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林權製度改革 釋放林業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07年09月17日 瀏覽次數:
次
編者按:當前,正值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全麵推進的關鍵階段。全國已有13個省(區、市)的黨委、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文件,25個省成立了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福建、江西、遼寧和浙江4個省已基本完成主體改革任務,開始全麵推進配套改革。雲南、安徽、河北和湖北4個省在全省推開了主體改革。其他省(區、市)也在積極開展改革試點。
9月6日,國家林業局在雲南省普洱市組織召開了集體林權製度(南方片區)改革座談會。會上,來自全國17個省(區、市)的林業部門負責人,就全麵推動各地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進行了座談交流。
今天,本報選發重慶、江西、浙江、海南、安徽、福建6個省(市)林業部門負責人的發言摘要,以饗讀者。
重慶:以分類經營為重點穩步推進
重慶市林業局局長 周克勤
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在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實驗區建設中,都把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作為重要內容和重大舉措。
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重慶林改的帷幕由此拉開。在貫徹《決定》的《實施意見》中,重慶正式提出了“完善林業產權製度,推進林地資源合理流轉”和“深化林業體製改革,實行分類經營”的工作要求。2005年下半年,重慶在4個區(縣)啟動改革試點。同年11月,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林權製度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全麵推進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改革進入啟動實施階段。
截至目前,重慶完成了全市林權證的頒(換)發工作,完成了森林分類區劃,製定出台了生態林建設、人工商品林管理、資源流轉等政策法規,開展了相關林業行政體製改革,加強了林業服務體係建設和林業資源向資產化轉化的載體建設,開展了配套改革。森林資源規範有序流轉加快,森林旅遊、森林食品、木竹加工、苗木花卉四大支柱產業得到重點發展。
今年9月3日,重慶市政府審議通過《關於實施森林分類經營的意見》,全市改革進入全麵推進階段,主要是以分類經營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改革,真正建立與現代林業建設相適應的林業經營管理新機製和林業產權製度。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從2008年開始,我們將對森林實施分類經營管理,把實施森林分類經營納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原市、區(縣)配套資金及國家和地方新增管護補助資金主要用於重點公益林及新增公益林的管護,新增公益林管護費用分級負擔,商品林管護由林主自行負責。區(縣)年森林采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劃也要進行必要調整。
江西:借改革東風解決林業難題
江西省林業廳副廳長 郭家
2004年9月以來,江西省組織開展了一場覆蓋全省2/3國土、惠及635萬農戶、被廣大群眾譽為第三次土改的林業產權製度改革。在“五級書記抓林改”的高位推動下,截至8月底,全省主體改革已基本完成。
今年4月20日~21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西視察期間,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我省林業產權製度改革工作,認為林權製度改革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5月31日~6月1日,全省召開了林業產權製度配套改革工作會議,提出決戰3個月,全麵完成主體改革,把林改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深化配套改革上來,以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重要指示為契機,掀起江西林權製度改革的新高潮。
經過林改,全省集體林地產權明晰率達99.7%,林業“三定”時遺留下來的許多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在主體改革接近尾聲時,我省林權製度配套改革也全麵展開。全省有37個縣(市)建立了林業產權交易中心,31個縣(市)開展了林權抵押貸款業務,建立林農“三防”協會等林業合作組織3695個,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麵積5100萬畝,補償標準提高到6.5元/畝,每年補償資金達3.31億元,全省389家森工企業相繼完成了改製。對木材采伐計劃分配辦法也進行了改革,由省直接分配到縣,再到村組、農戶,確保采伐指標真正落實到符合采伐條件的山場和農戶。林改期間還出台了《江西省森林條例》等3部地方性林業法規,調整了與林業發展不適應的部分林業政策和管理辦法。
巧借林改東風,林業部門一批老大難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全省林業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全部進財政,建立林業發展專項資金,理順林業管理體製和職能。
浙江:以程序到位保證質量到位
浙江省林業廳廳長 樓國華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林業始終是農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浙江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方麵對山林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有了新的認識,要求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進一步明晰產權歸屬、落實經營主體的願望更加強烈。
針對第一輪山林承包期陸續到期的實際,去年3月,浙江在全省部署開展以延長山林承包期、明晰林業產權、落實經營主體、搞活經營機製為主要內容的深化林權製度改革。目前,我省林權製度主體改革任務已圓滿完成,林權證換發率和責任山承包合同簽訂率均在97%左右。
在深化林權製度改革過程中,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延長山林承包期工作的通知》,把這項工作作為全省農村工作的一件大事進行部署安排;按照調查摸底、分類指導、先易後難、全麵落實的原則,我省狠抓工作程序,以程序到位來保證質量到位;高度重視山林權屬檔案資料的保存管理,統一歸檔,建立林權管理製度;有效化解山林糾紛,維護林農的合法權益。
