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治邦: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曆史使命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8年01月18日 瀏覽次數:

 

賈治邦: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曆史使命
 
  中國綠色時報 2008年1月14日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林業局局長 賈治邦

   
  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政治報告,這是我們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文明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影響,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承擔者,必須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曆史使命。

    一、深刻理解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係,建設科學的生態運行機製和良好的生態狀況支撐的物質、精神、製度方麵成果的總和。其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落實及其成果的反映,它摒棄人類破壞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動,倡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並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生態文明突出強調人與自然的平等關係。人類對自然生態嚴重破壞而導致的惡果,使人類逐步認識到人類並不是自然的主宰,而僅僅是自然生態係統中的一員,人與自然是平等關係,而不是主從關係,更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人類的價值觀不能僅僅以人為核心,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許的範圍。人類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隻有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人類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續。

    (二)生態文明高於迄今為止的其他人類文明形態。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看,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態,高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它是在對傳統文明破壞生態的弊端進行長期深刻反思和揚棄後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明,是對人類傳統文明的整合、重塑與升華,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從當今社會各種文明形態看,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並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指導、規範作用。一方麵,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就難以有持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失去生存的基礎;另一方麵,生態文明要求社會的政治行為、經濟行為、生活行為應當限製和規範在不破壞人類生存條件的範圍內。

    (三)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生態倫理道德。生態文明主張人對自然承擔道德義務。生態倫理道德是一種關於人們對待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環境所應堅持的道德原則、道德態度和行為規範等。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沒有明確的規範,缺乏人類對待自然的行為的評判標準與道德約束,當一些人在做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掠奪式、破壞式的索取行為時,並不會產生負罪感、愧疚感,也不會受到人們的道德譴責。生態文明倡導的生態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謀求物質利益時必須有所節製,在可能破壞生態時,即使具有極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約束。

    (四)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履行維護生態安全的責任和義務。生態文明強調全社會、全人類都必須履行維護生態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公民、每一個社會團體、每一個國家都負有保護生態的責任和義務,生態受到破壞也應自覺地承擔建設和改善生態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在全社會、全人類形成一種平等合作關係,共同保護和建設地球家園。

    (五)生態文明要求建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製度體係。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選擇有利於生態安全的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有利於生態安全的產業結構,建立有利於生態安全的製度體係,逐步形成促進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良性運轉機製,使經濟社會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對後代人的需求不構成危害,最終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二、深刻認識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順應世界文明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是維護中華民族生存根基的戰略舉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對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係。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明確指出:“共產主義……是人與自然界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並警告人們:“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隻會帶來災難。”恩格斯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複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結果又取消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這是馬克思主義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最早認識。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同誌指出:“要重視林業、造林,這是我們將來的根本問題之一。”鄧小平同誌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幹下去。”江澤民同誌對加強生態建設、再造秀美山川作出了許多深刻論述。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並將到2020年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以此為標誌,我國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反映了我們黨對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關係認識的不斷深化,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啟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標誌著我們黨對生態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境界。在這一重要理論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也必將成為生態良好、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和標誌。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我黨確立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生態良好,就是要維護和改善人的生存發展條件,這是最根本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統籌各方麵協調發展,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製;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建設生態文明,落實好這些基本要求,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標誌,也是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和標誌。

    (三)建設生態文明是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延續人類文明的必由之路。曆史上,由於人類對生態破壞而導致國家衰亡、文明轉移的例證屢見不鮮。當前,氣候變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幹旱缺水、物種滅絕等生態危機,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發展,對人類文明的延續構成了嚴重威脅。國際著名科學家愛德華·戈德史密斯指出:“生態惡化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此下去,自然界將很快失去供養人類生存的能力。”世界著名生態和社會學家唐納德·沃斯特指出:“我們今天所麵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生態係統本身,而在於我們的文化係統。要渡過這一危機,必須盡可能清楚地理解我們的文化對自然的影響。”羅馬俱樂部的創始人貝切利指出:“人類創造了技術圈,入侵生物圈,進行過多的榨取,從而破壞了人類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礎。因此如果我們想自救的話,隻有進行文化價值觀念的革命。”?生態危機迫使人們進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新的文明抉擇。建設生態文明,是消除傳統文明的弊端、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實現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

