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取得巨大建設成效

來源:國家林業局 發布時間:2006年04月29日 瀏覽次數:
      經過28年的持續建設,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麵積2516萬公頃,使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初步形成了帶片網、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係基本骨架,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建設成就,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改善了人居環境和生產條件,拓寬了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自東向西的萬裏風沙線上,營造防風固沙林476萬公頃,淨增治沙麵積400多萬公頃,有30多萬平方公裏的沙化土地得到了初步治理,保護和恢複沙化、鹽堿化嚴重的草原1000多萬公頃。重點治理的毛烏素、科爾沁兩大沙地率先實現了土地沙化的根本性逆轉。據第三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表明:內蒙古、陝、甘、寧、新5省區在1999—2004的5年間,沙化土地淨減少7921平方公裏,為全國土地沙化首次出現淨減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以黃土高原為主的水土流失區,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663萬公頃,有20多萬平方公裏的水土流失麵積得到了初步治理,流入黃河的泥沙減少了近3億噸,土壤侵蝕模數由過去的8000噸/平方公裏減少到現在的4000多噸/平方公裏,治理成效顯著的地區土壤侵蝕模數下降到1000噸以下,對解決黃河斷流、防止旱澇災害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以東北、華北平原為主的廣大農區,營造農田防護林253萬公頃,使三北地區1756萬公頃農田得到了林網的有效庇護,林網化程度達57%,基本上根除了危害農業生產的“三刮四種”現象,為保障糧食安全、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揮了基礎性作用。根據科學測算,僅農防林的護田增產效應一項,使三北地區年增產糧食190億公斤,直接經濟價值達200多億元。
     ——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三北工程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下,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係,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工程區森林蓄積量由1977年的7.2億立方米,增加到近10億立方米,直接經濟價值達2000多億元,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自用材,而且在當前天然林禁伐的情況下,成為商品材的重要供給源。營造薪炭林107萬公頃,解決了600多萬戶農民的燒柴問題。營建灌木飼料林500多萬公頃,為畜牧業提供了飼料資源。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產業,建成林業多種經營項目2600多個,從業人員6.3萬人,實現收入6億多元。營造各類經濟林369萬公頃,年產幹鮮果品20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近五分之一,產值達300多億元。早期營造的農防林,目前已進入成過熟階段需要更新改造的蓄積達1.1億立方米,如果每年更新改造1000萬立方米,就可為當地農民帶來50多億元的收入。根據以上的粗略統計,三北地區廣大農民群眾從三北工程中年獲益達500元以上,相當於區域農民人均收入的1/4,而且林業產業發展已經展示出較傳統種植業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增強了全社會生態觀念和造林綠化意識,提高了我國在生態建設領域的國際地位。三北工程是我國實施最早的一項林業重點工程,開創了我國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先河,在林業建設方麵創造了許多第一,第一次召開了工程造林現場會,第一次向國務院提出了製訂《防沙治沙法》的建議,第一次召開了適用技術推廣現場會,第一次提出了把宣傳作為林業建設的第一道工序,帶動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全麵發展。工程建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還造就了558名以石光銀、牛玉琴、王有德、王果香為代表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個人,在他們身上凝聚形成的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畏艱難、頑強拚搏、團結協作、鍥而不舍”為主旋律的“三北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的凝聚和升華。1987年以來,先後有三北防護林建設局、新疆和田等十幾個單位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專門為三北工程建設開辟了專欄。2003年12月18日,三北工程獲得世界上“最大的植樹造林工程”吉尼斯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