在狠抓主體改革的同時,我省也在積極探索建立和規範森林資源流轉機製,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和引導規範山林托管經營等工作,進一步推進林權製度改革。
下一步,我省林權製度改革工作重點是抓好配套製度的改革和創新,堅持把搞活經營自主權與全省林業整體發展布局結合起來,與森林分類經營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結合起來。創新經營管理方式,提高林業組織化程度;創新林權管理製度,規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合理流轉,拓展林業投融資渠道,增強森林資源轉變為資產的能力;把握林農得實惠的原則,突出加快林業產業發展。
海南:重點調整和完善經營體製
海南省林業局局長 朱選成
海南省林業局在林改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成立了林改機構,組織了考察調研,摸清了資源家底。全省規劃林地麵積3100.1萬畝,其中國有林地占58.6%、集體林地占41.4%,商品林地占69.3%、生態公益林占30.7%。
生態公益林比重較大、國有林多集體林少、集體林地發包量大,這決定了海南林權製度改革的重點不是怎麼樣把僅存的248.4萬畝集體商品林分給農民,而是要把重點放在怎麼樣完善已發包的72%即640.2萬畝林地上,調整不適宜的經營體製和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加快推進248.4萬畝集體商品林地的家庭承包,解決普遍存在的“三過”(承包麵積過大、期限過長、租金過低)問題,調整完善第二輪承包中遺留的問題,建立新型的林業家庭承包體製。
海南省計劃用2~3年時間,以深化林權製度改革為核心,建立符合海南實際、促進林業發展與保護的新型林權製度;深化林業經營體製改革,以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建立新型的林業承包經營機製;深化林業生態保護體製改革,以林業生態保護為核心,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林業生態保護體係,逐步實現森林資源增長、林業產業發展、農民生活寬裕、農村穩定和諧的目標。
下一步,海南林改的重點將放在調整和完善林業經營體製上,主要內容包括:調整完善林業經營體製,將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到戶、聯戶或其他經營主體;承包新的集體林地;建立林權流轉機製,以引導林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森林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製定林地使用費收取與使用規定,建立林業要素市場,拓寬林業融資渠道,完善林業保護體係建設、推行林業綜合執法,出台流轉條例,加強林業機構建設。
安徽:加強督察指導探索配套措施
安徽省林業廳廳長 韓柏泉
安徽省林業用地麵積6605萬畝,其中集體林地占92%,森林覆蓋率為26.06%。去年初,我省啟動了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按照山區、丘陵和平原三種類型,選擇在寧國市、黃山區、南譙區和懷遠縣進行試點。目前,4個試點已基本完成確權發證任務,初步取得了林農和社會各方麵都比較滿意的成果。
今年4月2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明確了全省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改革範圍,確定了以明晰產權、規範流轉、放活經營為主要內容的主體改革政策和配套改革措施及保障措施。省林改領導小組製訂了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方案,總體安排是:今年4月全麵啟動,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完成主體改革。全省林改分為組織準備、勘界確權、建檔發證、綜合配套和總結驗收5個階段,到2009年4月,全麵完成改革任務。目前,黃山、宣城等12個市及部分縣已經召開了林改動員大會,製訂了實施意見(方案)。
從籌備到試點,再到目前的全麵啟動和穩步展開,我們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總體開展情況較好,特別是前期承擔試點任務的4個單位進展情況更為理想,幹部群眾推進林改的積極性很高。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督察指導,力爭年底前基本完成平原地區確權任務。同時,積極探索林改綜合配套措施,加大林改資金投入和林政管理力度。
為更好地適應改革發展的要求,我們提出以下兩條建議:一是建議國家盡快出台森林資源流轉的法律法規和林業要素市場建設相關標準,規範產權交易行為。二是建議除了以地方財政為主承擔改革經費外,國家林業局能爭取中央財政對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經費支持。
福建:林改成效越來越顯現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 黃建興
2003年,我省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至2005年已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改革任務。與此同時,從2004年開始開展林權配套改革試點。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召開了高規格的全省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會議,全麵推進林權配套改革,並用項目管理的理念,將深化改革的內容細化為10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具體的負責單位和人員,實行目標責任考核。
為了解決林農生產“錢從哪裏來”的問題,從2004年起,福建開展了林權抵押貸款。幾年間,全省林權貸款累計總額達35億元。隨後,我們又開展了林業小額貸款試點,還在一些單位和鄉鎮開展了商品林采伐管理製度改革試點,讓老百姓能公平公正獲得采伐指標、預期知道何時可以采伐,並逐步推進按麵積控製實行小班經營法,提高森林經營管理水平。
林改後,政府從林業經營主體中退出,經營主體的多元化要求加快建設林業服務體係。我省已形成縣鄉村一體化、互動互聯、網絡化的服務構架;引導林農合作經營,建立新型股份合作林場和家庭林場,形成公司(林場)+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聯合體;加緊成立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和林權登記管理機構;積極穩妥推進生態公益林管護機製改革,公益林補償資金也在逐步增加。
林改有效地解放和發展了林業生產力,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收入,轉變了政府職能。當前,我們正重點抓好兩件事:一是組織開展林改政策培訓,隻有熟悉政策、把握政策,才能政策不偏離,真正落實到位;二是加強督查,做到機構不散、人員不減、工作不斷、熱度不降,同時借助人大的力量對林改進行調研視察,並與監察部門繼續開展林改聯合執法監察,確保改革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