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村裏隨處可見的竹製品。
俄查村符亞九家的“大竹缸”能裝人。
用竹管引水灌溉農田。
高低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植被,海南島中南部地區的景色總是那般讓人心曠神怡。而路旁、村邊和山裏那些茂密的竹林,也總能引人注目,駐足觀看,它們筆直的軀幹,翠綠的葉片,婆娑的影子,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畫麵。它們的形態,更具高風亮節的寫意,怪不得我國古代的畫家,要將竹子、梅花、鬆樹合稱為“歲寒三友”,揮就丹青墨寶流傳千古。
竹,融入黎家的生活
每年“三月三”,到海南島中部黎族地區旅遊或做客的人們,都能吃到香噴噴的竹筒飯;而當你在山區徒步或探險,也常常能夠看到腰間掛著竹簍的黎族同胞,竹簍裏一般裝著砍刀或鐮刀等勞動工具;進入黎族村寨,房前屋後、家裏家外觸目所及的竹凳、竹籃、竹筐和竹屋,總讓人感到竹子簡直就是黎家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下旬,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清代黎族風俗圖》,該書彙集了清代以來“無名氏”所繪製的 《瓊州海黎圖》、《瓊黎一覽圖》和《瓊黎風俗圖》等三冊49幅彩色圖畫,多角度描繪了清代以來黎族生產生活的真實麵貌。
《清代黎族風俗圖》封麵是一幅極具生活情調的畫麵:幹欄式船形屋裏有人在怡然自得地閑聊,有人正沿著低矮的木梯走向地麵,屋子外頭還有2位婦女在忙著手工活,2個在柴門內嬉戲的孩童和幾隻覓食的小雞,愈發使整個畫麵靈動起來……
這樣的畫麵在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不過,圖中船形屋正麵清晰可鑒、做工精致的竹編牆體,透露出黎族對竹子的利用由來已久。
記者這幾年在海南少數民族地區采訪,經常進出黎家村寨,發現用竹子製作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隨處可見,而且形式多樣,工藝各具特色,有的精細,有的粗獷,深感黎人就地取材的技藝有著高超和過人之處。
奇!竹編之缸能裝人
江邊鄉,一向被人稱作東方市的“西藏”,它處在大廣壩庫區上遊更遠處的山地之間,南麵毗鄰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的北部,發源於五指山的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從其東邊流淌而過,“江邊”正是因此而得名。
江邊的山頭植被茂密,江邊的天空格外的藍,江邊的空氣清新怡人,因此,與東方西部沿海地區的八所城區相比之下,江邊的確就是當地的“西藏”,而不僅僅是因為它的位置偏僻和道路彎曲。
一方水土,一方風物。記者聽聞江邊有個俄查村,村裏的黎胞對竹子的利用簡直達到了極致,於是慕名前去探訪。
走進俄查村,但見清一色的茅草房井然有序,屋子門戶多用竹子編紮,能夠做到密不透光;走在村道上左顧右盼,竹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隨處可見,有掛在簷下的魚簍和搖籃,有閑置門前的雞籠和竹筐,還有橫放房頂的竹篩和簸箕;在主人的同意下,走入任何一家的屋內,都能看到不少竹製的器具,小至吃飯用的竹筷和坐得油光發亮的竹凳,大至挑米、挑穀用的竹籃和簡陋、固定的竹床,不一而足。
記者向村民打聽到了一位最擅長竹編工藝的老人。他叫符亞九,今年已有74歲,身材高瘦,手指修長動作麻利,十分靈活,一看就知道是個手藝不錯的人。
閑聊中得知,符亞九20多歲時就跟自己的爺爺學藝,掌握了竹編技術,一個裝棉花的大竹筐,他最快時2天就能編好,雞籠、畚箕等簡單的竹器自然不在話下。
最叫人歎為觀止的,是符亞九家裏的一個水缸狀的竹器,姑且稱之為“竹缸”吧。這個竹缸用很厚、很寬的竹篾編製而成,非常牢固,據說已經使用了十幾年之久,現在依然完好無損。它高約1米,口徑也有半米之寬,平時一般用來盛放稻穀,要不就是放置雜物。
