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供了良好機遇,許多地方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高效的治理模式和先進的經營機製,培育具有區域比較優勢和市場前景、能替代傳統產業的生態經濟產業,較好地解決了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農民要增收之間的矛盾,逐步走上了“糧下川、林上山、羊進圈”的良性發展道路,實現了耕地減少、糧食增產、農業增效。退耕還林還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廣種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來,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而且,“五個結合”配套措施的建設,促進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四是不僅改善了生存條件,也使當地老百姓看到了致富希望,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態意識明顯增強。基層幹部認為,退耕還林是貧困山區、沙區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極好載體,得到了億萬農民的真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