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科學素質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科學素質的建議,2007年8月23日至27日,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促進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專門委員會主任、國際竹藤網絡中心主任江澤慧率農業部、國家民委、中國科協、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一行15人赴廣西調研。
此次調研與“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科學素質的主要對策”課題相結合,旨在調查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了解少數民族科學素質情況,形成工作報告,為國家民委、中國科協等部門2008年出台《關於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供依據。
期間,調研組在南寧等地舉辦了兩次座談會,聽取了地方政府、科協關於少數民族現狀、經濟發展及科普工作開展情況的彙報,考察了南寧市、防城港市、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橫山瑤寨以及紅岩村等市、縣、村的科普示範縣(區)、示範基地、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農村科技工作室、新農村建設等方麵的科普工作情況。在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及科協的大力支持下調研取得了圓滿成功。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現有12個民族自治縣,61個民族鄉,漢、壯、瑤、苗、侗、仫佬、毛南、回、水、京、仡佬、彝族等12個世居民族,另外還有25個少數民族成份,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區。調查顯示,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科普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包括:初步建立了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科學素質的科普組織體係,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區少數民族、農村等地區統一的工作網絡和渠道;農民技術培訓比較活躍,先後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陽光工程、八桂先鋒行百萬農村黨員大培訓,培訓人次數以百萬計,使民族地區群眾掌握了更多的先進實用知識和技能;科研示範基地示範作用明顯,建立養殖、種植、加工等科普示範基地,廣泛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使民族地區群眾增產增收,等等。但也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如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科學素質水平仍然偏低,科普經費投入不足,基礎科普設施薄弱等。調研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以幫助提高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科學素質。一是逐步完善少數民族地區科普工作的政策保障體係;二是各級財政應加大預算投入力度,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多渠道增加科普經費投入;三是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和資源配置,建設一批科普圖書室、畫廊、科技場館等,配備基本設施;四是要加強縣(區)、鄉(鎮)、村(社區)各級基層科普組織建設和科普隊伍建設。