記者讓符亞九騰空竹缸裏的雜物後,村裏一位16歲的女孩爬進缸裏,蹲下,竟然能夠全身藏匿其中!旁觀的大人、小孩禁不住哈哈大笑,紛紛誇讚符亞九的好手藝。
記者注意到俄查村裏裏外外的竹子並不多,村裏這些竹器的材料來自哪裏呢?符亞九說:“要到山上砍回野生的竹子才行,附近山裏有很多種竹子,最好的是一種叫dam的厚皮竹和一種叫lao的薄皮竹,用它們來編東西,又好看又耐用。”
魚簍。
東方俄查村符亞九是個竹編能手。
巧!小小腰簍十美元
距離五指山市區北麵不足10公裏的地方,有個名叫“太平”的黎族村落。不過,這裏已經看不到黎族傳統意義上的船形屋,就連普通的茅草房都很少了。原來,30年前,當時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為了建立州府“通什”飲用水水源地,也就是現在的“太平水庫”,於是整體搬遷了太平村,並統一蓋好磚瓦房讓這個村的水庫移民居住。
比之東方的俄查村,太平村周邊竹林分布區域較廣,村前村後,山上山下,以及田間地頭,皆有竹子的身影。但太平村使用竹器的程度,卻遠遠比不上俄查村,許多生活器具甚至已經被塑料製品所取代。
然而,太平人編製的腰簍最為出名,由於工藝精巧而又美觀,經常有遊客前來購買,一些精明的商家甚至上門來訂購。
腰簍,顧名思義,是一種黎族百姓上山勞動時,掛在腰間用來放置砍刀的器具,所以又叫“刀簍”,野外采摘到的果子和野菜也可隨手放入其中。男子用的腰簍一般要比女性用的長些、大些。
太平村63歲的李玉英阿婆編織腰簍最拿手。她從小就學會了編腰簍,嫁到太平村後,這一手藝一直沒有荒廢,而且還教會了自己的兒媳婦和女兒們,將技藝傳承了下來。
看到記者來采訪,李玉英還高高興興地拿出串在一起的10多個腰簍,展示一番,任你拍照。她說:“市區有家叫‘旅遊山莊’的酒店,那裏的女服務員每人都有一個腰簍,當作裝飾品掛在腰上,那些都是我們村編的!”
李玉英編的大都是女子用的腰簍,高不過20厘米,寬也就10厘米左右,做工非常精致,不但竹篾剝得很薄很細,而且走勢紋理分明,竹篾交接之處難見縫隙和小孔。記者拿在手裏把玩之下,還真是有點愛不釋手。於是當即掏錢買了2個,準備拿回家放在書桌上,當作筆筒使用,閑時尚可好好欣賞欣賞。
不久前,有幾位美國客人到太平村遊玩,也看上了李玉英阿婆的小腰簍,聽說隻賣30元左右,連連說:“太便宜了,太便宜了!這麼精巧的工藝品在美國至少要10美元。”於是,他們最終以每個80元的價錢,買走了好幾個腰簍。
在黎族人看來,小小腰簍本是很普通的生產用品,在外國人眼裏倒成了值錢的工藝品,這裏頭的商機有待開發。
妙!竹管引水灌農田
其實,說到太平人對竹子的利用,在村裏能看到的物品並不多,可是到了村邊的山腳下和田野上,村民們則盡情地揮灑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種種創意,把竹子用得是淋漓盡致。
村民王運神告訴記者,以前,太平人都是用打通了竹節的竹子當作水管,從山上引來山泉當作生活用水,這幾年在政府的幫助下,才把竹管改為不鏽鋼管的;不過,出了村子,在一些山腳下,如今還有人用較短的竹子引水,大夥兒在外頭采摘蔬菜、瓜果後可就地洗淨,有時的確太渴了,從家裏帶出去的水又已喝完,幹脆用手接水解渴。
在田地裏,村民們不但用竹子編成籬笆保護水稻,用竹條搭成架子種植豆角和茄子,還用竹子將小片空地圍成小園子,然後在裏麵種上蘿卜和青菜等低矮的蔬菜。
而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太平人將一根根又粗又長的竹子連接起來,把山泉引到田裏灌溉水稻。具體的做法是:在竹節的位置砍開或鋸開一個口子,再把竹節挖調,然後將這一根竹子較大的一頭與上一根較小的一頭對接起來;山地水田高低不一,竹管經過低處(譬如河道)時,則在底下架起三腳竹架來支撐管道。
村民對記者說:竹管上竹節處開的小口,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在山泉水較大的時候,可以自動溢出,排掉多餘的水,以免淹了作物。
竹管引水灌溉農田,此番情景充滿了別樣的鄉野情趣,從中也看出黎族人在對身邊事物利用上的巧妙之處。也許,勞動本身就有啟迪智慧的功能吧?
