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平發表署名文章:談生態文明
楊繼平
2007年11月17日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這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升華,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我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性
建設生態文明的政治意義、曆史意義和理論意義重大,反映了發展要求、精神需求、民眾述求和執政追求。
發展要求——就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因時而生,因勢而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消耗巨大。改革開放29年來,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發展過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態環境代價,資源與生態環境容量已不足以支撐現在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長久持續下去,必須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進行大的轉變。人的全麵發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科學發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建設生態文明,從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政績觀、消費觀的層麵解決問題,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治本之舉。
精神需求——就是人們在滿足物質財富增長願望的同時,還有更多的精神層麵的需求,人的全麵發展包括人的生態文明觀念的確立。優美的生態環境,給人們身心帶來的愉悅和陶冶是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麵。
民眾述求——就是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生態良好,已成為人民群眾生理健康、心裏健康的基礎條件。喝到幹淨而充足的水、吸到清新和負氧離子多的空氣、吃上綠色和營養豐富的食品、享受上維護心裏健康和治療心裏疾病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的現實要求。
執政追求——就是把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作為實現黨的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作為黨執政的新理念。這一執政理念是在我們黨的執政過程中不斷得到深化和發展的。建國初期,毛澤東同誌就提出植樹造林、實現大地園林化的偉大號召。1981年在鄧小平同誌倡導下,五屆全國人大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的決定》。江澤民同誌發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提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提出建設生態文明,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這充分說明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中,對生態文明的認識不斷達到新的高度。
建設生態文明,有著深刻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是曆史發展的必然,也是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情況的戰略選擇。
二、生態文明的內涵及特征
自然生態係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而人們對這個複雜關係的認識則是一個更為複雜的問題。對生態文明的內涵,應該說是一個不斷深化、不斷升華、不斷拓展認識的過程。
馬克思講,“曆史可以從兩方麵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麵是密切關聯的。隻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製約。”自然生態係統包括海洋生態係統、陸地生態係統、大氣生態係統。陸地生態係統包括森林生態係統、濕地生態係統、沙漠生態係統、草原生態係統、冰川生態係統和城鄉人工生態係統。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人類社會,也是一個生態係統。生態文明,應包括社會與自然。陳壽朋教授在《生態文明建設論》中講,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協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關係,正確處理整個生態關係問題方麵的積極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實現生態係統的良性運行,實現人類自身得到進步和改善,實現人類社會得到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的核心是確立生態文明觀。這種新型的生態文明觀就是人與自然平等、和諧、互惠互利為價值觀基礎的世界觀。它要求人類堅持相互關聯的三個基本原則:一是人類社會要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二是人類應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讚助自然,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和方式破壞自然;三是人類要按自然規律辦事,人類發展必須與自然規律相一致。這些概括,深刻而精煉。
生態文明的特征:
一是範疇的廣泛性。從內涵上看,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法製文明、生態行為文明。生態意識文明,指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進步的觀念形態,包括意識形態、觀念、理念、心理、道德以及一切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生態法製文明,指一種進步的製度形態,包括生態法律、製度和規範。生態行為文明,指在生態文明觀指導下,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各種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活動。從外延上看,生態文明建設是具有多維性指向的有機整體。它的指向覆蓋了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引領和約束作用。
二是形態的高級性。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更高級形態。人類創造了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曆史表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進程必須經曆的曆史階段,都是以索取和破壞自然為代價換取的,不可能永續發展。而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共存共榮共進、和諧發展的文明,必然替代工業文明。世界工業化發展的成果包括造成了全球生態危機,嚴重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在於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失範,而其實質是文化危機。馬克思講,共產主義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可以這樣理解,人與自然和諧了,人與人才能最終實現和諧。
三是建設的長期性。生態文明作為新的社會文明形態,必然經曆一個長期的複雜的曆史進程,就像實現共產主義目標的長期性一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任務尤其艱巨,其長期性更為突出。
三、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關係緊密
生態良好、生態平衡,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一是為和諧社會建設奠定基礎保障。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是實現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保障。而沒有一個穩定和平衡的生態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難以提供人際關係和諧的保障。
二是為和諧社會提供資源支撐。沒有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沒有經濟發展,和諧社會發展就失去推動力。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保護自然資源、節約自然資源、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係統的動態平衡。
三是為和諧社會創造維護穩定的條件。生態災害、生態危機、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已成為國際事務的敏感、重大問題,關係各國根本利益,甚至由此引發戰爭。由於自然生態係統的整體性、資源的緊缺性,國內流域的上下遊之間、地區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因此,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公平享用是國際和國內社會和諧的前提條件。
四、林業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的作用巨大
森林、濕地是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和紐帶。我國林業肩負著森林保護和培育、濕地保護和恢複、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木材生產、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任。林業在生態建設中處於首要地位,承擔著提供生態產品、物質產品和生態文化產品的艱巨任務。在建設生態文明的曆史進程中,林業既要承擔起生態建設的重任,又要當好生態文化建設的先鋒。
一是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源於兩個因素,一方麵是大規模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另一方麵是大規模破壞森林,嚴重損害森林的固碳能力,並因此成為巨大的碳排放源。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是最大的吸碳器,也是最長久的固碳形態。今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從維護全球氣候安全的戰略高度,倡議建立亞太地區森林恢複和持續發展管理網絡,提出到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增長到20%的發展目標。這是對森林在應對氣候變暖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林業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二是在防沙治沙中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是荒漠化、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全國沙漠化土地174萬平方公裏。沙害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全國有53萬平方公裏可治理的沙化土地,還有3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有明顯沙化趨勢,沙化土地占國土麵積的18.1%,防治任務異常艱巨。
三是在提供可再生能源上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僅次於煤、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已成為各國能源戰略的新選擇。我國林木生物質能源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加快發展林木生物質等可持續能源,對維護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40%的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是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多樣性,是維持自然生態係統平衡的核心和基礎,也是生態良好的基本標誌。從全球看,物種的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森林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生物基因資源庫,發展森林資源對於保護好珍貴物種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林業對治理水土流失、促進降雨、維護糧食和水資源安全、推進新農村建設等都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總量嚴重不足,結構嚴重不合理。雖然森林覆蓋率經50多年艱苦努力達到了18.21%,但距全球平均森林覆蓋率還少近12個百分點。林業建設任務異常艱巨,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