    三、切實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建設生態文明是時代賦予林業新的曆史使命,迫切要求林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林業履行著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等職能,完全可以為實現生態環境良好發揮主體作用。生態是指生物生存的狀態。生態係統是指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若幹要素組合而成的有物質交換和能量傳遞等功能的整體。森林和濕地是陸地最主要的兩大生態係統,它們以70%以上的程度參與和影響著地球化學循環的過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對保持陸地生態係統的整體功能、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促進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發揮著中樞和杠杆作用。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荒漠化被稱為“地球之癌症”。全球森林對碳的吸收和儲量占全球每年大氣和地表碳流動量的90%,並為人類生存提供了60%的氧氣;我國濕地保存的淡水占全國淡水資源的96%。在維護生態安全中,林業承擔著建設森林生態係統、保護濕地生態係統、改善荒漠生態係統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現的森林銳減、濕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種滅絕、水土流失、幹旱缺水、洪澇災害、氣候變暖和水汙染、空氣汙染十大生態危機,有八大危機主要靠林業來治理。正是基於這些認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並提出要“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係,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我國生態建設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麵積達8億多畝,居世界第一;全國沙化土地麵積逐年減少;林業係統建設和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達到1740處,約占國土麵積的12.6%,有效保護了45%的自然濕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為維護國家和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建設生態文明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總體看,我國生態狀況仍十分嚴峻,建設生態文明依然任重道遠。我國是世界上森林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森林麵積和蓄積分別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蓋率居世界第130位。即使將我國現有的43億畝林地全部綠化,森林覆蓋率也達不到世界30%的平均水平;我國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沙化土地麵積占國土麵積的1/5,受沙化影響的人口達4億多;我國水土流失麵積約占國土麵積的1/3,全國8.5萬座水庫總庫容已被泥沙淤積1/3;全國天然濕地已減少36%;我國處於瀕危狀態的動植物物種高達15%~20%,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生態惡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製約因素,生態差距已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加強林業建設,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生態良好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木材是世界公認的三大原材料中惟一的綠色原材料,森林是第四大能源,完全可以為發展循環經濟和可再生能源發揮重要作用。木材和鋼材、水泥並稱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三大重要原材料之一,並且是其中惟一的綠色、可再生的原材料,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民眾的青睞,需求呈日益增長。我國是世界上木材消耗大國,而且木材及林產品需求一直呈剛性增長,缺口越來越大。2006年,全國木材及其製品供需缺口折合成原木超過1億立方米。“十一五”期間,我國年均消耗需求將達到約7億立方米,國內最多能提供約4億立方米,缺口在3億立方米左右。立足國內解決我國木材需求問題,是根本出路。從林地潛力看,我國有林業用地43億畝,可利用沙地8億多畝,利用率和生產力都還很低,開發潛力巨大。如果把林業的這些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不僅改善了生態,還可滿足社會對木材等林產品的需求,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將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森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質能源,就其能源當量而言,是僅次於煤、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等優點。森林以其占陸地生物物種50%以上和生物質總量70%以上的優勢,而成為各國新能源開發的重點。專家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各種生物質能替代燃料將占全球總能耗的40%以上。目前,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實或籽提煉柴油,用木質纖維燃燒發電。我國現有林木生物質中,每年可用於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生物量為3億噸左右,折合標準煤約2億噸。我國現有木本油料樹種總麵積超過400萬公頃,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種。利用現有林地,還可培育能源林1333.3萬公頃,每年可提供生物柴油500多萬噸,木質燃料近4億噸,折合標準煤約2.7億噸。國家林業局已將規模化培育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業發展規劃,編製了《全國能源林建設規劃》、《林業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設方案》,並先後與中石油、中糧集團等開展了合作,中石油已投資3億元,現已在雲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內蒙古、陝西等省(區)合作建設油料能源林基地100萬畝,推廣“林油一體化”“林電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大力開發研製林業生物質能源,對於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促進節能減排降耗,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林業是生態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陣地,完全可以為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發揮主體作用。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森林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孕育了燦爛悠久、豐富多樣的生態文化,如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生態旅遊文化等,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類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價值觀。大力發展生態文化,可以引領全社會了解生態知識,認識自然規律,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促進社會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可以引導政府部門的決策行為,使政府的決策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可以推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生態改善。生態文化是弘揚生態文明的先進文化,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文化基礎。林業不僅要擔當起生態建設的重任,還要做發展生態文化的先鋒,不僅要創造大量的生態成果和物質成果,還要盡可能地創造出豐富的生態文化成果,努力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大力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為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生態文明對林業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也給林業建設帶來了新機遇。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麵推進現代林業建設,加快構建林業“三大體係”,力爭取得新的突破,努力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新貢獻。

    一是加快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係。通過培育和發展森林資源,著力建設和保護好森林生態係統、荒漠生態係統、濕地生態係統,努力構建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係。到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完成治理沙化土地1300萬公頃,封育保護372萬公頃,重點治理地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初步形成全國濕地保護區網絡體係;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60%以上天然濕地得到良好保護,濕地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努力為實現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作出新貢獻。

    二是加快構建發達的林業產業體係。切實加強第一產業,全麵提升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積極轉變增長方式,努力構建門類齊全、優質高效、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林業產業體係,充分發揮林業產業的潛力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對可再生、可降解、綠色無汙染的林產品的需求,努力為建立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發展循環經濟和生物質能源作出新貢獻。

    三是加快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大力普及生態知識,宣傳生態典型,樹立生態道德,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切實完善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在有代表性的林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荒漠,建設一批規模適當、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標本館,命名一批生態文化教育示範基地,為人們了解森林、認識生態、探索自然提供更多更好的場所和條件。要充分發掘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生態旅遊文化等發展潛力,增強生態文化的活力與影響力。通過構建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態文化體係,為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作出新貢獻。

    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林業部門肩負的光榮使命。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機遇,開拓創新,不辱使命,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生態環境良好國家的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