黎族對竹子的利用,滲入到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麵麵,目前我省已有民族研究專家,將黎族竹文化作為一個獨立課題來研究,也有人建議大力發展竹子產業,以促進黎族百姓增加收入。
省民族博物館裏陳列的“竹磨”。
黎族百姓外出勞動,腰間總會掛上刀簍。
竹子,貴族的朋友
五指山市衝山鎮番茅村老支書符林際珍藏著這樣一張照片:畫麵上的黎族男子正從用竹竿搭成的曬穀架上,取下已經曬幹的山蘭旱稻,準備進行脫穀處理。符林際告訴記者,這是50多年前,“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時期,“番茅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一個生產場麵。
黎族竹文化研究專家王輝山介紹說,黎族用竹竿搭成的曬穀架,俗稱“稻擇”;黎人收獲山蘭後,一般用削尖兩頭的竹竿串起一把把稻穗,挑回村裏,擱在“稻擇”上存放,讓其自然曬幹、風幹,需要時才取下脫穀、脫殼。
其實,黎族百姓不但用竹子來製作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還將竹子應用於藝術和娛樂活動當中。他們以竹子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鼻簫、長簫、蘆笛、直笛、唎咧和口弦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樂器,最近,“黎族竹木器樂”還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黎族源於祭祀,後來演化為節慶和迎賓舞蹈的“竹竿舞”,也離不開竹子。
海南山區氣候濕熱,老百姓易患風濕、中風等病症,黎族民間常用“拔火筒”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是:將燒紅的火炭放入長度約10厘米,口徑約6厘米的竹筒,再加水澆滅火炭,然後迅速把竹筒撲在患處,以達到把人體濕氣、寒氣吸出體外的目的。
過去,黎族婦女生育時,也往往用鋒利的“竹刀”割斷臍帶,而很少用金屬工具,這種作法現在偶爾還能看到。黎族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認為金屬有殺氣,而嬰兒剛出生,生命弱小,恐怕經不起這種“殺氣”的幹擾;另外,黎族認為竹子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強,用“竹刀”割臍帶,可以讓小孩子像竹子那樣,易活易長,永遠常青。
此外,在古代的軍事活動中,黎族曾用竹製的弓箭和火藥筒,抵禦敵人的入侵。
王輝山說:“種種現象表明,竹子滲透到了黎族生活的方方麵麵,與黎族人的關係非常密切,由此產生了悠久的竹文化;黎族竹文化是黎族人民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傑作,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黎族文化特征的表現。”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黎族終生與竹為伴,可謂一大福氣。
資料顯示:竹子屬於高大喬木類禾草科植物,全世界有1500多種,海南島有100多種,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竹子可廣泛應用於建築、造紙、製作家具、園林綠化和祛病健身,它比其它植物能多釋放35%的氧氣。中國竹林麵積約420萬公頃,是世界竹資源第一大國,竹子被譽為“中國的第二森林”。今年2月,《參考消息》轉載了西班牙《新聞報》文章《竹子:建築業的“植物鋼鐵”》,該文預言竹子將成為21世紀的建築材料。
黎族人不但充分利用了身邊豐富的竹資源,讓竹子為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還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竹文化;而竹子自身營造的“富氧”環境,也勢必為黎族人提供了優質的空氣,黎族村寨裏那些健康、長壽的老人,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竹笠。
黎族竹文化還能走多遠?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島的中南部山區,他們善於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創造了豐富絢爛的民族文化,“竹文化”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記者在山區實地采訪時,聽到不少黎族百姓發出了竹子越來越少,懂得竹編工藝者也屈指可數的感歎;一些民族研究專家也看到了黎族竹文化正在不斷弱化的現狀。記者不禁擔憂:黎族的竹文化會慢慢消失嗎?
有水的地方就有竹文化
省民族博物館副研究員黃學魁(黎族)在長期的田野調查中發現,黎族竹文化現象大多集中於江河、湖泊周邊地區,尤以昌化江、陵水河、寧遠河三大河流兩岸為主,因為這些地方適宜竹子生長,蘊育了豐富的竹資源,為竹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
黃學魁舉例闡釋:“有水的地方,往往需要渡水的竹筏,因此這一簡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應運而生;有水的地方也會有魚,於是黎族又用竹子製作了魚簍、魚籠等捕魚的器具,還有射魚用的竹弓、竹箭。”
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黎族地區的交通條件也逐漸改善,橋梁的出現就讓竹筏喪失了渡水功能;攔河而建的水電站,不但讓河流失去了深度和廣度,也讓河裏的魚類、蝦類數量驟減,獵魚的各種竹器更多時候隻能被閑置起來。
正在弱化的黎族竹文化
自然環境的改變固然減弱了竹製器具的使用程度,各類使用竹子的技藝傳承現狀也不容樂觀。
說到傳承手藝,東方市江邊鄉俄查村竹編藝人符亞九不由得憂心忡忡:現在山上的竹子越來越少了,有的村民甚至砍掉竹子種果樹、橡膠等經濟作物,要想教授下一代竹編技術,也苦於沒有練習用的竹子;加上很多人初中或高中畢業後,紛紛外出打工,在家裏物色一個傳人談何容易?更何況許多年輕人本身就不屑於用竹製品,因為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能從市場上買到替代品。
難怪記者在村裏看到的大多是半新不舊的竹器。
20年前,省民族博物館科研人員在進行民族文物普查和征集時,所到之處,凡是有黎族人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豐富的文化現象,各種各樣的竹器比比皆是。現如今,很多竹製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譬如竹犁、竹耙和釀酒筐等,早就在鄉下消失了蹤影,今天的人們隻能在博物館的陳列櫃裏,想象它們往昔的輝煌。
專家:開發黎族竹文化
曾在省民族博物館工作的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王輝山,是第一位係統和深入地研究黎族竹文化的專家,早在2001年,他便以《黎族竹文化探析》為題完成其碩士學位論文。
《黎族竹文化探析》一文洋洋4萬字,從黎族竹文化的生成環境、竹子與黎族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麵,詳細描述竹子在黎族的農耕、漁獵、建築、飲食、信仰、風俗、民歌、音樂、舞蹈、體育和醫藥等領域中所起的作用。
王輝山認為:黎族竹文化不僅具有民族學、文化學的價值,而且對當代黎族文化的轉型與民族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建議政府部門扶持開發竹產業,通過發展竹子的種植、加工、旅遊和商貿,在促進黎族村民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也達到延續黎族竹文化的目的。
最近幾年,也有一些企業在中部地區投資發展竹子產業,但最終都因種植麵積有限,試圖擴種又沒有土地,以致原材料供應不上而不了了之。
黎族竹文化能走多遠?前景真的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